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改革開放後中共安全觀的發展系絡與實踐
作者:劉秋苓
作者(外文):Liu, Chiu-Ling
校院名稱: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
系所名稱:政治學系
指導教授:鍾堅
馬振坤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7
主題關鍵詞:社會建構主義身份認同文化利益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8
本文旨在探討1978年中共推行「改革開放」政策後,其安全觀的發展系絡與實踐體現,並希望藉由對中共所處的內外環境,以及鄧小平、江澤民與胡錦濤三個不同決策者的思維探討,釐清其安全觀發展的內涵與路徑,並嘗試提出一種理解的方式與過程。
在對安全、安全觀以及中共的安全觀等文獻進行回顧後,發現既有文獻對於中共安全觀的探討,雖不乏各種觀點之論述,但卻呈現兩極化的現象,即歐美學者的工具理性觀點及大陸學者政治支持性的觀點,但並無法完全呈現或提供一種全觀性的研究議程,用以表述及描繪中共安全觀的形成、轉變、擴展或維持的條件與功能。本文假定中共一貫強調的「和平」,其內在動因與外在結構並無法呈現其追求安全之目的,故無法以線性的理性主義加以理解,必須協同社會建構主義的觀點,方可獲致其演進發展之全貌。
透過描述社會主義在中共內部的演變、非傳統安全觀念的影響、1980及1990年代中共安全戰略的轉換,鋪陳全程時空環境的條件,再逐一檢視並解釋鄧小平、江澤民與胡錦濤三個時期對於安全觀的認知;最後,則汲取社會建構主義下的身份、認同、文化與利益觀點,及理性主義下國家能力與需求觀點,呈現中共安全觀變化的過程,具體歸納其安全觀的變化既是身份、認同、文化所決定的結果,也是結合環境重新詮釋的權變行為。
本文自現象意涵發現:首先,中共安全觀的演化對內必先藉由重新詮釋與合理化基本教條,作為其認同基礎。在1978年底鄧小平決定採取「改革開放」政策時,便同時對用以維持中共政權合理性與正當性的基本教條-社會主義-重新詮釋,包括「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些將社會主義重新詮釋並賦予新意的說詞,全部出現於中共掌權者的重要公開場合之中,再經由傳媒及文宣手段予以宣揚、討論,而成為廣泛性的認同,合理化的結果則可保障其政權的穩定與安全。
其次,中共自改革開放以來的安全觀變化走向,似有趨近於Alexander Wendt所言之霍布斯、洛克與康德三種無政府社會文化的順序發展現象,即從敵對、競爭逐步走向合作,此可驗證於1980年代與1990年代後中共安全戰略的變化;而若以國際關係理論為支配安全觀的主體,則自鄧小平、江澤民到胡錦濤三人掌權主事的時期,亦依序似有新現實主義、新自由主義到社會建構主義的發展邏輯,可以作為解釋的途徑;而其明確的指標則是國家能力與國家自信心的變化。
另在理論意涵方面,採取理性主義與社會建構主義綜合性的觀點作為分析架構,藉由對中共安全觀發展系絡與體現的檢視,本文認為:國家的安全觀是透過國家的認同、身份與文化來加以界定的,其所界定的安全會轉換成為國家利益,然後再透過國家能力與國家需求的理性判準,決定國家最後所要採取的行動。反之,國家因行動所需的能力與需求,也會決定國家的利益目標,進而影響國家的認同、身份與文化,並重新確立其安全觀。
丁樹範。2007。〈解讀《2006年中國的國防》〉。《戰略安全研析》22: 10-13。new window
人民日報。1988/10/7。〈中英發表聯合聲明〉。
人民日報。1994/11/16。〈江澤民:在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第二次非正式會議上的講話〉。
人民日報。1995/11/17。〈中國的軍備控制與裁軍〉。
人民日報。1996/7/24。〈錢其琛在東盟地區論壇會議上的講話〉。
人民日報。1997/10/21。〈中美發表聯合公報〉。
人民日報。1997/11/13。〈李鵬出席日中友好歡迎執行會〉。
人民日報。1997/4/24。〈中俄關於世界多極化和建立國際新秩序的聯合聲明〉。
人民日報。1998/3/4。〈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聯合聲明〉。
人民日報。1999/11/4。〈發展面向21世紀的中德友好合作關係〉。
人民日報。1999/3/27。〈江澤民在在日內瓦裁軍談判上的講話〉。
人民日報。1999/4/11。〈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聯合聲明〉。
人民日報。2000/7/6。〈江澤民在杜尚別出席「上海五國」領袖會晤時的講話〉。
人民日報。2001/7/28。〈唐家璇在東盟地區論壇外長會議上發表講話〉。
人民日報。2004/2/17。〈中共中央舉行座談會紀念毛澤東誕辰110周年〉。
人民網。1977/7/21。〈中國共產黨第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公報〉。http://cpc.people.com.cn/BIG5/64162/64168/64562/4429416.html
人民網。1978/12/22。〈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公報〉。http://cpc.people.com.cn/BIG5/64162/64168/64563/65371/4441902.html
