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中醫護理研究現況與未來發展
書刊名:護理雜誌
作者:馬素華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Maa, S.
出版日期:2000
卷期:47:6
頁次:頁25-31
主題關鍵詞:中醫護理研究Tr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nursing research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8
  • 點閱點閱:75
     中、西醫專業人員共同合作的研究成果已經引起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重 視與許多國家衛生政策的變化。本文共查到十六篇中醫護理研究。七篇描述性研 究的結果顯示,為因應民眾的需求護理人員迫切需要具備中醫護理養成教育;九 篇以結果為主的臨床研究的主題比較局限,大部份是穴位點指壓法。要推展國內 的中醫護理研究,目前最重要的是要確定哪些中醫護理研究主題是需要著手做 的,以及中醫護理執業者具備從事中醫護理研究的能力。
期刊論文
1.陳麗麗、王純娟(200002)。產婦對於傳統醫療中有關產後調理的態度及行為之研究。護理研究,8(1),49-5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曾雅玲、黃美瑤、賴慧雯、莊惠芬(20000400)。護理人員與門診婦女對中醫藥知識態度行為之比較性研究。醫護科技學刊,2(2),137-15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施欣欣(2000)。台灣地區中醫醫療機構護理人力暨中醫護理教育需求與發展趨勢之研究。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年報,18(2),801-8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經緯、李春興(19991200)。從中醫外傳史看中西醫結合的前景。中醫藥雜誌,10(4),213-22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馬素華(19971200)。穴位點壓法對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人的成效。長庚護理,8(4)=20,13-2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Beal, M. W.(1999)。Acupuncture and acupressure: Applications to women's reproductive health care。Journal of Nurse-Midwifery,44(3),217-230。  new window
7.Chen, M.、Lin, L.、Wu, S.、Lin, J.(1997)。The effectiveness of acupressure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sleep of institutionalized residents。Journal of Gerontology Medical Sciences,54A(8),M389-M394。  new window
8.Ernst, E.(1994)。Acupuncture research: Where are the problems。Acupuncture in Medicine,12(2),93-97。  new window
9.NIH Consensus Conference(1998)。Acupuncture: NIH consensus development panel on acupuncture。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280,1518-1524。  new window
10.Pomeranz, B.、Chiu, D.(1976)。Naloxone blocks acupuncture analgesia and causes hyperalgesia: Endorphin is implicated。Life Science,19,1757-1762。  new window
11.Pomeranz, B.(1996)。Scientific research into acupuncture for the relief of pain。The Journal of Alternative and Complementary Medicine,2(1),53-60。  new window
12.Richardson, P. H.、Vincent, C. A.(1986)。Acupuncture for the treatment of pain: A review of evaluative research。Pain,24,15-40。  new window
13.曾雅玲(19991200)。護理人員對中醫藥的知識、態度、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護理雜誌,46(6),57-7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麗麗、王純娟、蔡秀珠(19981200)。穴位按摩法對剖腹產後促進腸蠕動療效之初探。護理研究,6(6),526-5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王純娟、林綽娟、郭憲文(19940300)。臺中市中醫醫院護理工作相關人員對中醫護理的知識與態度之研究。中醫藥雜誌,5(1),39-5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駱麗華(1998)。探討針灸指壓帶對癌症兒童接受化學治療後噁心與嘔吐效果。中華民國護理學會護理研究委員會第十五次論文發表會暨兩護理學術交流,中華民國護理學會 (主辦) (會議日期: 1998/10/16-10/17)。台中:榮民總醫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馬素華(1998)。針刺和/或穴位點壓法對頑固性氣喘病人的成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曼玲、施欣欣、郭清泉、黃彥芳、賴東淵、王純娟、陳麗麗、林君黛、杜惠娟(1998)。現行大陸中醫住院護理考察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賴俊雄、張曼玲、陳麗麗、陳威麗、劉寶貞、陳光慧、蘇麗惠、李選、張媚、陳若慧、徐曼瑩、孫佩貞(1995)。推動兩中醫藥學術交流工作--中國大陸中醫護理臨床實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王怡文(1997)。穴位按摩對台灣老人睡眠困擾之療效探討(博士論文)。凱斯西儲大學,美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曼華(2000)。穴位指壓對改善癡呆症老人問題行為之成效(碩士論文)。國立陽明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麗春(2000)。居家癌症患者希望狀態與尋求非傳統西醫治療行為相關因素探討(碩士論文)。國立陽明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賀天蕙(2000)。太極拳運動訓練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呼吸困難、肺功能、情緒及運動耐力之成效(碩士論文)。高雄醫學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明金蓮(2000)。穴位壓迫法對預防手術後噁心嘔吐之成效(碩士論文)。國立陽明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美鳳(1997)。護理人員對使用中藥的知識、態度、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碩士論文)。私立慈濟醫學院,花蓮。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