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蘭亭詩文之儒釋道精神會通
作者:廖呈峯
作者(外文):LIAO, CHENG-FENG
校院名稱:佛光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
指導教授:張瑋儀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4
主題關鍵詞:魏晉玄學佛教文學玄言詩山水詩蘭亭詩王羲之Wei-Jin Metaphysics,Buddhist Literature,Mystical Poetry,Landscape Poetry,Lanting Poetry,Wang Xizhi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0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最為動盪不安的時期,戰爭頻繁、社會紛亂,文人對於自身地位的不穩定性充滿疑惑,尤至東晉,門閥世族地位鬆動,使其對於精神生活愈趨依賴,將命運寄託於超現實的精神追求,從原本關心的「名教」和「自然」之調和,轉為「風骨」與「自覺」之超脫。本文主要探討儒、釋、道思想對文人尋求超越現實困境的途徑,關注於詩作的思想融攝現象,對價值觀與生活觀的影響與轉變。
問題意識在於探討蘭亭雅集詩作及序文的儒釋道精神會通,研究對象為蘭亭集會的41位文人、共 37首詩作,以及王羲之〈蘭亭前序〉、孫綽〈蘭亭序〉,以此為核心展開蘭亭詩作於宇宙觀、人生觀、審美觀的儒釋道精神會通。研究方法採行文本細讀法與歷史研究法,透過詩作文本的解讀,對於文本中所產生的意義進行分析、歸納,利用文學閱讀與批評以及朝代與詩歌創作的演變,解析蘭亭詩作的文學表現。通過文本細讀詩中的字句、修辭、結構等,理解詩人的情感與意境,解析其中隱含的玄言思想及藝術風格。再以魏晉蘭亭詩之意義詮釋,探討詩中對於儒、釋、道精神的融攝意涵,由文人與道士、僧侶的交遊往來之文士雅會、集體創作,分析修褉意涵與活動內容,探討爾後文人集團與詩社形成之根源。據研究所示,蘭亭詩作在思想內容上體現出儒、釋、道三家精神的會通,形成中國文學發展史上的重要標誌,以此奠定由玄言而山水的詩學轉向,並闡述佛學思維對東晉詩歌尊重自然與崇尚心性的態度。本論文分為六個章節,第壹章緒論提出研究問題、研究目的、研究範疇、研究方法及前人研究成果,第貳章佛教東傳暨名士與高僧之交遊及中土傳佈情況,說明蘭亭詩作意象的轉化,第參章由蘭亭詩人群體看集體精神對詩風之新變,第肆章探討蘭亭詩融攝思想與玄言詩的超越與追求,第伍章蘭亭詩作與〈蘭亭序〉會通佛道之意涵,第陸章結論總結論文研究成果,並說明研究展望。考察蘭亭詩文的時代背景與文人群體,認為蘭亭詩文與魏晉時期的社會文化變遷密切相關。儒家思想受到道家與佛教思維的影響,促使蘭亭詩作會通儒、釋、道三家思想,形成新的精神境界。就其發展背景而言,魏晉玄學對文人創作有深刻影響,加以儒學面臨轉型以及佛學初入東土之背景,儒、釋、道交會時的思想融攝成為此消彼長之局勢,支遁等人受玄學影響,是故依附玄學以講經說法,在文學創作上亦有融會道、釋旨趣的作品,通過詩作以景融玄及老莊思想旨趣,分析其對死生議題的面對,映證援用玄言入於佛理意涵,加以深化、充實佛理機趣,是故就此展開對魏晉蘭亭詩作的探討,詮釋思想背景會通儒、釋、道之現象。
The Wei-Jin and Northern and Southern Dynasties represent one of the most tumultuous periods in Chinese history, marked by frequent warfare and social upheaval, leading to a sense of uncertainty regarding the societal status among intellectuals. Particularly during the Eastern Jin period, the stability of the aristocratic class wavered, prompting intellectuals to increasingly rely on their spiritual lives and entrust their destinies to transcendental pursuits. The shift from the original concerns of harmonizing "「名教」name-learning" and "nature" transformed into a pursuit of transcendence through cultivating "moral integrity" (風骨) and "self-awareness" (自覺). This paper primarily investigates how Confucian, Buddhist, and Daoist ideologies provided avenues for the aristocratic class to transcend the challenges of their contemporary reality. The focus is on examining the assimilation of philosophical ideas and their impact on the evolution of values and perspectives on life. The central inquiry of this dissertation revolves around the exploration of the Confucian, Buddhist, and Daoist spiritual confluence within the ideological framework of the Lanting Poetry. The study focuses on 37 poems collectively known as the Lanting Collection, along with Wang Xizhi's “Preface to the Lanting’s Poems” and Sun Chuo's “Preface to the Lantin’s Poems.”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Lanting Poetry's content, the study aims to reveal the spiritual interconnectedness that exists among Confucian, Buddhist, and Daoist ideologies in shaping views on the universe, life, and aesthetics within the poetic realm of the Lanting Collection. This research adopts a methodology combining close textual analysis and historical research to delve into the literary nuances of Lanting Poetry. Through meticulous examina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text, the study analyzes and synthesizes the meanings derived from the text. Employing literary reading and criticism, alongside an exploration of the evolution of dynasties and poetic composition, the research seeks to elucidate the literary expressions within the Lanting Poetry. By closely examining the words, phrases, structure, and rhetoric within the poems, the study aims to comprehend the poet's artistic intentions and emotions, unraveling the esoteric meanings and artistic styles embedded in the poetic works.
