:::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當代敘事轉生術—臺灣織女創作中的神話隱現
作者:劉鳳鴒
作者(外文):LIU, FENG-LING
校院名稱:國立臺南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
指導教授:高千惠
謝鴻均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3
主題關鍵詞:敘事編織神話隱現narrativeweavingmythloom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從神話開始,說話的方式便不只有一種,而藝術敘事有沒有可能透過不同創作手法轉譯另類閱讀方式?
本論文以《當代敘事轉生術——臺灣織女創作中的神話隱現》為題,從文獻中梳理臺灣原民神話與文本中關於原民編織的記載,並且透過田野調查研究,實地訪談臺灣以編織概念進行創作的織女創作記錄。亦藉筆者自身創作中關注由編、結、繡、縫、纏、繞、裹、覆等編織行為為起點,進而往內探尋並思考在當代編織創作中的身體操作與情感連結之間的關係,以此提供當代編織藝術的觀察與不同的詮釋觀點。
本論文採文獻分析、個案研究等質性研究法外,嘗試以「編織」概念整理文獻,透過曼陀羅思考法(Mandala)拓展相關文本聯想與參照。將中心思想與關鍵字彙串連,往外延伸擴展並加深,猶如織網架構進行書寫。筆者以創作者角度觀看與整理,由個人創作脈絡延伸出的論述體,透過歷史文本作為線梭,將不同文本對於編織的傳說與記錄作為線軸,拉出原民編織發展脈絡之依循,並以此對應當代藝術中與原民編織相關的藝術創作。
藉由編織創作手法與重複行為背後的精神性探討為本論文引線,試圖勾勒出臺灣當代編織創作在神話與文本脈絡下的隱現:除了工藝性質的實用美感,由編、結、繡、縫、纏、繞、裹、覆等行為開展出的創作型態背後所具有的隱匿性意涵。透過整合與分析,層層撥開並發現當中的精神寓意,為此類型藝術創作嫁接起不同的生長樣態。
From the beginning of myth, there is more than one way of speaking. Is it possible for the narrative of art to translate into alternative reading methods through different creative methods?
This dissertation is titled " Contemporary Narrative Rebirth - Myths Looming in the Art Action of Taiwan Female Weavers ". It sorts out Taiwan indigenous myths and textual records about indigenous weaving from the literature, and conducts fieldwork and interviews in Taiwan to create creations with the concept of weaving. The record of the creation of the Female Weavers also starts from the author’s own focus on weaving behaviors such as weaving, knotting, embroidering, sewing, twining, winding, wrapping and covering in her own creation, and then explores and think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operation and emotional connection in contemporary weaving creations. , in order to provide observations and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of contemporary weaving art.
In addi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such as literature analysis and case studies, this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organize the literature with the concept of " weaving ", expands the association and reference of related texts through the Mandala thinking method (Mandala). Connects the central idea with the key vocabulary, and extend and deepen outward, writing like a weaving net. The author observes and organiz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reator, the discourse extended from the personal creative context, uses historical texts as thread shuttles, uses legends and records of different texts for weaving as spools, pulls out the development context of indigenous weaving, and uses this corresponds to the artistic creation related to indigenous weaving in contemporary art.
Based on the spiritual discussion behind weaving creation techniques and repetitive behaviors, this dissertation attempts to outline the looming appearance of contemporary weaving creations in Taiwan under the context of mythology and text: In addition to the practical beauty of craftsmanship, there is a hidden meaning behind the creative forms developed by weaving, knotting, embroidering, sewing, twining, winding, wrapping and covering, etc. Through integration and analysis, the layers are separated and the spiritual implication is discovered, and different growth patterns are grafted into this type of artistic creation.
一、中文專書
王力之等著,《島嶼跫音:臺灣南島當代藝術側記》,高雄市立美術館,2018。
王以欣等著,《神話與歷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
王嵩山,《集體知識、信仰與工藝》,臺北:稻香,1999。
王嵩山,《當代臺灣原住民的藝術》,臺北:國立臺灣藝術教育館,2001。
尤昭良,《創造與變現:現代繪畫的柏格森風》,暖暖書房文化,2013。
