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灣紋面族群遷徙傳說研究
作者:賴奇郁
作者(外文):Chi-Yu Lai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
指導教授:劉秀美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0
主題關鍵詞:原住民遷徙傳說紋面口傳文學泰雅族太魯閣族賽德克族AboriginalMigration LegendsFacial TattoosOral LiteratureTayalTrukuSedek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
台灣原住民之太魯閣族、賽德克族,於族群獨立正名以前,因與泰雅族共同的紋面習俗,大多為他者視為一同源分支的「族群」,本研究以「紋面族群」統稱三者。前人有依其遷徙傳說之起源地:Pinsbkan、大霸尖山、白石山,劃分紋面族群為三大系統起源說,以此探討族人遷徙至各流域的脈絡和分布位置。本研究經紋面族群遷徙傳說之文獻載籍,及實地走訪部落、進行調查採錄,綜合比較三大系統遷徙說的內容和特性,探看遷徙傳說如何作為族人自我認知的表述,並關注三大系統說之外對祖先來歷的說法和形成緣由。
  本研究以三大系統說為論述架構,就各系統支群所傳遷徙敘事,探討分散於各地的族人對起源地、遷徙祖、移動路徑和群體想像的樣貌。依前人所言,三大系統劃分固然有其缺陷,然族人有據此進行溯源,建構群體想像之憑依。又因紋面族人分佈廣泛、離散成群,於當地生根發展的結果,逐漸演變出具「區域性」的遷徙傳說。
  紋面族群遷徙傳說是族人歷史發展的記憶,經由口口相傳於後,展現群體認同價值。三大系統遷徙說因混居而產生情節相互融攝,各支群又受群體視野所限,所傳遷徙內容大多以起源地連結支群發展,作為族群根源想像。各支群於相異的移動脈絡裡,藉著祖源系譜的連結,以此與他群作銜接。另一方面,支群也通過強調祖先離散,以各自的遷徙祖開拓歷程,彰顯群分概念或土地所有權。
  本研究結果顯示,紋面族群內部「異質性」及各別歷史境遇下,充滿與他者互動的敘述。尤以戰後族人力圖復振傳統,回歸「我族」浪潮下,「系統說」有趨向權威、典範化發展;「傳統之外」則受異者、宗教思維、主流知識建構影響,二者呈現一種「既離又和」的想像共同體整合意識。各系統、支群間雖存有語言差異,仍有因內/外作用力影響,進行群體聚合與離散。
  是以,紋面族群遷徙傳說揭示群體想像有其不可化約的特性,正因為根源脈絡的記憶落差及群際邊界效應,形成族群裂解或融合的力量。今日紋面儀式不復再現,族人仍持續通過遷徙傳說作為與主流社會的區隔,亦不乏解釋三族分立的說法,持續地訴說著歷經波折而遷居至現地的離散經驗。
 Prior to the launch of Taiwanese aborigine’s Name Rectification Campaign, the Truku and the Sedek could not be distinguished [or independent] from the Tayal people in Taiwan—mostly because these three groups have shared a common Facial Tattoos ritual. Officials and the majority of the Taiwanese used to apply a method of categorizing these distinctive aborigines into a homogenized “ethnic” group. This research, however, pays attention to the shared Facial-Tattoo culture among these three groups and identifies them as the aboriginal people with Facial-Tattoos. Based on the previous studies, Facial-Tattoos aborigines were mostly located in three areas of origin: Pinsbkan, mount Ta-Pa-Chien, and mount Bai-shi. Adopting the framework of three-origin systems, this research uses in-depth interview and fieldwork data to explore how scattered aboriginal populations imagined their original roots and traced their ancestor’s migrant routes in their self-reflective narratives.
 Facial-Tattoos groups have preserved different identities; and accordingly, recounted different “region legends” in various contexts. Migration legends have been conceived as the crucial element in Facial-Tattoos aborigine’s collective memories and associated with their ethnic histories, tribal origins, and community values. Nevertheless, Facial-Tattoos groups are keen to pass on migration legends orally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ir ancestor’s exile and migration experiences. Their ancestor’s experiences, on the other hand, also help aboriginal people to identify their own communities and/or to confirm their property rights over the land. As a consequence, we see great diversity in the narratives of these migration legends, which reveals a reciprocal process of sharing and receiving aboriginal people’s dialogues within their groups and reflects their shifting ideologies of “the Others” in different sociohistorical contexts.
 This research shows the predominant paradox of “three-origin systems” may lose its authority in mainstream discourses and face its challenge from the people situated in non-tradition positions. Likewise, the rise of ethnic nationalism in the postwar society of Taiwan stimulated a revival of aboriginal identity, along with a series of indigenous movements to redress past wrongs and to develop collective ideologies in different aboriginal communities. In the spirit of division rather than interaction, Facial-Tattoos aborigines consistently tell stories about their exiled ancestor’s original roots and migration routes as a mean to include or exclude different people in their communities. And, even though today the Facial-Tattoo ritual is disappearing [disappeared], these people still take efforts on preserving ancestor’s migration legends to the next generation, and use these stories to identify[/separate] themselves from the majority society.