This study further interprets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Wei-Jin Lanting Poetry, this academic discourse delves into the integrated connotations of Confucian, Buddhist, and Taoist spirits within the poem. Through the elegant gatherings and collective creations facilitated by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literati, Taoist priests, and monks, the analysis explores the implications and activities associated with the Lanting event. It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roots of subsequent literati groups and poetry societies.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the Lanting poetry embodies the convergence of Confucian, Buddhist, and Taoist ideologies in its thematic content, marking a crucial milestone in the developmental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is consolidation establishes a shift in poetic aesthetics from profound discourse to landscape representation, elucidating the influence of Buddhist thought on the Eastern Jin poetry's reverence for nature and promotion of an attitude towards the mind and essence.
This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Chapter One introduces the research questions, objectives, scope, methodology, and outcomes. Chapter Two examines the dissemination of Buddhism in East and Central Asia, elucida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imagery in the Lanting’s poems. Chapter Three scrutinizes the collective spirit of the Lanting poets and its impact on the evolution of poetic style. Chapter Four explores the inclusive ideology of Lanting’s poems, transcending and pursuing profound discourse in mystical poetry. Chapter Five consolidates and presents the confluence of Buddhist principles in both the “Lanting’s Poems” and the “Lanting’s Poems Preface." Chapter Six concludes the research findings, providing an overview of the study and outlining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By examining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Lanting poems and the literati community, it is asserted that the Lanting poetry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ocio-cultural changes during the Wei and Jin periods. Influenced by Daoist and Buddhist philosophies, Confucian thought in this era transformed, leading to the convergence of Confucian, Buddhist, and Taoist ideologies in the Lanting poetry, thereby establishing a new spiritual realm. The metaphysical studies of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profoundly influenced the creative endeavors of literati. Given the backdrop of the transformation faced by Confucianism and the initial introduction of Buddhism to the East, a confluence of Confucian, Buddhist, and Taoist ideologies emerged during the interactions of these three philosophical traditions, creating a dynamic of mutual influence. Influenced by metaphysical studies, individuals like Shidun aligned themselves with this intellectual movement, employing metaphysical concepts to expound on scriptures and doctrines. In literary creation, some works assimilate Daoist and Buddhist themes. Through poetry that integrates metaphysical concepts with the aesthetic sentiments of Daoism and Buddhism, the analysis explores the approach to the issues of life and death, illustrating the incorporation of metaphysical discourse into Buddhist concepts. This not only deepens and enriches the philosophical implications of Buddhism but also manifests a convergence of thought that intertwines Confucian, Buddhist, and Taoist perspectives. This research thus embarks on an exploration of the Lanting’s poems from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interpreting the phenomenon of philosophical convergence rooted in Confucian, Buddhist, and Taoist thought.
