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西蜀夢》與《花關索傳》之比較研究--論詞話與雜劇之關係
書刊名:文史學報. 中興大學
作者:李宜涯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ee, Yi-ya
出版日期:2000
卷期:30
頁次:頁81-102
主題關鍵詞:西蜀夢花關索傳關漢卿雜劇詞話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8
本論文討論的重點,主要有二。一是探討元代關漢卿所撰雜劇《關張雙赴西蜀夢》與明代成化年間說唱詞話《全唱說唱花關索傳》之間的關係;二是由此關係推衍雜劇與詞話間的關係。歷來學者對此方面的探討,多不深入。本文則就二者之間的結構、文辭技巧、表達形式,及彼此之間文句的引用等,作深入和詳細的比較。研究結果顯示《花關索傳》應為元刊本,有可能是《西蜀夢》的前身;且著者鄉一些文句的借用與觀念的引發上,亦有相當程度的關聯,這證明出雜劇與詞話有著傳承和發展的關係。亦即雜劇係由詞話蛻變而來,雜劇受詞話影響甚大,其吸取詞話部份情節,並加以潤飾修改,使雜劇的文學價值高於詞話。
期刊論文
1.趙景深(1972)。談明成化刊本「說唱詞話」。文物,1972(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徐扶明(199401)。「倒不了俺漢家節」--讀關劇《單刀會》和《西蜀夢》。關漢卿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文建會出版:臺大文學院。169-1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李宜涯(1978)。元至治新刊全相平話五種研究,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關漢卿、鄭騫(1962)。校訂元刊雜劇三十種。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商隱、馮浩(1979)。玉谿生詩集箋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周樹人。中國小說史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79)。明成化說唱詞話叢刊。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中文大辭典編纂委員會(1982)。中文大辭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中國古代小說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199304)。中國古代小說百科全書。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漢秋、袁有芬(1988)。關漢卿研究資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靖之(1980)。關漢卿三國故事雜劇研究。香港: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徐子方(1994)。關漢卿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溫凌(1993)。關漢卿。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葉慶炳(1982)。關漢卿。臺北:國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寧希元(1988)。元刊雜劇三十種新校。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胡士瑩(1980)。話本小說概論。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葉德均(1979)。戲曲小說叢考。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昉、汪紹楹(2003)。太平廣記。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盧元駿(1977)。關漢卿考述。關漢卿考述。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張雲生(1990)。關漢卿傳論。關漢卿傳論。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賀新輝(1992)。關漢卿。關漢卿。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王丕震(1996)。關漢卿。關漢卿。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謝美生(1999)。悠悠寫戲情:關漢卿傳。悠悠寫戲情:關漢卿傳。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霍松林(1990)。關漢卿作品賞析集。關漢卿作品賞析集。四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宋)高承(1989)。事物紀原,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