人民網。1981/6/27。〈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http://cpc.people.com.cn/BIG5/64162/64168/64563/65374/4526448.html
人民網。1982/9/1。〈鄧小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開幕詞〉。http://cpc.people.com.cn/BIG5/64162/64168/64565/65448/4429495.html
人民網。1987/10/25。〈沿著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前進〉。http://cpc.people.com.cn/BIG5/64162/64168/64566/65447/4526368.html
人民網。1989/11/9。〈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http://cpc.people.com.cn/BIG5/64162/64168/64566/65388/4441852.html
人民網。1989/6/24。〈第十三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公報〉。http://cpc.people.com.cn/BIG5/64162/64168/64566/65386/4441846.html
人民網。2001/6/25。〈社會主義初級階段〉。http://cpc.people.com.cn/BIG5/64162/64168/64563/65374/4526455.html
人民網。2007/3/21。〈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簡介〉。http://cpc.people.com.cn/BIG5/64162/64168/64563/65371/4441896.html
人民網。2007/3/21。〈中國共產黨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簡介〉。http://cpc.people.com.cn/BIG5/64162/64168/64565/65448/4429492.html
人民網。2007/3/21。〈中國共產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簡介〉。http://cpc.people.com.cn/BIG5/64162/64168/64566/65447/4441804.html
人民網。2007/4/8。〈四個現代化是怎麼提出來的〉。http://cpc.people.com.cn/GB/64156/64157/4418435.html
于有慧。1998。〈國際因素對當前中共外交政策的影響〉。《中國大陸研究》41(6): 7-18。new window
于有慧。1999。〈中共的大國外交〉。《中國大陸研究》42(3): 45-62。new window
于有慧。2001。〈後冷戰時代中共新安全觀的實踐與挑戰〉。《中國大陸研究》44(2): 57-75。new window
于有慧。2004a。〈中共外交政策走向與選擇〉。《問題與研究》43(1): 105-124。new window
于有慧。2004b。〈國際反恐情勢下的中美外交:轉機與矛盾〉。《國際反恐與亞太情勢》,113-136。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大紀元時報。2006/3/31。〈雷曼兄弟:中共外匯激增。加速泡沫化〉。http://tw.epochtimes.com/bt/6/3/31/n1272066.htm
大陸情勢雙週報。2004。〈李顯龍訪台對中共「和平崛起」戰略之考驗〉。1441期。http:/www.kmt.org.tw/Content/HTML/Periodical/MainLand/20040805-20-7285.htm
子杉。2005。《國家的選擇與安全-全球化近程中國家安全觀的演變與重構》。北京:上海三聯書店。
子衫。2006。《國家的選擇與安全:全球化進程中國家安全觀的演變與重構》。2版。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2002。《江澤民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專題摘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中共研究雜誌社。1997。〈中共與東協國家保持睦鄰關係〉。《1997中共年報》。10.22-10.28。台北。
中共研究雜誌社。2005a。〈年來中共與東協關係發展概況〉。《2005中共年報》。6.50-6.73。台北。
中共研究雜誌社。2005b。〈年來中共與周邊國家關係發展概況〉。《2006中共年報》。6.61-6.71。台北。
中共研究雜誌社。2005c。〈胡錦濤執政後軍事外交作為探析〉。《2006中共年報》。7.106-7.119。台北。
中國軍事天地。2003/12/17。〈胡錦濤命建構和平崛起論-鄭必堅提三戰略〉。http://www.excitecity.com/china/chat/military。