壹、古籍(依時代先後排序)
[先秦]莊周,[晉]郭象注,《莊子》,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 年3月。
[先秦]莊周著,陳鼓應註譯,《莊子今註今譯》,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9月。
〔姚秦〕鳩摩羅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南投:財團法人中台山佛教基金會,2018年10月。
[姚秦]佛陀耶舍譯,《龍藏》,臺北:世樺,2003 年8 月。
[漢]安世高譯,《佛說八大人覺經》,南投:財團法人中台山佛教基金會,2018年10月。
[漢]荀悅撰,[明]黃省曾注,《申鑒》,《漢魏叢書》本。
〔後漢〕迦葉摩騰、竺法蘭同譯,《佛說四十二章經》,南投:財團法人中台山佛教基金會,2018年10月。
[魏]王弼著,樓宇烈譯,《王弼集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1月。
[晉]干寶,《晉紀》,臺北:藝文印書館據宋淳熙本重雕鄱陽胡氏藏版。
[晉]王嘉撰,《拾遺記》,《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景明刻本《古今逸史》本。
[北齊]魏收撰,《魏書•釋老志》,收錄於楊家駱主編,《新校魏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南朝宋]鍾嶸著,呂德申校釋,《鍾嶸詩品校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
[南朝宋]鍾嶸著,徐達譯,《詩品》,臺北:五南圖書出版,2013年9月。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71年。
[南朝宋]劉義慶等編著,[梁]劉孝標註,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8月。
[南朝宋]劉義慶撰,[梁]劉孝標註,《世說新語》,臺北:藝文印書館,2011年10月。
[梁]沈約,《宋書》,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
[梁]劉勰著,周振甫,《文心雕龍注釋》,臺北:里仁書局,2001年9月。
[梁]劉勰著,范文瀾注,《文心雕龍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9月。
[梁]劉勰著,周振甫註,《文心雕龍譯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梁]慧皎著,湯用彤校注,《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10月。。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臺北:藝文印書館據宋淳熙本重雕鄱陽胡氏藏版。
〔梁〕慧皎著,湯用彤校注,《校點高僧傳》,高雄: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3年2 月。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2月。
[唐]房玄齡等,《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11月。
[唐]歐陽詢撰,汪兆楹校,《藝文類聚》,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9月。
[唐]劉餗,《隋唐嘉話》,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10月。
[宋]李昉,《太平廣記》,《欽定四庫全書》本。
[宋]蘇軾著,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3月。
[明]朱國禎,《湧幢小品》,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清]逯欽立編,《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臺北:木鐸出版社,1988年7月。
[清]嚴可均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臺北:世界書局,2015 年7月。
[清]嚴可均輯,《全宋文》,臺北:商務印書館,1999年10月。
[清]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之《全晉文》,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影印本。
[清]嚴可均輯,《全晉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10月。
[清]郭慶藩集釋,《莊子集釋》,臺北:世界書局,1989年。

貳、今人專著(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丁福保輯,《歷代詩話續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8月。
王奎、譚良嘯,《三國時期的科學技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6月。
王根林,《漢魏六朝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12月。
王毓榮,《荊楚歲時記校注》,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8月。
王 瑤,《中古文學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6年1月。
任繼愈,《中國佛教史》,臺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
任繼愈主編,《中國佛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 年9 月。
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學論文集》,臺北:宏業書局有限公司,1983年2月。
牟宗三,《牟宗三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社,2020年12月。
吳 焯,《佛教東傳與中國佛教藝術》,臺北:淑馨出版社,1995年1月。
岑學呂編,《虛雲老和尚法彙》,臺北:佛教出版社,1974年9月。
李澤厚,《美學三書》,安徽:文藝出版社,1999年1月。
宗白華,《藝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年10月。
林淑貞,《對蹠與融攝:唐人生命情調與審美風尚》,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6年1月。
星雲大師,《人間佛教佛陀本懷》,高雄:佛光文化,2016 年5 月。
紀志昌,《兩晉佛教居士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7年10月。
胡大雷,《玄言詩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3月。
胡 適,《白話文學史》,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孫昌武,《中國佛教文化史》,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4月。
徐公持,《魏晉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9月。
袁濟喜,《六朝美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月。
商務印書館編,《蘭亭集序》,臺北:商務印書館,2002年9月。
張仁青,《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3年9月。
張廷銀,《魏晉玄言詩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10月。