講述者簡介
  Pehu‧Trh,男,58歲,南投邁西多邦部落,牧師,受訪日期:2012年02月02日。
  Lawa‧Piheg,女,92歲,苗栗梅園部落,家管,受訪日期:2015年10月26日。
  Yubas‧Kagi,男,79歲,苗栗天狗部落,務農,受訪日期:2015年10月27日。
  Kagaw‧Naogih,女,68歲,苗栗天狗部落,務農,受訪日期:2015年10月26日。
  葉湖雄,男,68歲,苗栗天狗部落,梅園村村長,受訪日期:2015年10月26日。
  Tuyaw‧Syat,男,58歲,苗栗大安部落,頭目,受訪日期:2015年10月27日。
  Dali‧Wasaw,男,87歲,苗栗麻必浩部落,務農,受訪日期:2015年10月27日。
  Hayun‧Syat,男,73歲,苗栗三叉坑部落,務農,受訪日期:2015年11月06日。
  Syat‧Pihaw,男,83歲,苗栗雙崎部落,頭目,受訪日期:2015年11月07日。
  Pihaw‧Lesa,男,65歲,苗栗馬那邦部落,教職,受訪日期:2015年11月07日。
  Lahuy‧Kagi,男,87歲,苗栗細道邦部落,務農,受訪日期:2015年11月08日。
  謝玉妹,女,78歲,苗栗榮安部落人,婚後居細道邦部落,受訪日期:2015年11月07日。
  Gagi‧Tilee,男,84歲,苗栗司馬限部落,務農,受訪日期:2015年11月08日。
  Lahui‧Kagi,男,57歲,苗栗他巴來部落,員警,受訪日期:2015年11月17日。
  Gagi‧Gaino,男,77歲,苗栗南灣部落,務農,受訪日期:2015年11月18日。
  林木青,男,77歲,苗栗斯瓦細格部落,族語教師,受訪日期:2015年11月18日。
  劉國基,男,75歲,苗栗大坪部落,務農,受訪日期:2015年11月18日。
  Abesan‧NaBa’ay,男,73歲,苗栗砂埔鹿部落,職業駕駛,受訪日期:2015年12月08日。
  Pisuy‧Nokan,女,83歲,新竹清泉部落,務農,受訪日期:2015年12月09日。
  Tusyu‧Payan,男,75歲,新竹巴思誇蘭部落,神職人員,受訪日期:2015年12月09日。
  Kyu‧Vaai,男,56歲,新竹土場部落,務農,受訪日期:2015年12月10日。
  賴秀英,女,76歲,新竹民都有部落,務農,受訪日期:2015年12月10日。
  Pasun‧Mugi,男,79歲,新竹羅山部落,公職,受訪日期:2015年12月11日。
  Dabas‧Vonai,女,92歲,新竹桃山部落,務農,受訪日期:2016年01月06日。
  Watan‧Nowmin,男,69歲,新竹桃山部落,職業駕駛,受訪日期:2015年12月11日。
  Bilin‧Hola,男,70歲,新竹花園部落,務農,受訪日期:2016年01月06日。
  Vagan‧Hola,女,79歲,新竹花園部落,建築業,受訪日期:2016年01月06日。
  Yubai‧Yumin,男,74歲,新竹茅圃部落,公職,受訪日期:2016年01月06日。
  游珍妹,女,74歲,新竹比麟部落,務農,受訪日期:2016年01月08日。
  Sangas‧Tahos,男,85歲,新竹美佳蘭部落,日本東洋大學亞洲文化研究泰雅人文教學員,受訪日期:2016年01月12日。
  Masaw‧Utaw,男,78歲,新竹美佳蘭部落,教職,受訪日期:2016年01月08日。
  高堂榮,男,75歲,新竹美佳蘭部落,務農,受訪日期:2016年01月08日。
  斐束‧保給,男,56歲,新竹天湖部落,公職,受訪日期:2016年01月07日。
  Taimu‧Baunai,男,81歲,新竹天湖部落,務農,受訪日期:2016年01月13日。
  Tali‧Behuy,男,76歲,新竹新光部落,牧師,受訪日期:2016年01月13日。
  Atung‧Yupas,男,62歲,新竹鎮西堡部落,牧師,受訪日期:2016年04月20日。
  Ataw‧Yupas,男,52歲,新竹鎮西堡部落,務農,受訪日期:2016年01月14日。
  Masay‧Sulung,男,57歲,新竹司馬庫斯部落,頭目,受訪日期:2016年03月03日。
  Yuraw‧Ichang,男,43歲,新竹司馬庫斯部落,部落管理者,受訪日期:2016年03月04日。
  Tonaw‧Yumig,男,63歲,新竹泰崗部落,務農,受訪日期:2016年04月21日。
  Siogi‧Temu,男,76歲,新竹玉峰部落,務農,受訪日期:2016年04月21日。
  Payan‧Behuy,男,80歲,新竹那羅部落,職業駕駛,受訪日期:2016年04月21日。
  Ciwas‧Silan,女,69歲,新竹水田部落,美髮業,受訪日期:2016年04月20日。
  Wasia‧Yugu,女,91歲,新竹煤源部落,務農,受訪日期:2016年04月22日。
  Taya‧Yawei,男,85歲,新竹鹿場部落,牧師,受訪日期:2016年03月30日。
  Lebin‧Silan,男,77歲,桃園上巴陵部落,務農,受訪日期:2007年05月02日。
  胡正達,男,75歲,桃園上巴陵部落,務農,受訪日期:2007年05月02日。
  陳松本,男,73歲,桃園上巴陵部落,務農,受訪日期:2007年05月02日。
  Hayung‧Yuraw,男,90歲,哈卡巴里斯部落,移居宜蘭武塔村,頭目,受訪日期:2016年07月21日。
  Yawei‧Hayung,男,84歲,宜蘭武塔部落,教職,受訪日期:2016年07月20日。
  Yugan‧Hayung,男,81歲,利有亨部落,移居宜蘭金岳村,務農,受訪日期:2016年07月21日。
  Wilang‧Hayon,男,84歲,金洋部落,移居宜蘭金洋村,公職,受訪日期:2016年07月21日。
  Meboh‧Wilang,男,73歲,宜蘭金洋部落,教職,受訪日期:2016年07月21日。
  Wilang‧Nomin,男,82歲,比亞毫部落,移居宜蘭碧侯部落,務農,受訪日期:2016年07月22日。
  Yosi‧Wilang,女,72歲,四方林部落,移居宜蘭自強新村,衛生所志工,受訪日期:2016年08月10日。
  Hedai‧Basung,男,80歲,宜蘭新光部落,船員,受訪日期:2016年08月10日。
  Behui‧Malai,男,80歲,宜蘭松羅部落,神職人員,受訪日期:2016年08月11日。
  Kiso‧Watan,男,79歲,宜蘭崙埤部落,神職人員,受訪日期:2016年08月11日。
  吳張阿鳳,女,81歲,宜蘭寒溪部落,商店業者,受訪日期:2016年08月10日。
  蘇維南,男,64歲,宜蘭寒溪部落,公職,受訪日期:2016年08月11日。
  Kenzi‧Yumin,男,75歲,宜蘭瑪崙部落,公職,受訪日期:2016年08月12日。
  Yawe‧Mamin,男,84歲,宜蘭東澳部落,公職,受訪日期:2017年02月06日。
  Maray‧Takun,男,52歲,宜蘭四季部落,族語教師,受訪日期:2016年08月20日。
  Yukan‧Buta,男,80歲,宜蘭卑亞南部落,務農,受訪日期:2016年08月20日。
  Temi‧Watan,女,81歲,南投萬大部落,務農,受訪日期:2017年01月19日。
  Iwan‧Bawan,女,60歲,南投萬大部落,教職,受訪日期:2017年01月19日。
  Bakan‧Nawi,女,82歲,南投春陽部落,織布工作室,受訪日期:2016年11月02日。
  Kumu‧Dawei,女,81歲,南投盧山部落,商店業者,受訪日期:2016年11月02日。
  Temu‧Losi,男,83歲,南投平靜部落,務農,受訪日期:2016年11月02日。
  何壹孫,男,80歲,南投平靜部落,務農,受訪日期:2016年11月02日。
  Kumu‧Udu,女,73歲,南投平靜部落,商店業者,受訪日期:2016年11月02日。
  Lulu‧Awei,男,81歲,南投平和部落,務農,受訪日期:2016年11月02日。
  Kumu‧Tapas,女,53歲,南投平和部落,牧師,受訪日期:2016年11月03日。
  Buyau‧Balas,女,88歲,南投靜觀部落,務農,受訪日期:2016年11月03日。
  Rubi‧Away,女,86歲,南投靜觀部落,務農,受訪日期:2016年11月02日。
  Habau‧Nawai,女,84歲,南投靜觀部落,務農,受訪日期:2016年11月03日。
  Pihug‧Neyung,男,89歲,南投眉溪部落,牧師,受訪日期:2016年12月21日。
  Obin‧Nawi,女,82歲,南投眉溪部落,家管,受訪日期:2016年12月21日。