中國時報。2007/1/25。〈中國崛起已不盡然是和平崛起。〉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4+112007012500072,00.html
中國時報。2007/3/6。〈牽制中國,美日印將聯合軍演。〉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5+112007030600088,00.html
中國時報。2007/4/17。〈美日印海上軍演。稱不為牽制中共〉。http://news.chinatimes.com/2007Cti/2007Cti-News/2007Cti-News-Content/0,4521,110505+112007041700091,00.html
中國新聞網。2002/9/14。〈唐家璇在聯大闡述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的新安全觀〉。http://61.135.142.194:89/gate/big5/www.chinanews.com.cn/2002-09-14/26/222630.html
中國網。2002/9/22。〈珍寶島事件〉。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zhuanti/208158.htm
中國網。2004/4/23。〈中國「和平崛起」及其國際意義〉。http://big51.china.com.cn/chinese/TCC/haixia/551037.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2002/7/31。〈中國關於新安全觀的立場文件〉。http://www.fmprc.gov.cn/chn/wjb/zzjg/gjs/gjzzyhy/1136/1138/t4549.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2004/6/11。〈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誕生過程〉。http://www.fmprc.gov.cn/chn/ziliao/wzzt/hpgcwxyzgjyth/t139380.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993/3/27。〈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公告第二號。〉http://www.lianghui.org.cn/ch-meet/ziliao/renda-eightjie/renda-81-27.htm
王存剛。2004。〈江澤民的新安全觀及其成功的實踐〉。《理論與現代化》1: 19-23。
王杏芳編。1995。《中國與聯合國》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王良能。2000。《中共崛起的國際戰略環境》。台北:唐山出版社。
王勇。1999。〈論中國的新安全觀〉。《世界經濟與政治》1: 42-45。
王健民、吳琦幸。2002。〈全球新浪潮沖垮單邊主義〉。《亞洲週刊》16-20。台北:台灣英文雜誌社。
王逸舟。2003。《全球政治和中國外交》。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王逸舟編。1999。《全球化時代的國際安全》。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亓樂義。2006/6/19。〈北京「和諧外交」討好。歐亞矚目〉。《中國時報》。http://news.chinatimes.com/Chinatimes/newslist/newslist-content/0,3546,110505+112006061900078,00.html
四海一家。2007/1/6。〈珍寶島事件〉。四海一家軍事資料庫。http://seehi.fayay.com/phparticle/article.php/227
巨克毅。2006。〈當前全球戰略研究的高度、深度與廣度〉。第四屆全球戰略與台海安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17。中興大學全球和平與戰略研究中心與國際政治研究所主辦。11月3日。台中。new window
田弘茂、朱雲漢編。2000。《江澤民的歷史考卷》。台北:新新聞文化。
由冀。1995。〈後冷戰時期中共的亞太政策〉。中華歐亞基金會。http://www.fics.org.tw/issues/doc Detail.php? doc_id=703& issue_id=65
石之瑜。1994。《中共外交的理論與實踐》。台北:三民。new window
石之瑜。1995。《大陸問題研究》。台北:三民。
石之瑜。2003。《社會科學方法新論》。台北:五南。
任曉。2004。〈何謂「理性主義」〉。《歐洲研究》2: 148-152。
朱听昌。2006。〈中國周邊安全環境總論〉。《中國周邊安全環境與安全戰略》,朱听昌編,1-66。北京:時事出版社。
朱蓓蕾。2003。〈全球化與中共安全觀:轉變與挑戰〉。《中國大陸研究》46(6): 75-108。new window