張朝富,《漢末魏晉文人群落與文學變遷──關於中國古代「文學自覺」的歷史闡釋》,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5月。
梁啟超,《佛學研究十八篇》,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 年7 月。
梅家玲,《漢魏六朝文學新論──擬代與贈答篇》,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11月。
紹興叢書編輯委員會,《紹興叢書史跡匯慕》,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許地山,《道教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2月。
許總譯,《中國詩論史》,桂林:廣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
郭沫若,《蘭亭論辨》,北京:文物出版社,1973年。
郭鵬、尹變英,《中國古代的詩社與詩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年11月。
陳岸峰,《惠風和暢:王羲之及其〈蘭亭集序〉研究》,香港:中華書局,2019年8月。
陳恬怡,《世變中的魏晉士族與文人心態研究》,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2016年4月。
陳 洪,《詩化人生——魏晉風度的魅力》,石家庄:河北大學出版社,2001年。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初編》,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6月。
陳順智,《東晉玄言詩派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11月。
普 慧,《中古佛教文學研究》,西安:世界圖書出版西安有限公司,2014年6月。
湯一介,《湯一介集:早期道教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4月。
湯用彤,《湯用彤全集》,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 年9 月。
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20年12月。
湯用彤,《魏晉玄學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5月。
湯用彤,《魏晉思想》,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8月。
賀昌群、容肇祖、劉大杰、湯用彤、袁行霈,《魏晉思想論》,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1月。
慈 怡,《佛光大辭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0年6月。
楊合林,《玄言詩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4月。
楊家駱編,《新校本後漢書并附編十三種》,臺北:鼎文書局,1987年1月。
葉嘉瑩,《漢魏六朝詩講錄》,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葉慶炳,《中國文學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8月。
葛曉音,《漢唐文學的嬗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11月。
寧稼雨,《魏晉士人人格精神:世說新語的士人精神史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3 年6 月。
榮新江,《絲網之路與東西文化交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8月。
劉運好,《魏晉哲學與詩學》,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3年4月。
劉慧珍,《魏晉南北朝佛教接受與禪理解—以《佛般泥洹經》系為線索研究》,新北市: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21年6月。
樓宇烈,《王弼集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1月。
蔡瑜編,《迴向自然的詩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 年7月。
魯 迅,《而已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10月。
興膳宏著,彭恩華譯,《六朝文學論稿》,長沙:岳麓書社,1986年。
蕭 馳,《佛法與詩境》,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7月。
錢志熙,《魏晉詩歌藝術原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1月。
鎌田茂雄,《中國佛教史》,東京:東京大學出版,1982年7月。
鎌田茂雄,《新中國佛教史》,東京:株式會社大東出版社,2001年7月。
鎌田茂雄著,關世謙譯,《中國佛教通史》,高雄:佛光文化,2016年12月。
顏崑陽,《詩比興系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7年3月。
羅宗強,《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羅宗強,《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11月。

參、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方笑一,〈論東晉永和文學〉,《華東師範大學學報》第1期,1999年,頁67-72。
王曉毅,〈支道林生平事蹟考〉,《中華佛學學報》第8期,1995年7月,頁236 - 263。
伍文林,〈論東晉蘭亭詩的定位問題〉,《株洲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9卷6期,2004年12月,頁53-55。
吳冠宏,〈魏晉玄理與感文化之關係初探:從慧遠「易以感為體」論起〉,《成大中文學報》第48期,2015年3月,頁35-68。
阮忠仁,〈從《歷代三寶記》論費長房的史學特質及意義〉,《東方宗教研究新一期》,1990年10月,頁93-129。
林素玟,〈真心、深情與清淨──《紅樓夢》獨特敘事的人物美學〉,《國文學報》第54期,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2013年12月,頁149-184。
紀志昌,〈東晉居士謝敷考〉,《漢學研究》第20卷第1期,2002年6月,頁55-83。
胡大雷,〈玄言詩的魅力及魅力的失落〉,《文學遺產》第2期,1997年,頁59-68。
祝菊賢,〈本真的意象與裝飾性意象〉,《西北大學學報》第3期,1999年。
祝菊賢,〈論魏晉南朝詩歌中的比喻意象〉,《陝西師範大學學報》第4期,2000年。
祝菊賢,〈論魏晉南朝詩歌中的感興意象〉,《上海師範大學學報》第6期,1999年。
祝菊賢,〈魏晉南朝詩歌意象的文化透視〉,《西北大學學報》第1期,2001年。
祝總斌,〈蘭亭集序再議〉,《《藝術史研究》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4期,2014年,頁74-77。
高振宏,〈山水、玄理、記憶銘刻:東晉王羲之等「蘭亭作品」試探〉,《早期中國史研究》,第11卷,2019年12月,頁51-106。
張瑋儀,〈宋元看話禪於靈隱寺飛來峰詩歌所呈顯之理禪融攝現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第17卷第2期,2023年6月,頁81-104。
許淑惠,〈論魏晉士人的愛物情懷-以《世說新語》為例〉,《人文社會學報》第22期,2022 年7月,頁1-20。