  Lubi‧Mahung,女,75歲,南投清流部落,務農,受訪日期:2017年01月17日。
  Ziro‧Nabu,男,76歲,南投眉原部落,公職人員,受訪日期:2017年01月18日。
  楊阿美,女,89歲,花蓮重光部落,家管,受訪日期:2008年2月11日。
  Dadau‧Mona,男,87歲,現居花蓮玻士岸部落,民宿業者,受訪日期:2017年02月07日。
  A-ki‧Lokin,男,74歲,現居花蓮玻士岸部落,牧師,受訪日期:2017年02月06日。
  Yudaw‧Dangaw,男,84歲,花蓮玻士岸部落,牧師,受訪日期:2017年02月07日。
  林玉夏,女,74歲,現居花蓮玻士岸部落,織布工作室,受訪日期:2017年02月06日。
  Dosiyo‧Losin,男,79歲,花蓮三棧部落,軍職,受訪日期:2017年02月08日。
  Takun‧Linang,男,67歲,花蓮山里部落,族語教師,受訪日期:2017年02月16日。
  Huyu‧Using,女,80歲,花蓮溪口部落,織布工作室,受訪日期:2019年07月04日。
口譯者簡介
  Giwi,女,28歲,苗栗梅園部落,家管,日期:2015年10月26日。
  范月香,女,苗栗永安部落,家管,日期:2015年10月27日。
  Yumin‧Siat,男,苗栗細道邦部落,中興村村長,日期:2015年11月08日。
  Tal‧Tagin,男,53歲,新竹玉峰部落,務農,受訪日期:2016年04月21日。
  余錦盛,男,55歲,新竹煤源部落,務農,日期:2016年04月22日。
  陳利華,男,桃園上巴陵部落,務農,日期:2007年05月02日。
  Hetay‧Hayung,男,59歲,宜蘭卑亞南部落,牧師,日期:2016年08月20日。
  Basan‧Hayung,男,宜蘭武塔部落,文史工作者,日期:2016年07月21日。
  拉瓦‧米臼,女,宜蘭前碧侯教會牧師,日期:2016年07月22日。
  Yebi‧Temu,女,南投萬大部落,受訪日期:2017年01月19日。
  Temu‧Basaw,男,南投平靜部落,教職退休,日期:2016年11月02日。
  Away‧Pawan,女,南投都達部落,日期:2016年12月21日。
  高世昌,男,南投靜觀部落,合作村村長,日期:2016年11月3日。
  Iwan‧Pihug,女,南投眉溪部落,日期:2016年12月21日。
  艾義,男,花蓮重光部落,公職,受訪日期:2008年2月11日。
  Yuli,女,62歲,花蓮玻士岸部落,民宿業者,日期:2017年02月07日。

參考文獻
(一)、專書
  [清]丁紹儀,《東瀛識略》,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1年。
  [清]朱壽朋纂,《光緒朝東華續錄選輯》,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9年。
  [清]周鍾瑄主修,《諸羅縣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清]周璽,《彰化縣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清]胡傳,《臺灣日記與稟啟》,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清]胡傳,《臺東州采訪冊》,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1年。
  [清]陳培桂,《淡水廳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清]陳淑均,《噶瑪蘭廳志》,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3年。
  [清]黃叔璥,《臺海使槎錄》,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
  [清]劉銘傳,《劉壯肅公奏議》,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清]劉璈,《巡臺退思錄》,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清]羅大春,《臺灣海防並開山日記》,台北市,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1年。
  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市,時報文化出版,2010年新版。
  Clive Seale(席爾)等著;許夢芸等譯,《質性研究方法的實踐》,新北市,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12年。
  E. E. Evans-Pritchard著;褚建芳譯,《努爾人—對一個尼羅特人群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的描述》,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年修訂本。
  Edmund. R. Leach著;楊春宇、周歆紅譯,《緬甸高地諸政治體系—對克欽社會結構的一項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
  Edward W. Said著;王淑燕等譯,《東方主義》,新北市,立緒文化,2002年二版。
  Eward W. Said著;蔡源林譯,《文化與帝國主義》,新北市,立緒文化,2001年。
  Frantz Fanon著;楊碧川譯,《大地上的受苦者》,台北市,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Gaston Bacheland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台北市,張老師文化事業,2004年。
  Gilles Deleuze, Felix Guattari著;姜宇輝譯,《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卷2):千高原》,上海市,上海書店出版社,2010年。
  Hayden White著;劉世安憶,《史元:十九世紀歐洲的歷史意象》,台北市,麥田出版社,1999年。
  Icyang‧Sulung口述;Yuraw‧Ichang等主編;周楷樺繪畫,《hala saku la~pinsgayan na Tayal泰雅族的遷徙故事》,台北市,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出版,2014年11月。
  James Clifford著;林徐達、梁永安譯,《復返:21世紀成為原住民》,苗栗縣,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James Clifford著;Kolas Yotaka 譯,《路徑:20世紀晚期旅行與翻譯》,苗栗縣,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
  Jerry M. Burger著;林宗鴻譯,《人格心理學》,台北市,揚智文化,1997年。
  Kawas Wilang(林誠)口述,Yupas Watan(尤巴斯‧瓦旦)編譯,《大甲溪流域泰雅爾變遷傳奇:林誠牧師回憶錄》,台南市,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臺灣教會公報社,2014年。
  Kumu‧Tabas,《部落記憶—霧社事件的口述歷史(Ⅰ、Ⅱ)》,台北市,翰蘆圖書,2004年。
  Peter Adey著;徐苔玲、王志弘譯,《移動》,新北市,群學出版社,2013年。
  Renato Rosaldo著;張經緯、黃向春、黃瑜譯,《伊隆戈人的獵頭:一項社會與歷史的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Siyac‧Nabu,《賽德克》,台中市,臺灣東亞歷史資源交流協會,2015年。
  Temi‧Nawi編著,《賽德克族口述傳統文化故事》,南投縣,鐵米拿葳依個人出版,2010年。