朱鋒。2007。〈「非傳統安全」解析〉。《中國學者看世界-第6卷》,查道炯編,3-19。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江西元與夏立平。2004。《中國和平崛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江澤民。1988/3/10。〈理論工作要面向實際〉。《江澤民文選》第1卷,20-34。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社。
江澤民。1992/10/12。〈加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步伐。奪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更大勝利〉。《江澤民文選》第1卷,210-254。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社。
江澤民。1994/11/16。〈在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第二次非正式會議上的講話〉。《人民日報》。
江澤民。1997。《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社。
江澤民。1997/4/24。〈為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而共同努力〉。《人民日報》。
江澤民。1999/3/27。〈在日內瓦裁軍談判上的講話〉。《人民日報》。
江澤民。1999/3/27。〈推動裁軍進程維護國際安全-在日內瓦裁軍談判會議上的講話〉。《人民日報》。
江澤民。2000/7/6。〈在杜尚別出席「上海五國」領袖會晤時的講話〉。《人民日報》。
江澤民。2002。〈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http://www.szonline.net/news/china/news_china_20021108_67.html。
江澤民。2006。《江澤民文選》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行政院陸委會。1996/5/9。〈中共最近外交活動概況〉。《大陸工作簡報》伍.3-伍.7。
行政院陸委會。1998/4/9。〈大陸軍事外交新趨勢-遲浩田續訪斐濟、紐、澳的發展〉。《大陸工作簡報》肆.4-肆.7。
何平與陳雁。1995/11/14。〈藍圖是怎樣繪製的〉。《解放日報》。
余正樑等。2005。《全球化時代的國際關係》。上海:復旦大學。
余雨霖。2004/7/26。〈強兵再富國?中共調整建軍方針〉。《中國時報》。
吳仲鋼。2006。建國後中國國家安全觀的變化與發展。《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3(2): 47-52。
吳玲君。2000。〈美國對亞太經合會研究取向與理論基礎〉。《邁入二十一世紀的政治學》,何思因與吳玉山編,427-447。台北:中國政治學會。new window
吳玲君。2001。〈中共APEC策略與角色的轉變:新現實主義的解析〉。《問題與研究》40(3): 1-21。new window
吳萬偉譯。羅斯•特里爾(Ross Terrill)著。2007/1/5。〈中國想要什麼?〉。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http://www.usc.cuhk.edu.hk/wk_wzdetails.asp?id=4953
呂艷君。2005。〈中國與周邊國家關係〉。《國際政治中的中國外交》,楊勉編,256-302。北京:中國傳媒大學。
宋秀琚。2006。《國際合作理論:批判與建構》。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李育慈與黃俊彥譯。Kishore Mahbubani著。2002。《中共崛起》。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李秋發。2001。〈江澤民「新安全觀」探析〉。《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 14-17。
李英明。2003。《閱讀中國:政策、權力與意識形態的辯證》。台北:生智。
李英明。2004。《國際關係理論的啟蒙與反思》。台北:揚智。new window
李英明。2005。《新制度主義與社會資本》。台北:揚智。new window
李際均。2004/3/29。〈全球化時代的中國國家安全〉。《瞭望新聞週刊》11-14。
李學保。2006。《當代國際安全合作的探索與爭鳴》。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李曉敏。2002。〈中國的新安全觀〉。《和平與發展季刊》2: 44-47。
李寶俊。2001。〈中國新安全觀的提出及其主要內容〉。《中國外交》7: 14-18。
杜枚。1991。〈對轉換中世界格局的幾點看法〉。《國際問題研究》。4: 4-5。
汪暉與陳燕谷編。1998。《文化與公共性》。北京:三聯書店。
阮忠孝。2001。〈從地緣政治看中共對東協之外交政策〉。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博士論文。