陳慶元,〈魏晉時期玄言詩贈答創作意向析論〉,《中國學術年刊》第43期(春季號),2021年3月,頁61-84。
楊儒賓,〈「山水」是怎麼發現的——「玄化山水」析論〉,《臺大中文學報》30期,2009年6月,頁209-254。
葉叡宸,〈圖、文互讀視野下的園林空間意義詮釋-以晚明寄暢園為例〉,《清華中文學報》24期,2020年12月,頁97-152。
劉慶華,〈從〈金谷詩序〉〈蘭亭集序〉看兩晉文人的生存選擇與文學選擇〉,《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2006年,3月,頁91-96。
鄭毓瑜,〈由修褉事論蘭亭詩、蘭亭序「達」與「未達」的意義〉,《漢學研究》第12卷第1期,1994年,頁251-273。
蕭麗華,〈再議「中國佛教文學史」的建構〉,《臺大佛學研究》,28 期,臺北:臺灣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2014年12 月,頁191-222。
簡秀娥,〈支道林玄學思想析論――以《世說新語》為中心〉,《嶺東通識教育研究學刊》,2009年8月,頁101-125。
顏崑陽,〈從應感、喻志、緣情、玄思、遊觀到興會――論中國古典詩歌所開顯「人與自然關係」的歷程及其模態〉,《輔仁國文學報》第29期,2009年10月,頁55-102。

肆、研討會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荒金大琳,〈王羲之人物考〉,文物出版社編:《第五屆中國書法史論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年8月,頁359-368。
傅偉動,〈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哲理探討――心性體認本位的中國生死學與生死智慧〉,《佛教與中國文化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1995年7月,頁679-693。
蕭麗華,〈佛教文學網路建構的現在與未來〉,「2005 年佛學數位資源之應用與趨勢研討會」論文,2005年9月,頁1-14。

伍、學位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姜廣振,《《世說新語》與佛教》,南京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6年。
祝菊賢,《魏晉南朝詩歌意象論》,陝西師範大學博士論文,1997年。
高 智,《六朝隱逸詩研究》,上海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3年。
霍貴高,《東晉文學研究》,河北大學博士論文,2010年。
戴麗琴,《《世說新語》與佛教》,華中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0年。
羅 驤,《慧遠與東晉佛教的變遷》,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博士論文,2010年。
釋慧蓮,《東晉佛教思想與文學研究》,福建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5年。

陸、電子典籍(依時代先後排序)
[姚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譯,《四分律》,《CBETA電子佛典集成》T22n1428,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姚秦]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明]智旭釋,《四分律藏大小持戒犍度略釋》,《CBETA電子佛典集成》X44n0745,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姚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CBETA電子佛典集成》T09n0262,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CBETA電子佛典集成》T25n1509,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姚秦〕鳩摩羅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CBETA電子佛典集成》T08n0235,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姚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CBETA電子佛典集成》T19n0945,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後漢〕支婁迦讖譯,《道行般若經》,《CBETA電子佛典集成》T08n0224,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後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長阿含經》,《CBETA電子佛典集成》T01n0001,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吳〕支謙譯,《佛說孛經抄》,《CBETA電子佛典集成》T17n0790,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吳〕康僧會譯,《六度集經》,《CBETA電子佛典集成》T19n0945,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西晉〕竺法護譯,《文殊支利普超三昧經》,《CBETA電子佛典集成》T15n0627,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西晉〕竺法護譯,《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CBETA電子佛典集成》T11n0318,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西晉〕竺法護譯,《正法華經》,《CBETA電子佛典集成》T09n0263,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西晉〕竺法護譯,《光讚經》,《CBETA電子佛典集成》T08n0222,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西晉〕竺法護譯,《佛說普門品經》,《CBETA電子佛典集成》T11n0315b,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西晉〕竺法護譯,《佛說鴦掘摩經》,《CBETA電子佛典集成》T02n0118,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西晉〕竺法護譯,《無極寶三昧經》,《CBETA電子佛典集成》T15n0636,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西晉〕竺法護譯,《等目菩薩所問三昧經》,《CBETA電子佛典集成》T10n0288,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東晉〕佛陀跋陀羅共法顯譯,《摩訶僧祇律》,《CBETA電子佛典集成》T22n1425,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中阿含經》,《CBETA電子佛典集成》T01n0026,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頁697。