田哲益(達西烏拉彎‧畢馬),《太魯閣族神話與傳說》,晨星,2020。
西西,《像我這樣的一個女子》,臺北:洪範,2007。
李咏吟著,《原初智慧形態:希臘神學的兩大話語系統及其歷史轉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李韻儀,方凱平,顏志光著,《紮根於流動中的邊界敘事:臺東都蘭藝術聚落故事》,臺東縣政府文化局,2022。
里慕依.阿紀,阿浪.滿拉旺,巴蘇亞・迪亞卡納著,文魯彬譯,《臺灣原住民的神話與傳說(1):泰雅族、布農族、鄒族》,新自然主義,2021。
吳光惠,張胡愛妹,《織布完的故事BAKAN NAWI》,新北:九個太陽文化,2013。
何兆華,《織品文物專有名詞圖典》,臺中市 :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2022。
林介文,陳春光(賽德克語翻譯),《嫁妝》,臺北:田園城市,2011。
林介文,《我們的詩》,〈I女人〉,2015年8月,手作書。
林介文,《裹山 Dungku Asang 紅葉部落策展計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出版,2021年12月。
林日龍(總編輯),《寂靜的盛典——原住民當代藝術中的性別視鏡》,財團法人桃園市原住民發展基金會出版,2020年12月。
林宏璋,《後當代藝術藝術徵候:書寫於土地之上》,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05。
林佩君,《部落書寫體:針路》,臺東:卡塔文化工作室,2016。
林純姬發行,《從過去到現在—跨時代的女性自我凝視》,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美術分館特展專刊,臺北:財團法人林迺翁文教基金會,2022。
周平、齊偉先,《質性研究的越界:文化現象的分析》,教育與社會叢書11,2006。
南美瑜主編,《PALAFANG花蓮跳浪藝術節:後花蓮八景》,花蓮市:花蓮縣文化局,Wata哇大創意整合有限公司,2022。
高千惠,《當代藝術思想之路》,臺北:藝術家,2001。
高千惠,《風火林泉:當代亞洲藝術專題研究》,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13。
高千惠,《詮釋之外:藝評社會與近當代前衛運動》,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17。
高千惠,《當代藝術生產線: 創作實踐與社會介入的案例》,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19。
高千惠,《出界:水墨空間的人間詩學:意識、物質、身體、文化、政治想像的時空旅誌》(Out of Bounds-Poetic Vision of Living World in Ink Art Time Traveling within the Images of Consciosusness, Matter, Culture and Politics),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20。
唐荷,《女性主義文學理論》,臺北:揚智,2003。
陳明惠,Outi Remes(歐蒂.琳絲)編,《跨界:當代藝術中的游轉與鄉愁》(Crossing Borders: Transition and Nostalgia in Contemporary Art),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15。
張小虹,《性 / 別研究讀本》,臺北:麥田,1998。
張小虹,《後現代∕女人:權力、慾望與性別表演》,臺北:聯合文學,2006。
張卉君、劉崇鳳,《女子山海》,大塊文化,2020。
張至善主編,楊奕、黃雨葳、劉家妤、何妍蓉作,《Varung迴念:接續排灣族織布記憶與技藝》,臺東市: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2020。
康雅筑,《織為家》,臺北:北市發展局,2020。
康雅筑,《織物地圖3:從絲繭、編染、刺繡,踏尋泰國與印度交織的金黃國度》,臺北:田園,2019。
康雅筑,《織物地圖 2: 羊毛、紡線、古文明織出的秘魯纖維工藝》,臺北:田園,2016。
康雅筑,《織物地圖:一位藝術家的纖維染織行旅》,臺北:田園,2015。
陸蓉之,《臺灣(當代)女性藝術史》,臺北:藝術家出版社,2002。
陸蓉之等,《女/藝/論-臺灣女性藝術文化現象》,臺北:女書文化, 1998。
湯淺浩史,《瀨川孝吉 台灣先住民寫真誌 鄒族篇》,臺北:南天書局,2000。
曾雲龍發行,陳仕泓總編輯,《感潮:2015關渡國際自然裝置藝術季》,臺北:財團法人臺北市野鳥學會關渡自然公園管理處,2015。
黃晨淳編著,《希臘羅馬神話故事》,臺中:好讀出版,2001。
黃麗絹著,《當代纖維藝術探索》,臺北:藝術家,1997。
葉舒憲編選,《結構主義神話學》,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有限公司,2011。
潘小雪總編輯,《華麗轉身:老靈魂的魅力重生》,臺北市:臺北當代藝術館,2018。
蔡玉珊著,《梭織技術與織紋分析》,臺中縣豐原市:中縣文化,2000。
蔡玉珊著,《臺灣原住民織物:織紋結構與圖案分析》,臺中縣豐原市:中縣文化,2006。
鄭至慧,《她鄉女紀》,臺北市:元尊文化,1997。
鄭家鐘發行,鄭雅麗總編輯《第20屆台新藝術獎》,臺北: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2022。
鄭惠美,《傳藝巧工叢書:織繡印染工藝卷》,宜蘭:傳藝中心,2016。
劉冠吟,潘美君撰文《2020臺南國際藝術進駐計畫》,臺南:臺南市政府文化局,2020。
劉紀蕙,《心之拓墣》,臺北市:行人文化實驗室,2011。
劉瑞琪,《陰性顯影:女性攝影家的扮裝自拍像》,臺北:遠流,2004。
劉瑞超,楊鈴慧,謝世忠著,《原住民女性的律法脈絡:三個高地族群的比較》,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09。
劉鳳鴒,《白色墨水:劉鳳鴒限量版次作品集》(Invisible Writing),新北:劉鳳鴒出版,2022。
劉曉文等,《多方文化視野中的西方女性文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2007。
盧梅芬,《天還未亮:台灣當代原住民藝術發展》,臺北:藝術家,2007。
謝鴻均,《臺灣當代美術大系議題篇:陰性 酷語》,臺北:藝術家,2003。
簡瑛瑛編,《何處是女兒家》,臺北:聯合文學,1998。
簡瑛瑛編,《女性心/靈之旅:女族傷痕與邊界書寫》,臺北:貓頭鷹, 2019。
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變》,臺北:女書文化,1999。
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經典》,臺北:女書文化,1999。
顧燕翎主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臺北:女書文化 1996。


二、中文譯本
Akhil Gupta, James Ferguson(阿克希爾.古普塔、詹姆斯·弗格森)著,駱建建、 袁同凱、郭立新譯,《人類學定位︰田野科學的界限與基礎》( Anthropological Locations : Boundaries and Ground of a Field Science ),北京:華夏出版社,1997。
Alain de Botton, John Armstrong著,陳信宏譯,《藝術的慰藉》( Art as Therapy ),臺北:聯經,2014。
Albert Camus(阿爾貝.卡繆)著,嚴慧瑩譯,《薛西弗斯的神話》( Art as Therapy ),臺北:大塊文化,2017。