亞洲週刊社。2003/11/16。亞洲整合的全球化意義。《亞洲週刊》。
周耿生。2004。〈中共與中亞各國政經互動關係(1991~2002):以「上海合作組織」為主軸之分析〉。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周煦。1999。《冷戰後美國的東亞政策》。台北:生智。new window
周煦。2002。〈東協區域論壇與台海衝突〉。《亞太情勢發展學術論文集》,S3.3.1- S3.3.10。11月23、24日。台北: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
孟祥青。1999。〈把握後冷戰世界發展趨勢實現跨世紀國家綜合安全-江澤民新安全觀初探〉。《外交學院學報》2: 30-35。
孟祥青。2005。〈中國對外戰略的演變歷程〉。《國際戰略報告:理論體系、現實挑戰與中國的選擇》,李少軍編,563-611。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孟祥青。2005。〈綜合國力的協調發展與國家安全維護〉。《大國興起中的國家安全:第三屆國家安全論談論文集》,巴中倓編,187-190。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於蕾。2006/9/28。〈中國怎樣影響世界〉。《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09/28/content_5148925.htm
林正義。2002。〈中華民國參與區域安全機制與軍事合作關係之展望〉。《亞太情勢發展學術論文集》,S3.2.1- S3.2.14。11月23、24日。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台北。
林國明。2001。〈歷史、制度與政策:台灣醫療保險體系部分負擔與轉診方案的政策轉折〉。《台大社會學刊》29: 111-184。new window
林琳文。1997。《後社會主義中國: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台北:生智。new window
林碧昭。2001。〈全球治理與國際安全〉。《國際關係學報》16: 157-171。
林麗香。2006。〈解放軍的政治影響力:解放軍參與外交政策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大陸問題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法務部調查局編。2003。《中國大陸綜覽》。台北:展望與探索出版社。
邱坤玄。2002。〈中共對冷戰後美日安全關係的認知與新安全觀的形成〉。「中共十六大之後內部暨國際環境評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4.2.1-4.2.13。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主辦。12月18日。台北。new window
邱坤玄。2004。〈中共對冷戰後美日安全關係的認知與新安全觀的形成〉。《東亞研究》35(2): 2-32。new window
邱震海。2002。〈江澤民訪德用心良苦〉。《亞洲週刊》。
金羽編。1992。《鄧小平國際戰略思想研究》。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金榮勇。2003。〈東協的區域經濟及安全政策之轉變〉。《新世紀亞太情勢與區域安全》,朱松柏編,115-138。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門洪華。2005。《構建中國大戰略的框架:國家實力、戰略觀點與國際制度》。北京:北京大學。
門洪華。2007。〈中國國家戰略利益的維護與拓展〉。《中國學者看世界-第2卷》。王緝思編,261-278。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門洪華編。2004。《中國:大國崛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俞新天。2007。〈中國對外戰略的文化思考〉。《中國學者看世界-第4卷》,牛軍編,82-95。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南方網。2004/4/9。〈王毅談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外交政策〉。http://www.southcn.com/news/china/zgkx/200404090899.htm。
南方網。2004/7/24。〈胡錦濤:走和平發展道路,促進國防與經濟協調發展〉。http://www.southcn.com/news/china/zgkx/80200407240361.htm
南方網。2006/3/18。〈中俄邊界問題的解決〉。http://61.144.25.119/gate/big5/www.southcn.com/news/international/zhuanti/pjfh/bj/200603180243.htm