  Tim Cresswell,徐苔玲、王志弘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市,群學出版社,2006年。
  Yves Bossart著;區立遠譯,《如果沒有今天,明天會不會有昨天?》,台北市,商周出版,2015年。
  小川尚義、淺井惠倫著;陳萬春譯,《原語臺灣高砂族傳說集》,新北市,中國口傳學會,未刊稿,原著1935年出版。
  小泉鐵著;黃稔惠譯,《蕃鄉風物記》,新北市,原住民族委員會,2014年。
  中村孝志著;吳密察、翁佳音編,《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上卷:概說、產業)》,新北市,稻鄉出版社,1997年。
  巴蘇亞‧博伊哲努(浦忠成),《臺灣原住民族文學史綱》,台北市,里仁書局,2009年。
  王甫昌,《當代臺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市,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
  王明珂,《羌在漢藏之間》,台北市,聯經出版社,2003年。
  王明珂,《反思史學與史學反思:文本與表徵分析》,台北市,允晨文化,2015年。
  王玫瑰總編輯,《移動的記憶:太魯閣部落史及家鄉資源調查成果冊》,花蓮縣,花蓮縣秀林鄉公所,2015年。
  王學新編譯,《日據時期竹苗地區原住民史料彙編與研究》,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3年。
  王學新譯著,《日據時期東臺灣地區原住民史料彙編與研究》,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年。
  王學新編譯,《日治時期臺北桃園地區原住民史料彙編之一:理蕃政策》,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1年。
  古宏‧希盼(田貴芳),《太魯閣人‧女性篇:耆老百年回憶:都達(Sediq Toda)、德固達雅(Seeddiq Tgdaya)、德路固(Sejid Truku)》,花蓮縣,都魯彎文教協會,2010年。
  古宏‧希盼,《太魯閣人:耆老百年回憶‧男性篇》,台北市,翰蘆圖書出版,2014年。
  台北帝国大学土俗‧人類学研究室調査,《高砂族系統所属の研究》,台北,台湾総督府,1935年。
  台北帝国大学言語学研究室編,《原語による台灣高砂族傳說集》,東京,刀江書院,1935年。
  台湾総督府蕃族調査会編,《蕃族調查報告書(第五冊,大夭族前篇)》,台北,台湾総督府蕃族調査会,1918年。
  台湾総督府蕃族調査会編,《台湾総督府蕃族調査会蕃族調査報告書﹒太幺族後篇》,台北,台湾総督府蕃族調査会,1921年。
  台湾総督府警務局,《理蕃誌稿(第三篇)》,台北,台湾総督府警務局,1921年。
  台湾総督府警務局,《高砂族調查書‧第5編》,台北,台湾総督府警務局理蕃課,1938年。
  石坂莊作,《臺島踏查實記》,台北市,成文出版社,1985年。
  伊能嘉矩、粟野傳之丞著;藤井志津枝譯,《臺灣蕃人事情》,新北市,原住民族委員會,2017年。
  伊能嘉矩著;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編譯,《臺灣文化志(中譯本)》,新北市,大家出版;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
  多奧‧尤給海、阿棟‧尤帕斯,《Pin’aras ke’ na bnkis Tayal泰雅爾族傳說故事精選篇》,新竹縣,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泰雅中會母語推行委員會,1991年。
  安倍明義,《台灣地名研究》,台北市,武陵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三版。
  旮日羿‧吉宏,《太魯閣族部落史與祭儀樂舞傳記》,台北市,山海文化雜誌、原住民文發會,2011年。
  朱明珍,《大臺北都會區泰雅族口傳故事》,未刊本。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編,《文建會台灣文學獎得獎作品集》,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3年。
  佐山融吉、大西吉壽著;陳萬春譯,《生蕃傳說集》,新北市,中國口傳文學學會,未刊本,原書1923年出版。
  何聯奎、衛惠林,《臺灣風土志》,台北市,中華書局,2017年3月台九版。
  吳永華、陳偉智,《異鄉又見故國花:田代安定宜蘭調查史料與研究》,宜蘭市,宜蘭縣史館;台北市,臺灣大學圖書館,2014年。
  吳榮順、林明福、李佳芸,《泰雅史詩聲聲不息:林明福的口述傳統與口唱史詩》,桃園市,桃園縣文化局,2014年。
  宋神財編著,《時代與遭遇:南勢溪流域泰雅部落文化紀錄與研究》,新北市,新北市文史學會,2013年。
  李壬癸,《台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台北市,前衛出社,2011年。
  李亦園等,《南澳的泰雅人》,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63年。
  李季順,《走過彩虹》,花蓮縣,太魯閣族文化工作坊,2003年。
  李瑞宗,《流放旅人的山徑:北坑溪古道大系》,苗栗縣,內政部營建署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2006年。
  沈明仁總編纂,《仁愛鄉志》,南投縣,南投縣仁愛鄉公所,2008年。
  林明福總編纂,《Lmuhuw語典:泰雅族口述傳統重要語彙匯編》,台中市,文化部文化資產局,2017年。
  林金全等人口述;蔡沐恩等人採訪編輯,《太魯閣族的另一種鄉愁》,花蓮縣,台灣行動研究學會,2015年。
  林修澈編著,《南庄事件與日阿拐—透過文獻與追憶的認識》,苗栗市,苗栗縣文化局,2004年。
  林淑馨,《質性研究:理論與實務》,台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2010年。
  林聖欽等撰述;施添福總編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採集組編輯,《臺灣地名辭書(卷十,苗栗縣)》,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6年。
  波越重之、松室謙太郎主編;莊振榮、莊芳玲譯,《臺北州理蕃誌(舊宜蘭廳)》,宜蘭市,宜蘭縣史館;新北市,原住民族委員會,2014年。
  波越重之;宋建和譯,《新竹廳志》,新竹縣,新竹縣政府文化局,2014年。
  金榮華整理,《台北縣烏來鄉泰雅族民間故事》,台北市,中華民國民間文學學會,1998年。
  金榮華整理,《台灣桃竹苗地區民間故事》,新北市,中國口傳文學會,2000年。
  段義孚著;潘桂成譯,《經驗透視中的空間和地方》,台北市,國立編譯館,1998年。
  段義孚著;周尚意、張春梅譯,《逃避主義:從恐懼到創造》,新北市,立緒文化,2014年10月二版。
  胡萬川、黃晴文總編;陳阿朱記音及翻譯,《和平鄉泰雅族故事‧歌謠集》,台中市,臺中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
  胡萬川總編輯,《復興鄉泰雅族故事》,桃園市,桃園縣政府文化局,2003年。
  苗栗縣地名探源編輯委員會編;呂榮泉總編,《苗栗縣地名探源》,苗栗縣,苗栗縣地名探源編輯委員會,1981年。
  孫大川主撰,《秀林鄉志》,花蓮縣,花蓮縣秀林鄉公所,2006年12月。
  孫大川,《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灣原住民的語言、文化與政治》,台北市,聯合文學,2010年。
  宮本延人口述;宋文薰、連照美譯,《我的台灣紀行》,台北市,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8年。
  徐如林、楊南郡,《能高越嶺道﹒穿越時空之旅》,台北市,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2011年。
  桃園市政府,《新修桃園縣志─地理志》,桃園市,桃園市政府,2010年。