Allan Kaprow(艾倫.卡普洛)著,徐梓寧譯,《藝術與生活的模糊分際》,臺北:遠流,1996。
Amy Novesky著,柯倩華譯,《布的搖籃曲:路易絲.布爾喬亞的編織人生》( Cloth Lullaby:The woven life of Louise Bourgeois ),新北:步步,2018。
Annie Ernaux著,張穎綺譯,《記憶無非徹底看透的一切》( L’Événement ),臺北:大塊文化,2022。
Arthur C. Danto(亞瑟.丹托)著,鄧伯宸譯,《美的濫用》(The Abuse of Beauty),臺北:立緒,2008。
Benjamin, W.(本雅明)著,陳永國,馬海良譯編,《本雅明文選》(Selected Writings of Walter Benjamin),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Byung-Chul Han(韓炳哲)著,管中琪譯,《透明社會》(Transparenzgesellschaft),臺北:大塊文化,2019。
Byung-Chul Han(韓炳哲)著,莊雅慈、管中琪譯,《倦怠社會》(Müdigkeitsgesellschaft),臺北:大塊文化,2015。
Caroline Criado Perez(卡洛琳.克里亞朵.佩雷茲)著,洪夏天譯,《被隱形的女性:從各式數據看女性受到的不公對待,消弭生活、職場、設計、醫療中的各種歧視》(Invisible Women: Exposing Data Bias in A World Designed for Men),臺北:商周出版,2020。
Chimamanda Ngozi Adichie(奇瑪曼達.恩格茲.阿迪契)著,施清真譯,《我們都應該是女性主義者》(We Should All Be Feminists),臺北:木馬文化,2022。
Claire Bishop(克萊兒.畢莎普)著,林宏濤譯,《人造地獄—參與式藝術與觀看者政治學》( ARTIFICIAL HELLS: Participatory Art and the Politics of Spectatorship ),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15。
Claude Lévi-Strauss(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著,楊德睿譯,《神話與意義》( Myth and Meaning ),臺北:麥田,2010。
Claude Lévi-Strauss(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著,周昌忠譯,《神話學:餐桌禮儀的起源》( MYTHOLOGIQUES: L’ORIGINE DES MANIÈRES DE TABLE),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Claude Lévi-Strauss(克洛德.列維—斯特勞斯)著,李幼蒸譯,《野性的思維》( La Pensee Sauvage),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
Dr. Joseph Campbray(約瑟夫.坎伯瑞)著,魏宏晉等譯,《共時性:自然與心靈合一的宇宙》(Synchronicity: Nature and Psyche in an Interconnected Universe),臺北:心靈工坊,2012。
Edith Hamilton(漢米爾頓)著,鄭思寧譯,蔡振興導讀,《希臘羅馬神話故事》(Mythology),新北:桂冠圖書出版,2004。
Ernst Cassirer(恩斯特 · 卡西勒)著,于曉 等譯,張思明校閱,《語言與神話》(Sprache und Mythas),臺北:久大文化,桂冠圖書聯合出版,1990。
Gaston Bachelard(加斯東.巴舍拉)著,龔卓軍譯,《空間詩學》,臺北:張老師文化,2003。
Gaston Bachelard(加斯東.巴舍拉)著,杜小真,顧嘉琛譯,《火的精神分析》(La Psychanalyse du Feu),新雨出版,2021。
Gayle Greene(格蕾.格林), Coppelia Kahn(考比里亞.庫恩)編,陳引馳譯,《女性主義文學批評》(Making a Difference : 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新北:駱駝出版,1995。
Gilles Deleuze(吉爾.德勒茲), Félix Guattari(費利克斯.加塔利)著,姜宇輝譯,《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卷2):千高原》 (Capitalisme et Schizophrenie 2.Mille Plateaux),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0。
Giorgio Agamben(喬治.阿岡本)著,莊振華譯,《剩餘的時間:羅馬書註疏》 (The time that remains: a commentary on the letter to the Romans),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0。
Gayle Greene(格蕾格林), Coppelia Kahn(考比里亞.庫恩)編,陳引馳譯,《女性主義文學批評》(Making a Difference : 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新北:駱駝出版,1995。
Griselda Pollock(葛蕾思達.波洛克)著,陳香君譯,《視線與差異:陰柔氣質、女性主義與藝術歷史》( Vision and Difference: Femininity, Feminism, and Histories of Art ),臺北:遠流,2000。
Guerrilla Girls(游擊女孩們)著,謝鴻均譯,《游擊女孩床頭版西洋藝術史》( The Guerrilla Girls’ bedside companion to the history of Western art ),臺北:遠流,2000。
Henri Bergson(亨利.柏格森)著,陳聖生譯,《創造的進化論》,漓江出版社,2012。
Henri Bergson(亨利.柏格森)著,吳士棟譯,《時間與自由意志》( Essai sur les données immédiates de la conscience),北京:商務印書館,1989。
Henri Bergson(亨利.柏格森)著,劉放桐譯,《形而上學導言》,北京:商務印書館,1963。
Iris Marion Young(艾莉斯.馬利雍.楊)著,劉放桐譯,《像女孩那樣丟球:論女性身體經驗》(On Female Body Experience: Throwing Like a Girl and other Essays),臺北:商周,2007。
Jacques Derrida(德希達)著,張寧譯,《書寫與差異》(L’ecriture et la difference),臺北:麥田,2004。
James Clifford(詹姆斯.克里弗德)著,林徐達、梁永安、比恕依.西浪(Pisuy.Silan)譯,《復返:21世紀成為原住民》(Returns: Becoming Indigenou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臺北:桂冠,2017。
James Clifford(詹姆斯.克里弗德)著,林徐達、張瀠之譯,《路徑:20世紀晚期的旅行與翻譯》(Routes: Travel and Translation in the Late 20th Century),臺北:桂冠,2019。