姚云竹。2006。〈亞太地區軍事安全形勢綜述〉。《世界軍事發展年度報告》,李效東編,29-48。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封永平。2004。〈軍事力量的嬗變與大國崛起〉。中國國關線上/理論探討/現代國際關係。http://www.irchina/new/view.asp?id=1082
施子中。1999。〈中共推動大國外交與建構伙伴關係之研析〉。《戰略與國際研究》1(3): 1-42。
施子中。2007。〈中巴舉行「友誼-2006」聯合反恐演習之觀察〉。中華歐亞基金會和平論壇/專論。http://www.fics.org.tw/publications/monthly/paper.php?paper_id=1191&vol_id=129
查道炯。2007。〈非傳統安全〉。《中國學者看世界-第6卷》,查道炯編,序11-22。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洪財隆。2005/3/31。〈中國與東協簽署自由貿易協定(TFA)的進程、內容與效益〉。《當代中國研究通訊》4: 13-17。
胡宗山。2003。〈西方國際關係理論中的理性主義論析〉。《現代國際關係》10: 56-61。
胡鞍鋼。2004。〈如何看待中國崛起-代序言〉。《中國:大國崛起》,門洪華編,1-17。浙江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胡鞍鋼等著。2000。《大戰略-中國利益與使命》。遼寧:遼寧人民出版社。
胡鞍鋼與門洪華。2002。〈中美印日俄有形戰略資源比較-兼論旨在富國強民的中國大戰略〉。《戰略與管理》2: 26-42。
胡聲平。2004/7/12。〈評「和平崛起與兩岸關係」〉。財團法人歐亞基金會和平論壇。http://www.peaceforum.org.tw/onweb.jsp?webno=33333332:5&webitem_no=845。
軍事科學院編。1992。《鄧小平論國防和軍隊建設》。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倪世雄。2003。《當代國際關係理論》。台北:五南。
唐小松與唐平。2005。〈論理性主義的雙重角色〉。《東南亞研究》5: 57-60。
唐家璇。1999。〈新中國外交的光輝歷程〉。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http://www.fmprc.gov.cn/chn/6900.html。
孫紹正。2004。〈中共和平崛起論之研析〉。《展望與探索》2(9): 46-57。
徐堅、宋以敏等。2004。〈世界政治與安全環境變化過程中的挑戰和機遇〉。《國際環境與中國的戰略機遇期》,徐堅編,43-72。北京:人民出版社。
徐堅與郭鎮遠。2004。〈中國在21世紀頭二十年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國際環境與中國的戰略機遇期》,徐堅編,27-37。北京:人民出版社。
徐琳。2004/12/29。〈2004中國全球影響力相對於美國上揚〉。《華盛頓觀察》47期。http://www.washingtonobserver.org/big5/infocus-uschina-122904CN112.cfm
時殷弘。1999。〈關於中國的大國地位及其形象的思考〉。《國際經濟評論》9(10): 43-44。
殷天爵。1999。〈中共「大國外交」與「伙伴關係」之研究〉。《共黨問題研究》25(3):82-93。
秦亞青、蘇長和、門洪華與魏玲譯。Miles Kahler著。2006。〈國際關係中的理性〉。《世界政治理論的探索與爭鳴》,Peter Katzenstein, Robert Keohane & Stephen Krasner編,335-360。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秦亞青。2001。〈國際政治的社會建構-溫特及其建構主義國際政治理論〉。《美歐季刊》15(2): 231-264。
秦亞青。2005。《權力.制度.文化:國際關係理論與方法研究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秦亞青。2007。〈國家身份、戰略文化和安全利益-關於中國與國際關係的三個假設〉。《中國學者看世界-第4卷》,牛軍編,66-81。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秦俊。2001。〈全球化背景下之中共外交〉。《共黨問題研究》27(8): 23-28。
翁明賢編。1998。《二○一○中共軍力評估》。台北:麥田。
袁正清。2005。《國際政治理論的社會學轉向:建構主義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袁易。2000。〈安全典制與美「中」關係:一個認知社群的分析架構〉。《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包宗和等編,389-432。台北:五南。new window
馬維野編。2003。《全球化時代的國家安全》。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高屹。1996。〈鄧小平新時期的外交戰略思想述論〉。《黨的文獻》第2期。《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07/21/content_1622605.htm