  泰安鄉志編纂委員會編輯,《苗栗縣泰安鄉志》,苗栗縣,苗栗縣泰安鄉公所,2008年。
  翁純敏,《吉野移民村與慶修院》,花蓮縣,花蓮縣青少年公益組織協會,2007年。
  馬淵東一著;楊南郡譯註,《臺灣原住民族移動與分布》,新北市,原住民族委員會,2014年。
  馬淵東一著;楊淑媛主編,《馬淵東一著作集﹙第一卷﹚》,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17年。
  馬騰嶽著作攝影,《泰雅族文面圖譜:關於泰雅族文面習俗的文化研究、口述歷史與影像記錄專書》,新北市,個人出版,1998年。
  啟明‧拉瓦,《重返舊部落》,台北,稻鄉出版社,2006年12月再版。
  啟明‧拉瓦,《移動的旅程:啟明‧拉瓦的部落報導文學》,新北市,稻鄉出版社,2008年。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採集組編輯,《臺灣地名辭書(卷十 南投縣)》,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年。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採集組編輯,《臺灣地名辭書(卷十四 新竹縣)》,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10年。
  國立故宮博物院,《宮中檔雍正朝‧第七輯》,台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1968年。
  康培德,《泰雅族msbtunux的美麗與哀愁:頭角與奎輝部落KButa世系群家族史》,南投市,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9年。
  張致遠,《鹿場—永遠的故鄉》,苗栗縣,苗栗縣福爾摩沙荒野保育協會,2010年。
  許炳進主編,《大同鄉志:民族篇》,宜蘭縣,宜蘭縣大同鄉公所,2009年。
  許端容整理,《台灣花蓮賽德克族民間故事》,台北市,中國口傳文學學會,2007年。
  郭明正編,《賽德克正名運動》,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2008年。
  陳阿朱編,《裡冷部落誌》,台中市,台中市原住民事務委員會,2013年。
  陳勁榛採訪整理,《1998台北縣烏來鄉信賢村民間故事採訪錄》,新北市,中國口傳文學學會,2011年。
  陳政三,《紅毛探親記—1870年代福爾摩沙縱走探險行》,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2013年。
  陳益源,《台灣民間文學採錄》,台北市,里仁書局,1999年。
  陳紹馨等,《林氏學田山地調查團:瑞岩民族學調查初步報告》,台北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0年。
  陳運棟總編纂,《重修苗栗縣志‧水利志》,苗栗市,苗栗縣政府,2006年。
  陳運棟總編纂,《重修苗栗縣志‧卷首》,苗栗市,苗栗縣政府,2007年。
  陳運棟總編纂,《重修苗栗縣志‧住民志》,苗栗市,苗栗縣政府,2007年。
  鳥居龍藏著;楊南郡譯,《探險台灣—鳥居龍藏的台灣人類學之旅》,台北市,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二版。
  鹿野忠雄著;楊南郡、李作婷譯,《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新北市,原住民族委員會,2016年。
  森丑之助,《台湾蕃族志‧第1巻》,台北,臨時台湾旧慣調査会,1917年。
  森丑之助著;黃文新譯,《臺灣蕃族志(卷一)》,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未刊稿,原書1917年出版。
  森丑之助著;楊南郡譯註,《生蕃行腳:森丑之助的台灣探險》,台北市,遠流出版社,2000年。
  游霸士・撓給赫,《泰雅的故事》,台中市,晨星出版社,2003年。
  費德廉、羅效德編譯,《看見十九世紀臺灣:十四位西方旅行者的福爾摩沙故事》,台北市,如果出版社、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費羅禮,《臺灣土著族的文化、語言分類探究》,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69年。
  黃永光編,《松鶴部落誌》,台中市,台中市原住民事務委員會,2013年。
  黃厚源主編,《我家鄉桃園縣》,桃園市,桃園縣人與地鄉土文化研究學會,2005年。
  黃應貴,《反景入深林:人類學的觀照、理論與實踐》,台北市,三民書局,2008年。
  黃躍雯,《築夢荒野—台灣國家公園的建制過程》,新北市,稻鄉出版社,2001年。
  黑帶・巴彥,《泰雅人的生活型態探源:一個泰雅人的現身說法》,新竹縣,新竹縣文化局,2002年。
  楊南郡譯註,《臺灣百年花火》,台北市,玉山社出版,2002年。
  詹素娟,《典藏台灣史(二)—台灣原住民史》,台北市,玉山社,2019年。
  鈴木作太郎;陳萬春譯,《臺灣蕃人的口述傳說》,台北市,中國口傳文學學會,2003年。
  廖守臣,《泰雅族的文化:部落遷徙與拓展》,台北市,世界新聞專科學校觀光宣導科,1984年。
  廖守臣,《泰雅族的社會組織》,花蓮,慈濟醫學暨人文社會學院,1998年。
  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硏究室調查;黃文新譯;中央硏究院民族學硏究所編譯,《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屬之研究》,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88年未刊稿。
  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硏究室調查;楊南郡譯註,《臺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硏究》,台北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南天書局,2011-2012年。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採集組主編,《苗栗縣鄉土史料》,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年。
  臺灣慣習研究會著;李榮南譯,《臺灣慣習記事(第七卷第一號)》,台中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9年。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籌辦夷務始末選輯(卷三)》,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年。
  臺灣總督府總務局編纂;陳金田譯,《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第二卷 上卷)》,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年。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一卷,泰雅族)》,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6年。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三卷,賽夏族)》,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8年。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蕃族調查報告書‧第七冊,泰雅族—後篇》,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10年。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蕃族調查報告書‧第四冊,賽德克族與太魯閣族》,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11年。