Janet Sayers(珍妮特.榭爾絲)著,劉慧卿譯,《母性精神分析-女性精神分析大師的生命故事》(Mothers of psychoanalysis : Helene Deutsch, Karen Horney, Anna Freud, Melanie Klein),臺北:心靈工坊,2001。
Jean- Dominique Bauby(尚.多明尼克)著,邱瑞鑾譯,《潛水鐘與蝴蝶》(Le Scaphandre et le papillon),臺北:大塊文化,1997。
John Berger(約翰.伯格)著,吳莉君譯,《觀看的世界》(The Sense of Sight),臺北:麥田出版,2010。
Joseph Campbell、Bill Moyes(喬瑟夫.坎伯、莫比爾)著,朱侃如譯,《神話的力量》(The Power of Myth),臺北:漫遊者出版,2021。
Joseph Campbell(喬瑟夫.坎伯)著,朱侃如譯,《千面英雄》(The Hero With A Thousand Faces ),臺北:立緒出版,1997。
Kassia St. Clair(卡西亞.聖.克萊兒)著,蔡宜容譯,《絲線上的文明—十三個故事,纖維紡線如何改變人類的歷史》(The Golden Thread : How Fabric Changed History),臺北:本事出版,2019。
Laura Esquivel(蘿拉.艾斯奇維)著,葉淑吟譯,《巧克力情人》(Como Agua Para Chocolate),臺北:漫遊者文化,2011。
Luc Ferry(呂克.費希)著,李鳳新譯,《神話的智慧》(La sagesse des mythes:Apprendre à vivre 2),臺北:臺灣商務,2010。
Luc Ferry(呂克.費希)著,曹明譯,姜丹丹、何乏筆主編,《神話的智慧》(La sagesse des mythes),上海:華東大學出版社,2017。
Manuel Lima(曼努埃爾.利馬)著,林潔盈譯,《樹之書:知識發展的樹狀視覺史》(The Book of Trees : The Visualizing Branches of Knowledge ),臺北市:大塊文化,2020。
Marija Gimbutas(馬麗加.金芭塔絲)著,蘇永前、吳亞娟譯,《女神的語言:西方文明早期象征符號解讀》(The Language of the Goddess:Unearthing the Hidden Symbols of Western Civilization),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
Maureen Murdock(莫琳.莫德克)著,吳菲菲譯,《英雄的旅程:透視女性生命的自性歷程,活出最獨特的你》(he Heroine's Journey: Woman's Quest for Wholeness),臺北市:心靈工坊,2022。
Margaret Atwood(瑪格莉特.愛特伍)著,田含章譯,《潘妮洛普-潘妮洛普與奧迪修斯的神話》(The Penelopiad-The Myth of Penelope and Odysseus),臺北:大塊文化,2005。
Margaret Atwood(瑪格莉特.愛特伍)著,嚴韻譯,《與死者協商:瑪格莉特.愛特伍談寫作》(Negotiating with the Dead:A Writer on Writing),臺北:麥田,2004。
Maria Duenas(瑪麗亞.杜埃尼亞斯)著,羅秀譯,《時間裁縫師》(El Tiempo Entre Costuras),臺北:新經典文化,2012。
Marie-Louise von Franz(瑪麗-路薏絲.馮.法蘭茲)著,黃璧惠譯,《童話中的女性:從榮格觀點探索童話世界》(The Feminine in Fairy Tales),臺北:心靈工坊,2018。
Marilyn Yalom(瑪莉蓮.亞隆)著,何穎怡譯,《乳房的歷史》(A History of the Breast ),臺北:先覺,2000。
Marina Abramović(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著,蘇文君譯,《疼痛是一道我穿越了的牆: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自傳》(Walk Through Walls: A Memoir),網路與書出版,2017。
Melanie Klein(梅蘭妮.克萊恩)著,呂煦宗、李淑珺、陳維峰、甄家明、龔卓軍譯,《愛、罪疚與修復》(Love, Guilt And Reparation And Other Works 1921—1945),臺北:心靈工坊,2009。
Michael Wilson(邁克爾.威爾遜)著,李爽譯,《如何讀懂當代藝術:體驗21世紀的藝術》(How to Read Contemporary Art by Michael Wilson),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
Nicolas Bourriaud(尼可拉.布希歐)著,黃建宏譯,《關係美學》,臺北:金城出版社,2013。
Norma Broude(諾瑪.布勞德)著,謝鴻均等譯,《女性主義與藝術歷史I》(The Expanding Discourse: Feminism and Art History),臺北:遠流出版社,1998。
Norma Broude(諾瑪.布勞德)著,陳香君等譯,《女性主義與藝術歷史II》(The Expanding Discourse: Feminism and Art History),臺北:遠流出版社,1998。
Robert A. Segal(羅伯特・A.西格爾)編,陳金星主譯,胡建升校譯《心理學與神話》(Psychology and Myth),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2019。
Robin Wall Kimmerer(羅賓.沃爾.基默爾)著,賴彥如譯,《三千分之一的森林:微觀苔蘚,找回我們曾與自然共享的語言》(Gathering Moss: A Natural and Cultural History of Mosses),漫遊者文化,2020。
Roland Barthes(羅蘭.巴特)著,江灝譯,《神話學》(Mythologies),臺北:麥田,2019。
Roland Barthes(羅蘭.巴特)著,Nathalie Léger(娜塔莉.雷潔)編註,劉俐譯,《哀悼日記》(Journal de deuil),臺北:商周,2011。
Roland Barthes(羅蘭.巴特)著,屠友祥、溫晉儀譯,《神話修辭術:批評與真實》(Mythologies Critique et Verite),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Roland Barthes(羅蘭.巴特)著,許薔薔、許綺玲譯,《神話學》(Mythologies),新北:桂冠,1997。
Rollo May(羅洛.梅)著,龔卓軍、石世明譯,《自由與命運: 羅洛.梅經典》(第2版)(Freedom and Destiny),臺北:立緒出版,2014。
Rollo May(羅洛.梅)著,朱侃如譯,《哭喊神話》(The Cry for Myth),臺北:立緒出版,2003。
Virginia Woolf(維金尼亞.吳爾芙)著,張秀亞譯,《自己的房間》 (A Room of One’s own),臺北:天培,2008。
Walter Benjamin(華特.班雅明)著,莊仲黎譯,《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班雅明精選輯》(Das Kunstwerk im Zeitalter seiner technischen Reproduzierbarkeit),臺北:商周出版,2019。
Walter Benjamin(華特.班雅明)著,劉北成譯,《巴黎,19世紀的首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Walter Benjamin(華特.班雅明)著,林志明譯,《說故事的人》(The Storyteller),臺北:臺灣攝影工作室,1998。