國防部國防報告書編纂委員會。2004。《中華民國93年國防報告書》。台北:國防部。
崔天凱。2005/8/3。〈中國在地區安全中的作用/外交官員談中國在地區安全中的作用〉。《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05-08/03/content_3302169.htm
崔淑霞。2002。〈安全觀與軍事戰略的時代性嬗變〉。《戰略理論學習指南》,44-54。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常志霄譯。2001。〈中國經濟發展對國際經濟和安全的意義〉。《中國走向》,胡鞍鋼編,302-315。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張召忠。2001/8/30。〈美國軍事戰略轉向亞太針對誰?〉。《北京青年日報》。
張春柏與陸乃聖等譯。Paul Kennedy著。1995。《霸權興衰史:1500至2000年的經濟變遷與軍事衝突》。台北:五南。
張惠玲。2000。〈亞洲金融危機對中共區域霸權目標之影響〉。《問題與研究》39(2): 51-65。new window
張惠玲。2002。〈中共與東協建立「自由貿易區」之戰略考量評析〉。《共黨問題研究》28(7): 4-16。
張登及。2001。〈自由主義國際關係理論與西方的中共外交研究:一個概觀〉。《中國大陸研究》44(11): 15-34。new window
張登及。2006。〈地緣因素與新現實主義:理論強化或理論缺口-以冷戰後的美中地緣競逐為例〉。2006年中國政治學會年會暨「憲政、民主與人權」學術研討會論文,1-38。9月17日。台北。new window
張雅君。2003。〈「十六大」後的中共外交:相互依賴深化的利益、挑戰與政策取向〉。《中國大陸研究》46(2): 1-26。new window
張學明。2003。《冷戰後國家安全觀的變化》。北京:國防大學。
莫大華。2003。《建構主義國際關係理論與安全研究》。台北:時英。new window
許志嘉。1997。〈鄧小平時期的中共外交政策〉。《共黨問題研究》36(7): 35-58。new window
許綬南譯。Richard Bernstein & Ross H. Munro著。1997。《即將到來的中美衝突》。台北:麥田。
許德琦。2000。〈歷史研究法〉。《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http://wordpedia.pidc.org.tw/Content.asp?ID=17584
郭萬超。2004。《中國崛起:一個東方大國的成長之道》。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陳文政。2003。〈中共的安全觀及戰略趨勢〉。國防大學。http://www.ndu.edu.tw/new/armed_forces_college/intro_tc/research_tc/2003_security/2003_ch04-1.htm
陳向明。2005。《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new window
陳佩修。2004。〈邁向「安全共同體」的建制?論東南亞國協「安全治理」的機會與限制〉。《全球政治評論》7: 67-84。
陳欣之。1999。《東南亞安全》。台北:生智。new window
陳欣之。2003a。〈國際關係學的發展〉。《國際關係總論》,張亞中編,1-38。台北:揚智。
陳欣之。2003b。〈國際關係理論:對現實主義的質疑〉。《國際關係總論》,張亞中編,81-118。台北:揚智。
陳牧民。2005。〈經濟與安全:全球化時代的新安全理論〉。《全球政治評論》12: 19-46。new window
陳鳳英與江涌。2003。〈非傳統安全中的經濟安全問題〉。《非傳統安全論》,陸忠偉編,96-135。北京:時事出版社。
陳鴻瑜。1995。〈九○年代中共的亞太政策〉。《後鄧小平時期的中國大陸》,江振昌編,119-155。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陳鴻瑜。2003。〈中共與印度、巴基斯坦分別軍演之戰略意涵〉。《展望與探索》1(12): 10-15。
陳韜文。2001。〈文化移轉:中國花木蘭傳說的美國化和全球化〉。《新聞學研究》66: 1-27。new window
陸忠偉編。2003。《非傳統安全論》。北京:時事出版社。
陶堅。2005。〈改革開放與國家經濟安全〉。《國家經濟安全》,陳鳳英編,26-50。北京:時事出版社。
章一平。1997。〈冷戰後世界的新安全觀〉。《現代國際關係》2: 38-40。
章孝嚴。1978。《珍寶島事件及匪俄關係(1956-1969)》。台北:黎明文化。
傅鈞文。2007。〈外貿依存度與中國的外貿風險〉。《中國學者看世界-第6卷》,查道炯編,63-75。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彭志平。2004/7/26。〈強兵再富國?中共調整建軍方針〉。《中國時報》。
彭彭。2005。《和平崛起論-中國重塑大國之路》。廣東:廣東人民。
程瑞聲。1999。〈論中國對亞太安全的新方針〉。《國際問題研究》3: 1-8。
黃仁偉。2002。〈新安全觀與東亞地區合作機制〉。《世界經濟研究》增列: 24-29。