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蕃族調查報告書‧第五冊,泰雅族—前篇》,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2012年。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著;中央硏究院民族學硏究所編譯,《高砂族調查書:蕃社槪況》,台北市,中央硏究院民族學硏究所,2011年。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編;黃幼欣主編,《《理蕃之友》中文初譯本(第一、二、三卷)》,新北市,原住民族委員會,2016年。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纂,《理蕃誌稿(第三篇)》,台北市,臺灣總督府警務局,1918年。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纂;吳萬煌、古瑞雲譯,《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第三卷)》,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年。
  臺灣總督府警務局編纂;宋建和譯,《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第二卷 下卷)》(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年。
  臺灣總督府警察本署編纂;吳萬煌譯,《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第四卷)》,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9年。
  臺灣總督府警察本署編纂;陳金田譯,《日據時期原住民行政志稿(第一卷)》,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
  趙世瑜,《小歷史與大歷史:區域社會史的理念、方法與實踐》,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年。
  趙敦華,《維根斯坦=Wittgenstein》,台北市,生智出版社,1996年。
  劉秀美整理,《台灣宜蘭大同鄉泰雅族口傳故事》,新北市,中國口傳文學學會,2007年。
  劉秀美,《從口頭傳統到文字書寫:臺灣原住民族敘事文學的精神蛻變與返本開新》,台北市,文津出版社,2010年。
  劉秀美、蔡可欣,《山海的召喚—台灣原住民口傳文學》,台南市,臺灣文學館,2011年。
  樂信‧瓦旦等撰稿,《泰雅先知:樂信‧瓦旦》,桃園市,桃園市文化局,2005年。
  潘英編著,《台灣原住民族的歷史源流》,台北市,臺原出版社,1998年。
  鄭安睎編著,《2012年臺灣原住民族傳統舊社與古道研究成果》,屏東縣,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2015年。
  鄭森松撰,《竹東鎮志.歷史篇》,新竹縣,新竹縣竹東鎮公所,2005年。
  鄭鵬雲、曾逢辰纂輯,《新竹縣志初稿》,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簡鴻模等,《Alang Tongan(眉溪)口述歷史與文化》,新北市,輔仁大學出版社,2003年。
  簡鴻模,《從杜魯灣東遷花蓮Tgdaya部落生命史》,台北市,永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
  藤井志津枝,《臺灣原住民史─政策篇(三)》,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年。
  藤崎濟之助著;黃文新譯,《臺灣の蕃族》,台北市,中央硏究院民族學硏究所,未刊稿,原書1931年出版。

(二)、期刊論文
  王國雄,〈大甲溪發電廠區域文史調查訪談青山事件泰雅遺族〉,《台電月刊》期633,2015年9月,網址http://tpcjournal.taipower.com.tw/article/index/id/221
  余光弘,〈泰雅族東賽德克羣的部落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期50,1981年12月。
  李廣均,〈內外想像與族群關係:評王甫昌《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臺灣社會學刊》期33,2004年12月。
  官大偉、林益仁,〈什麼傳統?誰的領域?:從泰雅族馬里光流域傳統領域調查經驗談空間知識的轉譯〉,《考古人類學刊》期69,2008年
  官大偉,〈原住民生態知識與流域治理—以泰雅族Mrqwang群之人河關係為例〉,《地理學報》期70,2013年9月。
  林益仁、王信翰,〈自然資源的治理:一個泰雅族的模式初探〉,《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卷4期4,2014年冬季號。
  林益仁,〈泰雅族遷徙與分布所展現的生態智慧〉,《新竹文獻》期60,2015年1月。
  鹿野忠雄,〈臺灣原住民族の人口密度分布並に高度分布に關する調査〉,《地理学評論》巻14號8,1938年。
  黃長興,〈東賽德克群的狩獵文化〉,《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期15,2000年1月。
  黃美英,〈當代的遠古—聖石始祖傳說與正名運動〉,《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卷6期2,2016年6月。
  黑帶‧巴彥,〈泰雅族的蓋日覓弘〉,《山海文化》期13,1996年5月。
  黑帶‧巴彥,〈泰雅族的遷徙形態〉,《新竹文獻》期1,2000年4月。
  黑帶‧巴彥,〈泰雅族的深奧的語言(KAIZMIHUNG)〉,《新竹文獻》期9,2002年4月。
  黑帶‧巴彥,〈桃山村的社會與環境〉,《新竹文獻》期40,2010年9月。
  黑帶‧巴彥,〈泰雅口述傳說與歷史之間的意義〉,《新竹文獻》期46,2011年11月。
  黑帶‧巴彥,〈泰雅族遷徙與分布的模式〉,《新竹文獻》期60,2015年1月。
  廖守臣,〈泰雅族東賽德克群的部落遷徙與分佈﹙上﹚〉,《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期44,1977年。
  廖守臣,〈泰雅族東賽德克群的部落遷徙與分佈﹙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期45,1978年。
  廖英杰,〈漫遊‧Klesan社〉,《宜蘭文獻雜誌》,期93、94,2012年12月。
  趙啟明,〈重回聖地Pinsbkan祖石溯源之旅紀實〉,《山海雜誌雙月刊》期20,1999年。
  潘繼道,〈近代東臺灣木瓜番歷史變遷之研究〉,《東華人文學報》期16,2010年1月。
  潘繼道,〈相良長綱當政時期太魯閣族人與日本人的互動(1896-1904)〉,《東台灣研究》期25,2018年2月。
  鄭安睎,〈宜蘭、桃園橫貫(Gaogan)隘勇線的設立與田野紀行〉,《宜蘭文獻雜誌》期108,2006年12月。
  賴淑娟、哈勇‧諾幹,〈歷史過程中的族群實踐:宜蘭、花蓮邊界的族群流動與交疊〉,《東台灣研究》期18,2012年2月。
  簡月真、真田信治,〈東台灣泰雅族的宜蘭克里奧爾〉,《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卷3期3,2010年秋季號。

(三)、學位論文
  朱明珍,〈大臺北都會區泰雅族口傳文學及習俗禁忌研究〉,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2016年1月。
  江欣怡,〈《原語臺灣高砂族傳說集》及其故事研究〉,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4年6月。