Wassily Kandinsky(瓦西里.康丁斯基)著,吳瑪俐譯,《藝術的精神性》(Concerning the Spiritual in Art),臺北:臺灣家,1995。
井上伊之助著,石井玲子漢譯,鄭仰恩、盧啟明校註,《台灣山地傳道記:上帝在編織》,臺北:前衛出版,2016。
矢島文夫著,程羲譯,蒲慕州導讀,《埃及神話故事》,臺北:星光出版,2001。
西野嘉章著,王淑儀譯,《裝釘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
河合隼雄著,林暉鈞譯,《源氏物語與日本人:女性覺醒的故事》(源氏物語と日本人-紫マンダラ),臺北:心靈工坊,2018。
河合隼雄著,林詠純譯,《神話心理學:來自眾神的處方箋》(神話の心理学: 現代人の生き方のヒント),臺北:心靈工坊,2018。
河合隼雄著,林暉鈞譯,《神話與日本人的心》(神話と日本人の心),臺北:心靈工坊,2019。
河合隼雄著,洪逸慧譯,《活在故事裡:現在即過去,過去即現在》(物語を生きる──今は昔、昔は今),臺北:心靈工坊,2019。


三、中文期刊/文章評論/報刊雜誌
Elaine Showalter(伊蘭.修華特)著,張小虹譯,〈荒野中的女性主義批評〉,《中外文學》,第14卷,第10期,1986年3月。
Mami Kataoka(片岡真實)策展,〈塩田千春:顫動的靈魂〉(Shiota Chiharu : The Soul Trembles),臺北市立美術館,2021/5/1 - 2021/8/29。
Pisuy Silan(比恕依.西浪),〈找一條回家的路:《復返—21世紀成為原住民》〉,《原住民文獻》,第31期,2017年04月。
Tim Ingold(提姆.殷苟爾德)講者,胡家璇口譯,劉鳳鴒校譯,龔卓軍編審,〈 「星球生命的四層反省」講座摘錄——第一講 大地、天空與其間的地表、第二講 籃中世界〉(Four Reflections on Planetary Life: “ The Earth, The Sky and The Ground Between ”and “ The World in a Basket ”),《藝術觀點 春季號》,第89期,2022年4月。
王昱心,〈邁向傳統知識的實踐—原住民編織的傳承現況〉,《原教評論》,2018年4月,第80期。
王品驊,〈讓——作為奇幻之詩的場所 從女性藝術探究性別意識地另類光譜〉,《藝術觀點 秋季號》,第87期,2021年10月。
王凌雲,〈試析康德的論題:「美是無利害的愉悅」〉,《東吳學術》,第20166期,2017年4月。
王梅霞,〈轉化、交織與再創造:賽德克族的宗教變遷〉,《考古人類學刊》,第89期,2018年12年。
王穎斌,〈柏格森綿延中的自由〉,《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6卷,第3期,2019年9月。
司徒嘉慧,〈藝術引線—編織24幅故事〉,《天下雜誌》,2016年4月,第596期。
安聖惠,〈Ngialibalibade正在發生的事〉,《從過去到現在—跨時代的女性自我凝視》,2022年7月。
何兆基(Ho,Siu-kee),〈知覺的身體與被知覺的世界--當代藝術的身體話語〉,《二十一世紀 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聯合目錄》,第124期,2011年4月,頁92 - 96。
吳思鋒,〈共作的編織,綿延的存有「裹山 Dungku Asang」〉,《ARTALKS》,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2021年3月31日。
李莎莉,〈百步蛇是最好的朋友——布農族的傳統祭典與服飾〉,《安妮新聞》(The Anne Times),Week 50-02,2022年12月。
沈裕昌,〈COVID-19與美學的危機時刻〉(COVID-19 and Aesthetics’s Time of Crisis),《南藝學報》第22期,2021年。
林介文,〈《斷奶》與《裹山》藝術計畫〉,《從過去到現在—跨時代的女性自我凝視》,2022年7月。
林水福,〈《源氏物語與日本人》導讀:河合隼雄以「女人之眼」看《源氏物語》〉,《關鍵評論》,2018年7月。
林宛瑄,〈綿延之群:以德勒茲—柏格森生命哲學重思生態學之初探〉,《文山評論:文學與文化》,第4卷,第2期,2011年6月,頁58 - 59。
林苒,〈當代實驗藝術的生命哲學解讀——以法國當代藝術家米歇爾.布拉齊為例〉,《集美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6卷,第4期,2013年10月,頁114 - 119。
林徐達,〈藝術,在田野之中 田野調查、當代藝術創作,與人類學〉,《藝術家》,第531期,2019年8月。
紀元文,〈「女性書寫」專題弁言〉,《歐美研究》,第35卷,第1期,2005年3月,頁1 - 8。
韋怡忻,〈劉鳳鴒 繡縫間捕尋生命之溫〉,《藝術收藏+設計》(Art Collection+Design),第171期,2021年12月,頁64 - 65。
高千惠,〈必朽之魅——掇織中的存有時刻〉,《白色墨水:劉鳳鴒限量版次作品集》,2022年6月,頁4 - 16。
高千惠,〈勾.挑.包.覆—一座後身份、無未來的織性神學空間〉,典藏ARTouch》,2023年6月。
崔光宙,〈康德對優美的分析:分析優美的脈絡與邏輯〉,「情意教育經典研讀會─主讀講稿」,2005年9月。
許如婷,〈臺灣當代女性藝術的性別覺醒與創作蘊意〉,《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第31期,2012年12月,頁123 - 161。
張小虹,〈文本裡有女人嗎?閱讀《黃色壁紙》〉,《中外文學》,第22卷,第10期,1994年3月,頁60。
張正霖,〈生命史、藝術創作及其政治 — 論當代中國女性藝術家之性別意識〉,《現代美術學報》,第22期,2006年,頁99 - 126。
張淑棉,〈細節演繹/書信言說—論鍾文音《昨日重現》、《中途情書》中 陰性書寫的敘事體現〉,《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7期,2008年10月,頁79 - 106,國立台灣文學館。
張慶熊,〈時間、生命與直覺——論柏格森哲學的問題意識和“新”路向〉,《雲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5卷,第2期,2016年,頁3 - 12。
陳雀倩,〈女性書寫的延異與衍異-以羅英、夏宇、顏艾琳詩作為例〉,《問學集》,第9期,1999年6月,頁117 - 136。
陳貺怡,〈「簡單構成」基本繪畫課程中的小敘事〉,《今藝術&投資ARTCO》,第354期,2022年3月,頁116 - 117。
陳璽安,〈策展的生態存有:兼論「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典藏ARTouch》,2023年1月。
黃宗慧,〈走出歇斯底里之後──試論以戀物癖 建構女性主體之可能與困境〉,《歐美研究》,第18卷,第10期,2005年3月,頁51 - 95。
馮品佳,〈女性讀寫 / 讀寫女性── 女性志異小說與《科學怪人》」到「主體意義」的呈現〉,《歐美研究》,第35卷,第1期,2005年3月,頁9 - 49。
曾鈺涓,〈女性身體與藝術創作—從「美的象徵」到「主體意義」的呈現〉,《婦研縱橫》,第74期,2005年4月,臺灣大學人口與性別研究中心婦女與性別研究組(台大婦女研究室)出版。
曾慶豹,〈羅馬書與當代思潮〉,「教育部人文社會學科學術強化創新計畫」,2009年8月1日至2010年7月31日。
黃鉦堤,〈巴特的符號學與政策方案的解讀〉,《政治科學論叢》,第35期,2008年3月,頁108 - 204。
黃懷秋,〈試論宗教經驗的神聖性和日常性〉,《道風:基督教文化評論》,第36期,2012年。
楊文琳,〈在經緯之間 編織原住民生命故事〉,《書香遠傳》,第122期,2015年11月,頁10 - 12。
