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以傳統中醫學觀點探討臺灣常見食物之寒熱性能
書刊名:護理雜誌
作者:陳麗麗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en, L. L.
出版日期:2000
卷期:47:3
頁次:頁87-91
主題關鍵詞:傳統中醫學食物寒熱性能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FoodCold and heatProperty and func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2
  • 點閱點閱:23
     本篇乃藉由文獻查證方式,探討傳統中醫學有關食物寒熱之性能。根據 《本草綱目》記載,將台灣常見食物性能歸為溫熱性、寒涼性及平性三大類,製 成表格,提供護理人員執行具本土化特色之飲食衛教參考。
期刊論文
1.陳麗麗、王純娟(20000200)。產婦對於傳統醫療中有關產後調理的態度及行為之研究。護理研究,8(1),49-5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胡幼慧(19881000)。文化、行為與健康。公共衛生,15(3),293-3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杜異珍(19920600)。文化對女性乳癌病患醫療行為之影響。榮總護理,9(2),127-13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純娟、林綽娟、郭憲文(19940300)。臺中市中醫醫院護理工作相關人員對中醫護理的知識與態度之研究。中醫藥雜誌,5(1),39-5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潘惠晴、朱佩玲、林淑娟、張翠樺、李幼華(19930900)。中國傳統習俗對孕產婦健康維護行為之影響。榮總護理,10(3),247-25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文香(19920600)。為推展護理本土化奠石--認識民間醫療行為。榮總護理,9(2),110-1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康健壽、陳介甫、周碧瑟(19941000)。中醫門診病人對傳統醫學的認知、態度與行為意向的分析研究。中華公共衛生雜誌,13(5),432-44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林昭庚、蘇奕彰、黃科峰、張鈺鑫、李采娟、黃維三(1999)。以脈搏諧波頻譜分析探討斷食效應之研究。1999中醫藥暨工程科技與中西醫學應用研討會,中國醫藥學院暨中華民國醫學工程學會 。台中:中國醫藥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莊淑旃(1994)。坐月子的方法。台中市:青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海峰(1995)。評註飲食譜。台北:知音。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帝內經素問。北京:人民衛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愛榮、張彩鳳(1994)。仲景護理與臨床。北京:中國中醫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宋書功(1994)。金匱要略廣注校詮。北京:人民衛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貴廷、李時珍(1994)。主草綱目。北京:中醫古籍。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時珍。本草綱目。台北:國立中國醫藥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宗旦、林宗平、林景彬(1996)。中藥藥理學。台北: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施奠邦(1987)。中醫食療營養學。北京:人民衛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馬建中(1997)。中醫診斷學。台北: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達美君、樓紹來、姚可成(1994)。食物本草。北京:人民衛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鄭振鴻(1998)。台灣常用食物療效180種。台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馬繼興(1995)。神農本草經輯注。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