  李佳芸,〈泰雅族大嵙崁溪流域口述傳統(Lmuhuw)與口唱史詩(Msgamil)的比較研究〉,台北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年6月。
  李柔,〈我的父親—一個泰雅頭目的生命故事〉,新竹市,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碩士論文,2016年。
  拉互依‧倚岕,〈是誰在講什麼樣的知識?Smangus部落主體性建構與地方知識實踐〉,台中市,靜宜大學生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林誠榮(Masa‧Watan)撰,〈泰雅族賭怒卡拉(Dunuxkala)部落遷徙歷程之研究:以瑪薩‧瓦旦家族為例〉,桃園縣,開南大學公共管理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3年。
  馬騰嶽,〈分裂的民族與破碎的臉:「泰雅族」民族認同的建構與分裂〉,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張宜珍,〈日治時期烏來地區經濟社會的變遷〉,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教學碩士論文,2003年。
  張韻平,〈新竹縣泰雅族歌謠之研究—以五峰鄉白蘭部落為中心〉,台中市,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2013年。
  梁元梅,〈Taring aringan sinbilan ke’ na mrhuw singa qalang Sqoyaw 敘說古老的事:環山部落的口傳故事初探〉,台東市,國立臺東大學進修部兒文所碩士論文,2018年。
  陳季寧,〈泰雅族四季部落領域之變遷研究〉,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6月。
  陳彰,〈泰雅族Lmuhuw的歌詞特徵與社會功能—以司加耶武群為例〉,台南市,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6月。
  陳鄭港,〈泰雅族音樂文化之流變—以大嵙崁群為中心〉,台北市,政治大學邊政學系碩士論文,1995年。
  勞翕‧屋敏,〈賽德克族Tuda人的社區營造與族群認同:以花蓮縣山里社區為例〉,花蓮縣,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與社會工作學系,2011年。
  廖英杰,〈部落歷史、族群空間與國家權力—以泰雅族klesan(南澳)地域及週邊社群研究為例〉,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博士論文,2013年6月。
  劉千嘉,〈臺灣原住民的遷徙:鵬飛抑或蓬飛〉,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
  劉育玲,〈臺灣賽德克族口傳故事研究〉,花蓮縣,國立花蓮師範學院民間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鄭光博,〈從祖源觀念爭議論當代「泰雅族」歷史記憶的建構Sm’inu puqing kinhulan na Tayal〉,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鄭光博,〈泰雅族Lmuhuw:穿引於流域間的口述傳統〉,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士論文,2018年。
  鄭安睎,〈日治時期蕃地隘勇線的推進與變遷(1895~1920)〉,台北市,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博論,2011年6月。
  鄭佩姍,〈九二一原住民重建住宅設計與現況研究—以三叉坑部落為例〉,台北,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碩士論文,2011年。
  蕭世暉,〈Rgrgyax Hlahuy—解殖山林:大霸尖山視野下泰雅族人的空間重構〉,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論文,2016年7月。
  賴靈恩,〈泰雅Lmuhuw歌謠之研究—以大漢溪流域泰雅社群為例〉,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6月。
  沈俊祥,〈空間與認同—太魯閣人認同建構的歷程〉,花蓮縣,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2008年。

(四)、會議、專書論文
  Hayden White;張京媛譯,〈作為文學虛構的歷史文本〉,收於張京媛主編,《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Hayden White著;王建開譯,〈歷史主義、歷史與修辭想像〉,收於張京媛主編,《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Richard Bauman,〈民俗界定與研究中的「傳統」觀〉,收錄於Richard Bauman著;楊利慧、安德明譯,《作為表演的口頭藝術》,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王學新,〈論日據初期花蓮地區太魯閣番綏撫策略〉,收於王學新譯著,《日據時期東臺灣地區原住民史料彙編與研究》,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8年。
  王學新、沈瑋瑋,〈日治初期(1895~1903)宜蘭廳的理蕃政策〉,收於王學新譯著,《日據時期宜蘭地區原住民史料彙編與研究》,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2001年。
  林開世,〈從頭人家系到斯卡羅族〉,收於蕭阿勤、汪宏倫主編,《族群、民族與現代國家:經驗與理論的反思》,台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16年。
  邱韻芳,〈經驗、情感與人類學的詮釋:我與花蓮Truku人〉,林開忠等著,《田野的技藝:自我、研究與知識建構》,新北市,左岸文化,2019年。
  凌聲純,〈古代閩越人與臺灣土著族〉,收於林熊祥等著,《臺灣文化論集》,台北市,中華文化出版,1954年。
  高琇瑩,〈從太魯閣人的對內關係初探太魯閣(德魯固〔Truku〕)意識形塑的建構〉,《國家與東台灣區域發展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主辦,2001年12月13-14日。
    許毓良,〈清末桃園山區的原住民(1885-1895)—以「臺灣內山番社地輿全圖」為主的討論〉,《戀戀桃仔園:桃園文史研討論叢》,桃園市,萬能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2008年。
  陳茂泰,〈泰雅族與阿美族口語體現中的神話思維〉,李亦園、王秋桂主編,《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述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市,漢學研究中心,1996年。
  傅世珍,〈遷移的家園:論《密西西比的馬薩拉》之印度離散再現〉,收於李有成、張錦忠主編,《離散與家國想像—文學與文化研究集稿》,台北市,允晨文化,2010年。
  黃心雅,〈原鄉離散:安綴姿的自我種族誌《擲火向陽,擲水朝月》〉,收於李有成、張錦忠主編,《離散與家國想像—文學與文化研究集稿》,台北市,允晨文化,2010年。
  董曉萍,〈論田野民俗志〉,收於董曉萍、萬建中主編,《北師大民俗學論叢》,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鄭光博,〈大嵙崁溪流域泰雅族Lmuhuw文本分析〉,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辦,「2010全國原住民族研究論文發表會」。地點:嘉義大學蘭潭校區,會議時間:2010年10月21-22日,頁8-23。

(五)、報紙