楊宏琪,〈J. Dewey《藝術即經驗》一書之簡介-教學中美感經驗的探索與課程建構經典研討會(三)〉,《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第10期,2011年2月。
劉紀蕙,〈精神分析與文化研究:克莉絲特娃(Julia Kristeva)晚近精神分析思想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期中進度報告」,2002年 - 2003年。
劉象愚,〈哲學與科學語境中的《芬尼根守靈夜》〉,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1999年。
劉瑞琪,〈在陰性空間中蛻變的身體:法蘭雀斯卡.巫德曼的自拍像〉,「法蘭雀斯卡.巫德曼的自拍像專題研究」,2001年 - 2002年。
劉鳳鴒,〈重複美學研究:神話文本中的編織史〉,「清華藝術學報」,第2期,2020年12月,頁95 - 128。
劉鳳鴒,〈零碎的百納—編織勞動中的日常性與精神性〉,「臺東大學生活美學與美術產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20年11月,頁69 - 85。
鄭毓瑜,〈「直覺」與中國文藝美學 ――由宗白華讀柏格森《創化論》說起〉,《文與哲》,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第37期,2020年12月,頁63 - 94。
龍佳解,蕭小婭〈論羅蘭.巴特文學文化批判中的“神話學”方法〉,《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信息網》,湖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410082。
蕭嫣嫣,〈我書故我在-論西蘇的陰性書寫〉,《中外文學》,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第24卷,第11期,1996年,頁56 - 68。
謝鴻均,〈撥游於「陰性空間」的妊娠紀錄〉(Floating in the "Chora" - A Remark on Pregnancy),《新竹師院學報》,第18期,2004年,頁413 - 436。
魏竹君,〈桃園地區中青世代藝術家發展圖景調查研究案〉,桃園市立美術館,2022 - 2023年。
簡瑛瑛、彭佳慧,〈性別 · 階級 · 族裔:跨國女性藝術的身分認同與自我再現〉,《現代美術學報》,第18卷,第10期,2009年,頁77 - 106。
簡榮聰,〈臺灣傳統裝置文化概述〉,《臺灣文獻》,第53卷,第2期,頁1 -50。
羅宜柔,〈姐妹掏心話?!:拼布短篇故事中拼布聚會的八卦絮語〉,《修平學報》, 第33期, 2016年9月,頁151 - 168。
龔卓軍,〈碎形田野.二度田野.軟性田野 再論藝術家做為民族誌者〉,《藝術家》,第531期,2019年8月。
龔卓軍,〈如何組裝一架編織機器,織出世界的紋樣?論康雅筑的「棉花研究計畫」〉,《ARTALKS》,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2021年1月27日。
龔卓軍,〈霧林裹山.結痂的紋樣學:論林介文《裹山》計畫中的當代編織策展學〉,《ARTALKS》,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2021年3月31日。
龔卓軍、陳冠彰、黃瀞瑩,〈毡團存有.流域織造——大地藝術的境身力與群構造〉,《藝術觀點 春季號》,第89期,2022年4月,頁4 - 5。
龔卓軍,〈從身體現象學到毡團存有學:提姆.英格德南藝大講座的哲學反思〉,《藝術觀點 春季號》,第89期,2022年4月,頁6 - 11。
龔卓軍,〈如何變成一具水體:論「作浪」展中的後人類女性主義現象學〉,《藝術家雜誌》,第567期,2022年8月。


四、碩博士論文
呂憶君,《記憶、海祭、身體實踐:花蓮港口阿美的海岸空間》,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李韻儀,《「他者之域」中,「她者」的自癒儀式與力量:布農族女性藝術家Ebu繪畫中的性別與族群認同探究》,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吳孟蓉,《我織故我在:花蓮縣秀林鄉太魯閣女性工藝編織者之文化生產》,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1月。
吳雅雯,《先自己自己、再一起一起:從事太魯閣族社會工作的知識取徑》,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2022年1月。
哈拿.葛琉(Hana Keliw),《從2002金樽「意識部落」藝術實踐及其創作的實踐》,國立東華大學藝術創意產業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
涂真瑜,《Walter Benjamin救贖美學及其教育蘊意之研究——後人文境遇的靈光追尋》,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2016年。
許如婷,《臺灣當代女性主義視覺藝術的再現與傳播方式》,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08年。
張杏玉,《文化銘刻的女性身體意象與創作策略》,臺南藝術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4年。
張輝潭,《臺灣當代婦女運動與女性主義實踐初探:一個歷史的觀點》,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人類學組,1995。
劉佳婧,《紡織女、母親、女神-纖維藝術與女性神話研究》,中國美術學院博士學位論文,2019年6月。
劉鳳鴒,《殘值—劉鳳鴒創作論述》(Residual – Art Works by Liu Feng – Ling),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藝術教育與創作碩士班碩士
論文,2011年6月。


五、外文文獻
Agamben G. The Time That Remains: A commentary on the Letter to the Romans,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hand Standford Junior University
(Trans.) Strandord California: Str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Astrida Neimanis, Bodies of Water: Posthuman Feminist Phenomenology, London: Bloomsbury Academic. Environmental Cultures. Bloomsbury Collections, 2016.
Brenda D. Phillips. Women’s Studies in the Core Curriculum:Using Women’s Textile Work to Teach Women’s Studies and Feminist Theory, Feminist Teacher, Vol. 9, No. 2,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95, pp. 89-92.
Broude, Norma. D. Garrard, Mary. Feminism and Art History, New York :
Routledge, 2018.
Byung-Chul Han. Vom Verschwinden der Rituale: Eine Topologie der Gegenwart,
Berlin: Ullstein Verlag, 2019.