〔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增壹阿含經》,《CBETA電子佛典集成》T02n0125,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南朝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CBETA電子佛典集成》T02n0099,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南朝宋]宗炳,《明佛論》,《CBETA電子佛典集成》T52n2102,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南朝宋]沮渠京聲譯,《佛說五無反復經》,《CBETA電子佛典集成》T17n0751,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CBETA電子佛典集成》T12n0374,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北涼〕曇無讖譯,《佛所行讚》,《CBETA電子佛典集成》T04n0192,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梁]僧祐撰,《出三藏記集》,《CBETA電子佛典集成》T55n2145,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梁]僧祐撰,《弘明集》,《CBETA電子佛典集成》T52n2102,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梁]慧皎撰,《高僧傳》,《CBETA電子佛典集成》T50n2059,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梁〕真諦譯,《大乘起信論》,《CBETA電子佛典集成》T32n1666,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梁〕真諦譯,《大乘起信論》,《CBETA電子佛典集成》T32n1667,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隋]費長房撰,《歷代三寶紀》,《CBETA電子佛典集成》T49n2034,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隋〕吉藏譯,《三論玄義》,《CBETA電子佛典集成》T45n1852,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隋〕智顗說,《摩訶止觀》,《CBETA電子佛典集成》T46n1911,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隋〕慧遠述,《大般涅槃經義記》,《CBETA電子佛典集成》T37n1764,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唐]玄奘法師譯,《阿毘達磨集異門足論》,《CBETA電子佛典集成》T26n1536,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唐]佛陀多羅譯,《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CBETA電子佛典集成》T17n0842,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唐]法琳,《破邪論》,《CBETA電子佛典集成》T52n2109,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唐]般若譯,《大乘本生心地觀經》,《CBETA電子佛典集成》T03n0159,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唐]菩提流志譯,《大寶積經》,《CBETA電子佛典集成》T11n0310,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唐]道宣,《廣弘明集》,《CBETA電子佛典集成》T52n2103,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唐]道宣,《續高僧傳》,《CBETA電子佛典集成》T50n2060,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唐〕宗密述,《原人論》,《CBETA電子佛典集成》T45n1886,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唐〕不空譯,《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CBETA電子佛典集成》T08n0246,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唐〕玄奘譯,《成唯識論》,《CBETA電子佛典集成》T31n1585,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唐〕玄奘譯,《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CBETA電子佛典集成》T27n1545,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唐〕玄奘譯,《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CBETA電子佛典集成》T14n0450,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唐〕地婆訶羅譯,《大乘密嚴經》,《CBETA電子佛典集成》T16n0681,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唐〕般剌蜜帝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CBETA電子佛典集成》T19n0945,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唐〕普光述,《俱舍論記》,《CBETA電子佛典集成》T41n1821,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唐〕道宣撰,《淨心戒觀法》,《CBETA電子佛典集成》T45n1893,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唐〕實叉難陀譯,《大方廣佛華嚴經》,《CBETA電子佛典集成》T10n0279,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唐〕實叉難陀譯,《地藏菩薩本願經》,《CBETA電子佛典集成》T13n0412,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唐〕澄觀撰,《大方廣佛華嚴經疏》,《CBETA電子佛典集成》T35n1735,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宋〕法雲編,《翻譯名義集》,《CBETA電子佛典集成》T54n2131,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元〕宗寶編,《六祖大師法寶壇經》,《CBETA電子佛典集成》T48n2008,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明〕瞿汝稷集,《指月錄》卷28,《CBETA電子佛典集成》X83n1578,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佚名,《諸經日誦集要》,《CBETA電子佛典集成》J19nB044,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梅鼎祚輯,《釋文紀》,《CBETA電子佛典集成》B33n0192,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釋印順著,《雜阿含經論會編》,《CBETA電子佛典集成》Y30-32n0030,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釋教部彙考,《古今圖書集成》,《CBETA電子佛典集成》X77n1521,臺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2020年3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