  「臺中鎖事/大湖蕃害」,《臺灣日日新報》第1251號 第三版,1902年7月4日。
  「討番計畫」,《臺灣日日新報》第1279號 第三版,1902年8月6日。
  「南庄殘留諸隊の情况」,《臺灣日日新報》第1304號 第二版,1902年9月4日。
  「隘勇談(七)」,《臺灣日日新報》第1580號 第三版,1903年8月6日。
  「屈尺蕃界大搜索」,《臺灣日日新報》第1719號 第三版,1904年1月26日。
  「兇番七社の歸順」,《臺灣日日新報》第1854號 第二版,1904年7月7日。
  「蕃人の投誠歸順」,《臺灣日日新報》第1971號 第二版,1904年11月26日。
  「北洗水坑番人來襲詳報」,《臺灣日日新報》第1981號 第三版,1904年12月8日。
  「北洗水坑隘藔之完成」,《臺灣日日新報》第1998號 第三版,1904年12月28日。
  「投誠歸順蕃の增加」,《臺灣日日新報》第2001號 第二版,1905年1月1日。
  「阿冷蕃人の線内移住」,《臺灣日日新報》第2005號 第二版,1905年1月10日。
  「汚來蕃害之原因」,《臺灣日日新報》第2017號 第三版,1905年1月24日。
  「屈尺番害」,《臺灣日日新報》第2040號 第四版,1905年2月22日。
  「南投廳下蕃情一斑」,《漢文臺灣日日新報》第2508號 第三版,1906年9月7日。
  「眉原蕃の歸順出願」,《臺灣日日新報》第2527號 第五版,1906年9月30日。
  「屈尺蕃移居線內」,《臺灣日日新報》第2614號 第二版,1907年1月20日。
  「搜索苗栗蕃界」,《漢文臺灣日日新報》第2621號 第四版,1907年1月29日。
  「苗栗蕃狀」,《臺灣日日新報》第2678號 第二版,1907年4月10日。
  「苗栗新隘勇線」,《漢文臺灣日日新報》第2825號 第三版,1907年10月2日。
  「洗水山隘線前進」,《漢文臺灣日日新報》第2834號 第二版,1907年10月12日。
  「自枕頭山至插天山隘勇線圖」,《臺灣日日新報》第2843號 第二版,1907年10月24日。
  「北蕃歸順者多」,《漢文臺灣日日新報》第2953號 第二版,1908年3月7日。
  「蕃人請停砲擊」,《漢文臺灣日日新報》第3516號第二版,1910年1月19日。
  「白狗方面蕃情」,《漢文臺灣日日新報》第4067號 第二版,1911年9月19日。
  「南投推隘完畢」,《漢文臺灣日日新報》第4097號 第二版,1911年10月21日。
  「三井拓殖近況」,《臺灣日日新報》第5221號 第三版,1914年12月10日。
  「大湖蕃人感想談」,《臺灣日日新報》第36096號 第五版,1917年9月26日。

(六)、計畫成果、活動手冊
  汪明輝總主持,《台灣原住民族文化歷史記憶委託研究報告建置計畫泰雅族研究報告書建置計畫/泰雅族研究報告書》,屏東縣,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2009年。
  南投縣政府文化局主辦,《霧社事件(含馬赫坡)文化資產資源調查研究案》,南投市,南投縣政府文化局,2017年。
  高日昌,〈台灣櫻花鉤吻鮭與部落文化關係之調查—以台中市和平區環山部落及宜蘭縣大同鄉南山部落為例〉,台中市,雪霸國家公園武陵管理站,2011年。
  張長義、蔡博文計畫主持,《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土地調查—研究報告》,台北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3年。
  陳茂泰主持,《「台北縣烏來鄉泰雅文化村規劃」初步報告》,新北市,新北市政府,1994年。
  傅琪貽主持,《大嵙崁流域北泰雅族抗日事件始末研究成果報告(精簡版)》,執行單位:國立政治大學日本語文學系,2010年
  黃長興總編輯,《還我族名:「太魯閣族」:爭取台灣原住民族第十二族(太魯閣族)緣起論述及分區部落座談成果報告書》,花蓮縣,花蓮縣秀林鄉公所,2003年。
  劉益昌計畫主持,《雪霸國家公園人文史蹟調查研究(二):大安溪、後龍溪上游部分》,苗栗縣,內政部營建署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1995年。
  鄭光博、余明峰,〈四季村泰雅人的傳統故事〉,收於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編,《宜蘭縣大同鄉四季村田野實習報告》,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1998年。
  親愛部落帕拉亞灣工作室撰述,「部落遷移史」,南投縣仁愛鄉民代表洪文全先生提供,2017年1月。
  賽德克族正名運動促進會,《賽德克族正名誓師大會手冊》,指導單位:南投縣仁愛鄉公所、仁愛鄉民代表會,活動時間:2007年1月12日。

(七)、網站、圖資、音訊資料
  [清]林朝棟,「辦理中路營務處中路撫墾事務統領棟字等營林為錄批移會事」(1886年)。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數位典藏http://dtrap.lib.ntu.edu.tw/DTRAP/index.htm
  「日治三十萬分之一台灣全圖(1939)」,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圖與搖測影像數位典藏計畫提供。
  「淡水河流域圖」http://web.thu.edu.tw/deborah/www/index2/stream/danswei/dans_map.htm
  「臺灣蕃地地形圖(1907-1916)」,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GIS專題中心,「臺灣百年歷史地圖」http://gissrv4.sinica.edu.tw/gis/twhgis/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公告網頁: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traditionalPerformingart/20120903000003
  司馬庫斯部落網站https://www.smangus.org/
  吳信政、汪明輝主持,《原住民族山川傳統名稱調查研究(第三期)》,台北市,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2003年。
  吳榮順製作,《台灣原住民音樂紀實—泰雅族之歌(5)》,新北市,風潮有聲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
  泰雅族大嵙崁口述傳統,網址:http://www.on-works.com/Tayal/index.html
  國立臺灣大學數位人文研究中心,「臺灣大學典藏數位化計畫」2011年,網址:http://doi.org/10.6681/NTURCDH.DB_NTUDARC/Collection
  發祥國小網站http://www.fsnps.ntct.edu.tw/files/13-1176-13200.php?Lang=zh-tw
  經濟部水利署「河川河道」圖資。網址:http://earth.wra.gov.tw/WRAGEE/GOVKML/RIVERPOLY.kml
  臺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硏究室調製;楊南郡譯註,《臺灣原住民族系統所屬之硏究(第二冊)》,「I 系統別分布地圖」,台北市,南天書局提供。
  劉秀美、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文化園區管理局,「烏來部落周萬吉耆老訪談」http://210.241.123.11/tacp/pingpu/result_sq.php?_section=1510&_op=?totaldb.toid:10
  講述者:簡雲生(男,84歲,他巴來部落),受訪日期:2012年9月20日。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http://dore.tacp.gov.tw/dorefile//00/0d/nf.pdf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