Daniel Christian Wahl. Deep Weaving: indigenous Earth wisdom, mythology, and. cosmolog, Medium, 2018.
David M. Lubin. Ariadne and the Indians: Vanderlyn's Neoclassical Princess, Racial Seduction, and the Melodrama of Abandonment, 1989.
Farah Abdessamad. War and Trauma in Yemen: Asim Abdulaziz’s “1941”, The Markaz Review, 2022.
Fashionary. Textilepedia : The Complete Fabric Guide, Fashionary International, 2021.
Jaś Elsner. Viewing Ariadne: From Ekphrasis to Wall Painting in the Roman World’ “ Classical Phiology. Vol. 102, No. 1, Special Issues on EkphrasisEdited by Shadi Bartsch and Jaś Elsner (January 2007),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Jean-François Jaussaud (Author), Marie-Laure Bernadac Xavier Girard (Preface), Louise Bourgeois: Femme Maison, SCHIRMER/MOSEL, 2018.
Jo Anna Isaak, Feminism and Contemporary Art The Revolutionary Power of Women's Laughter ,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6.
Kaye, Melanie. Closeup on Women's Studies Courses: Feminist Theory and Practice, CUNY Academic Works,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CUNY),1978.
KEINO Yuka. The Beginning of Life/Art: Cloth Weaves Our Times, from Aomori , (いのちの裂け目ー布が描き出す近代、青森から), 青森公立大学(ACAC), 2021.
Lynne Cooke, Rachel Cusk, Julienne Lorz, Joseph Logan. Louise Bourgeois: The Woven Child, Hatje Cantz Verlag GmbH, 2022.
Melissa, Hyde. Jennifer Milam. Women, Art and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in. Eighteenth-Century Europe, New York:Routledge, 2016.
Nancy J. Nelson, Karen L. LaBat, Gloria M. Williams. Contemporary Irish Textile Artists: Exploring Experiences of Gender, Culture, and Artistic Medium, Clothing and Textiles Research Journal, 20(1), 15-25, 2002.
Ng, Cecilia S. H. The weaving of prestige : village women's representations of the. social categories of Minangkabau society, ANU Theses, 1987.
Nochlin, Linda. Why Have There Been No Great Women Artists?,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1.
Nochlin, Linda. Women, Art and Power & Other Essays, United States: HARPER
COLLINS (PA), 1988.
Philip Larratt – Smith. Louise Bourgeois: Freud’s Daughter, 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21.
Pollock, Griselda. Feminist. Interventions in Art's Histories, History 133 : 6,1982.
Ralph Rugoff (Editor), Louise Bourgeois (Artist), Louise Bourgeois: The Woven Child, Hatje Cantz, 2022.
Reynolds, Frances. Textile Art Promoting Well‐being in Long‐term Illness: Some
General and Specific Influences,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Science ,11 (2), 58-
67, 2004.
Sanday, Peggy Reeves. Women at the Center: Life in a Modern Matriarch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3.
Sauer, C. O. The Morphology of Landscap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ublictions in Geography , 1925.
Sauer, Carl Ortwin, John Leighly (Author), Land and Life : A Selection from the Writings of Carl Ortwin Sauer,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1963.
Showalter, Elaine. Feminist Criticism in the Wilderness. The New Feminist Criticism: essays on women, literature, and theory. Elaine Showalter, ed. London: Virago, 1986.
Suzanne Guerlac, Thinking in time : an introduction to Henri Bergs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2006.


六、影音資料與網路資訊
ARTbience藝術環境音,EP18 編輯部臨時動議 第20屆台新藝術獎真心話 地方與身體、評論與文化,與談人:吳思鋒、龔卓軍。
Podcast連結:https://podcasts.apple.com/tw/podcast/artbience%E8%97%9D%E8%A1%93%E7%92%B0%E5%A2%83%E9%9F%B3/id1584492292?i=1000561713204
Emma Taggart,‘ Textile Artist Creates Nature-Inspired Embroidery Art That “Grows” Beyond Its Frame. ’, My Modern Met, 2018/01/25。
文章連結:https://mymodernmet.com/nature-textile-art-ana-teresa-barboza/。
Farah Abdessamad,‘ War and Trauma in Yemen: Asim Abdulaziz’s “1941” ’, The Markaz Review, 2022/07/15。
文章連結:https://themarkaz.org/war-and-trauma-in-yemen-asim-abdulazizs-1941/。
KEINO Yuka. ‘ The Beginning of Life/Art: Cloth Weaves Our Times, from
Aomori ’, (いのちの裂け目ー布が描き出す近代、青森から),
2020/05/07—8/30。文章連結:https://acac-aomori.jp/wp/work/2020-1-1/
Nada Ammagui,‘ Asim Abdulaziz: Pushing Boundaries Through Experimental Film in Yemen’, The Arab Gulf States Institute in Washington (AGSIW), 2022/05/21。
文章連結:https://themarkaz.org/war-and-trauma-in-yemen-asim-abdulazizs-1941/。
NEXT——臺新藝術獎20週年大展,策展人對話框#3,與談人:姚立群、周伶芝,展場中劇場人最真實的身體感受,跟著演出遊山玩水,藝術永遠生生不息。
Spotify連結: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63pqYWUvLP8BJANR2O2adn?si=btY4uOAwSvSq_iEBppJZfg&nd=1
NEXT——臺新藝術獎20週年大展,策展人對話框#4,與談人:高俊宏、王聖閎,從體制、藝術實踐、作品地域回應,策展人如何透透過展覽創造與未來對話的場域。
Spotify連結: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4MeMRIRGsvEW1LhdMpulJ7?si=t0LCALLaTEGFYhZTApfrCg
Tim Ingold. 〈The Art of Paying Attention〉,Keynote presentation by Tim Ingold at the Art of Research 2017, Helsinki, November 29-30, Helsinki, Finland.
