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21世紀日本防衛武力整建意涵之研究
書刊名:國防雜誌
作者:鄭舜元
出版日期:2002
卷期:18:1
頁次:頁41-55
主題關鍵詞:國防政策日本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4
  • 點閱點閱:4
     一、國際關係領域中衡量國家強盛的最簡明意義就是指該國的軍事力量強大,在國際間享有威望。當國家互相談判或競爭之時,它們除了依靠外交人員的技巧、政府的領導和人民的支持之外,強大的軍事力量是不可缺少的條件。在必要時,軍事力量是行為國最有效的工具,迫使對手國讓步或者繼續合乎行為國意旨的政策。 二、伴隨著冷戰的終結,國際環境面臨新的安全挑戰更是紛至沓來,日本於1995年新公布的「國家防衛計畫大綱」,評估亞太地區影響安全環境主要因素有朝鮮半島情勢、臺海局勢、南沙群島領土主權爭執等,這些因素若引發衝突都將對亞太地區安全帶來威脅,也危及日本的國家安全。 三、美日兩國為因應亞太地區安全環境,雙方重新建構與充實美日安全保障合作及提升同盟關係。日本並積極強化防衛力量,計晝於200l~2005年新「中期防」再投資鉅額經費增強國防武力,其整建方向概區分為:(一)強化本土防衛能力,(二)提升救災派遣能力,(三)對國際貢獻能力等三方面。 四、日本藉著美日同盟關係,提升其防衛力量,用以執行國家政策,並滿足同盟要求。但就美日雙方在國家利益與安全威脅的認知是有所不同,若從國家安全戰略分析,日本積極從事軍事準備除滿足同盟軍事合作要求外,也有其他戰略意涵。 五、新「中期防」武力整建程度已違反其和平憲法所規定的「專守防衛」政策,日本的國防姿態越來越高,將引起鄰國產生軍國主義是否復甦的聯想,形成「安全兩難」之複雜不利情勢。日本應為東亞地區的發展提出貢獻,更要與鄰國建立互信措施,使國防政策更具透明化,加深各國對其瞭解,降低憂慮與猜疑,以免因誤解產生對抗而走向軍備競賽。
期刊論文
1.金榮勇(19970900)。日本「橋本主義」下的東亞情勢與互動。問題與研究,36(9),1-1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Karniol, Robert(1998)。Japan Plans Reconnaissance Satellite Launch。Jane's Defense Weekly,30,14。  new window
3.Ebata, Kensuke(1999)。Japan Outlines Missile Threat from N Korea。Jane's Defense Weekly,32,12。  new window
4.張隆義(19960700)。冷戰後日本防衛政策的轉變與亞太安全。問題與研究,35(7),1-1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惠玲(20000200)。亞洲金融危機對中共區域霸權目標之影響。問題與研究,39(2),51-6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林正義(2000)。美國東南亞政策與預防外交。預防外交與區域安全研討會,臺灣綜合研究院與國際研究所主辧 (會議日期: 民國89年7月29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Pillsbury, Michael、高一中(2001)。中共對未來安全環境的辯論。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日本防衛廳。2000防衛白皮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日本防衛廳(2001)。2001防衛白皮書。東京:財務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Green, Michael J.、Cronin, Patrick M.、謝豐安(2001)。美日聯盟--過去、現在與未來。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日本財務省(2001)。2001東亞戰略概觀。東京:財務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Institute for National Strategic Studies(2000)。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Advancing Toward a Mature Partnership。Washington, DC: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7.郝思悌、李偉成、譚溯澄。國際政治分析架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桃井真(1998)。2001年日本軍力。東京:祥傳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林碧炤(1999)。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of Japan。Agreement Between the Government of Japan and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Concerning Reciprocal Provision of Logistic Support, Supplies and Services Between the Self-Defense Forces of Japan and the Armed For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http://www.mofa.go.jp/ju/security/forces.html。  new window
2.楊永明。日本自衛隊之近期發展與東亞安全,http://www.cc.ntu.edu.tw/2001/01/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木子書屋。日本邁向軍事大國的步伐,htt://www.huaxia.com/ShenZhouLiaoWang/JunShi Baol.200l/l0/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日本防衛廳。陸上自衛隊重新任務編組,http://home.com.tw/kajin/military/japan/JM-index.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日本防衛廳。陸上自衛重新任務編組,http://home.com.tw/kajin/military/japan/JM-index.htm200l/l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日本防衛廳。陸上自衛隊正籌組專責的反恐怖特種部隊,http://kajin/military/japan/JGSDF-terrorism.htm200l/l0/l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黎兒。日自衛隊增設離島部隊,http://ctnews.yam.com.tw/news/200l/l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日本核災逾30萬人避難,http://www.teputc.oqg.tw/200l/1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日本防衛廳。航空自衛隊的過去現在和未來,http://home.kimo.com.tw/kajin/mi1itary/japan/JASDF.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BBC。Japan to Launch Spy Satellites,http://news.bbc.co.uk/hi/english/world/asia-pacific/newsid-208969.stem#top。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Manning, Robert A.(2001)。等待果陀:東北亞的未來衝擊及美日聯盟。美日聯盟--過去、現在與未來。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