演講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Mytf4ZSqQs
Tim Ingold. 〈大地、天空與其間的地表〉(THE EARTH, THE SKY AND THE GROUND BETWEEN),人類世實驗學院,星球生命的四層反省,南藝大講堂,2022/02/24。
演講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yZ3QiRLv9A
Tim Ingold. 〈籃中世界〉(THE WORLD IN A BASKET),人類世實驗學院,星球生命的四層反省,南藝大講堂,2022/03/03。
演講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yZ3QiRLv9A
Yu Ting, 〈親手蓋一間與大海連結的房子-秘魯編織藝術家 Ana Teresa Barboza 的家〉。
文章連結:https://www.everydayobject.us/2021/06/01/ana-teresa-barboza-home/。
王昱文,〈駐地五百日(二):置身社宅,以關係為核心的美學實踐〉,眼底城事(eyes on place),2022/11/30。文章連結:https://eyesonplace.net/2022/11/30/22147/。
江伯瑩,〈你其實從來沒有浪費時間:柏格森論時間與綿延〉,泛哲學,哲學新媒體,2021/08/03。
文章連結:https://philomedium.com/blog/81475。
李玉淳、鄭詩怡、田美子(策展),〈織人:原織原味的理想生活提案〉,織人,陽明海洋文化藝術館,2021年10月。
文章連結:https://openmuseum.tw/muse/exhibition/6461d4e7e26a0565377a757010979c9b#front
呂瑋倫,〈藝術家個人介紹:林介文,族名:拉拜.艾永(Labay Eyong)〉,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文章連結:https://www.tacp.gov.tw/CulturalArt/ArtistInfo?ID=929dfe16-64a8-409c-813d-86ed8913a6b8&Types=&Indigenous=&Name=。
林苒,〈生命哲學在當代藝術中的踐行:當代實驗藝術的生命哲學解讀――以法國當代藝術家米歇爾.布拉齊個案為例〉,《Art critics藝術評論》,2018年7月。
文章連結:http://www.linran.net/blog/d2e718c4348。
林麗貞,〈2010後, 當代藝術的主題:田野〉,《藝若是 Those As Art》,2021年1月。
文章連結:https://medium.com/@lichen.vanessa/2010後-當代藝術的主題-田野-1c704eaeb327。
周郁齡,〈彌塞亞逆轉:如何以一個政治性的時間抵抗線性歷史的末日〉
(Reversion of Messiah: How Political Time Stands Against Apocalypse of
Linear History),《群島 / 數位荒原》(Nusantara Archive / NO MAN’s
LAND),ISSUE 6 : Wait for No One to Come,2012/11/13。
文章連結:https://www.heath.tw/nml-article/reversion-of-messiah-how-political-time-stands-against-apocalypse-of-linear-history/。
帖喇.尤道(李季順),〈從紅葉部落的變遷來探討太魯閣族的過去與未來展望〉,國史館,2021/10/29。
文章連結:https://tiprc.cip.gov.tw/blog_wp/?p=17943。
韋漢傑,〈柏格森的創造進化論〉,《人文》,2005年3月,第135期。
文章連結:香港人文哲學會網頁 http://www.arts.cuhk.edu.hk/~hkshp。
荒人巫思,〈美洲.蜘蛛母親 Spider Woman〉,《巫日書》,2022年12月。
文章連結:https://seerhuang.blog/2022/11/28/%E3%80%90%E5%B7%AB%E6%97%A5%E6%9B%B8%E3%80%912022%E5%B9%B412%E6%9C%88%EF%BD%9C%E7%BE%8E%E6%B4%B2%EF%BC%8E%E8%9C%98%E8%9B%9B%E6%AF%8D%E8%A6%AA-spider-woman/。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臺灣女人〉網站:https://women.nmth.gov.tw/?page_id=127。
陳家富,〈阿甘本:餘民 - EP97〉,香港01。216/12/09出版,2020/02/20更新。
文章連結:https://www.hk01.com/article/59136?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詔藝,〈用針線縫寫我的人生〉,非池中藝術網,2018年。
文章連結:https://artemperor.tw/focus/2238。
臺北當代藝術館 MoCA on Air,31. S5EP01,與談人:賀照緹、康雅筑,陰性書寫—創作中的勞動身體。Spotify連結: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4XmEYeE1a0f7imUbt0kW3n?si=C8UllkStTsi_PFl7O-HTGw
臺北當代藝術館 MoCA on Air,35.S5EP05,與談人:蔡幸芝、林人中,藝術家與觀眾—美術館中的勞動與疲頓。Spotify連結:https://open.spotify.com/episode/4XmEYeE1a0f7imUbt0kW3n?si=C8UllkStTsi_PFl7O-HTGw
黎子元,〈阿甘本:意大利的神人,生活在剩餘時間中的餘留者〉,香港01。2020/04/22。
文章連結:https://www.hk01.com/article/464259?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蔡慶樺,〈自戀焦慮與過度溝通:一個儀式消失的時代〉,獨立評論@天下,
2019/09。文章連結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83/article/8484。
翼報,〈第二十八章:柏格森〉,西方哲學史。文章連結:
https://www.ebaomonthly.com/window/reading/philwest/philw_75.htm。
澎湃新聞,第十三屆上海雙年展「新展探秘|連結萬物的水體」,
2021/04/20。
文章連結: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2289260。
謝詠程,〈水體:一些相互滲透的女性主義心得〉(Reflection on Bodies of Water: Some Ideas Permeate),《群島 / 數位荒原》(Nusantara Archive / NO MAN’s LAND),ISSUE 55 : BACK TO CARE,2023/03/14。
文章連結:https://www.heath.tw/nml-article/reflection-on-bodies-of-water-some-ideas-permeate/。
謝鎮逸,〈第20屆臺新藝術獎 藝術家訪談篇《裹山 Dungku Asang》| 林介文〉,非池中,當代藝術訪談,2022/06/01。
文章連結:https://artemperor.tw/focus/4829。
蘇俐穎,〈母者手中線 林介文的織路〉,臺灣光華雜誌,第45卷第11期,新南向政策資訊平臺,2020/11/05。
文章連結:https://nspp.mofa.gov.tw/nspp/news.php?post=188201&unit=406&unitname=%E5%B0%88%E9%A1%8C%E5%A0%B1%E5%B0%8E&postname=%E6%AF%8D%E8%80%85%E6%89%8B%E4%B8%AD%E7%B7%9A-%E6%9E%97%E4%BB%8B%E6%96%87%E7%9A%84%E7%B9%94%E8%B7%AF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