黃碩風。2006。《大國較量:世界主要國家綜合國力國際比較》。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黃鶯。2003。〈非傳統安全中的環境安全問題〉。《非傳統安全論》,陸忠偉編,187-217。北京:時事出版社。
新華網。2002/12/6。〈俄強化在中亞軍事存在牽制美中亞駐軍〉。http://www.xinhua.org
新華網。2003/1/20。〈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全國代表大會〉。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0/content_697173.htm
新華網。2003/12/11。〈溫家寶哈佛演講提出廣泛文明對話和文化交流〉。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3-12/11/content-1224824.htm。
新華網。2004/3/26。〈中共中央領導論中國和平崛起〉。http://news3.xinhuanet.com/zhengfu/2004-03/26/content-13866.htm。
新華網。2004/6/9。〈和平共處五項原則〉。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4-06/09/content_1515866.htm
新華網。2004/9/23。〈日報評論:中國外交強化戰略思維〉。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world/2004-09/23/content_2011561.htm
新華網。2005/4/11。〈萬隆會議〉。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5-04/11/content_2813794_1.htm
新華網。2007/3/8。〈全球蔓延反美情緒,美國際形象繼續惡化〉。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7-03/08/content_5815592.htm
楚樹龍。1997。〈亞太地區安全觀、安全結構和安全戰略〉。《現代國際關係》5: 2-7。
楚樹龍。1999。〈冷戰後中國安全戰略思想的發展〉。《世界經濟與政治》9: 11-15。
楚樹龍與彭春豔。1999。〈冷戰後國際安全理論的發展〉。《現代國際關係》4: 28-33
楊中美。1999。《中共外交教父錢其琛》。台北:時報文化。
楊志恆。1996/6/7。〈中共近年來對外軍事交流及其對我國國防安全之影響〉。《國家安全》學術論文集,1.1-1.20。台北:政治作戰學校研究部政治研究所。
楊昊。2005。〈「安全治理」的理論與實踐:以東南亞國協安全治理模式的建構與演化為例〉。《台灣政治學刊》9(2): 153-231。new window
楊松河。1999。《軍事外交概論》。北京:軍事誼文出版社。
楊開煌。2002。〈中共的戰略與外交〉。《中國大陸研究概論》,楊開煌、王誠與羅懷家編,209-258。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董國政。2004/4/5。〈中國的國際戰略選擇〉。《解放軍報》。
虞云燿。2003。〈韜光養晦的時代意義〉。《瞭望新聞週刊》11: 42-43。
解放軍報。199812/25。〈我國新時期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
解放軍報。2003/10/20。〈建構新時期中國的大周邊外交戰略〉。
解放軍報。2005/9/27。〈黨的軍事指導理論的重大創新〉。
賈慶國。2003。〈中國崛起與中國外交的調整〉。《國際關係研究實用方法》,2版,閻學通、孫學峰,321-327。北京:人民出版社。。
廖文義。2003。〈析論新世紀中共安全戰略之建構〉。《展望與探索》1(2): 52-69。
熊光楷。2005。《國際戰略與新軍事變革》。北京:清華大學。
維基百科。2007/3/21。〈鄧小平理論〉。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82%93%E5%B0%8F%E5%B9%B3%E7%90%86%E8%AE%BA&variant=zh-tw
維基百科。2007/3/24。〈四個現代化〉。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9B%9B%E4%B8%AA%E7%8E%B0%E4%BB%A3%E5%8C%96&variant=zh-tw
趙英。1992。新的國家安全觀:戰爭之外的對抗與抉擇。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
齊辛。1969。《珍寶島事件真相》。香港:集思圖書。
劉力。2006。〈試論西方國際關係理論演進的理性主義基礎〉。《世界經濟與政治》7: 1-12。
劉杰。2004。《機制化生存:中國和平崛起的戰略抉擇》。北京:時事出版社。
劉阿明。2007。〈美國對中國崛起的認知與反應〉。《多邊機制與中國的定位》,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編,3-22。北京:時事出版社。
劉屏。2005/5/19。〈軍力失衡,台海開戰風險高〉。《中國時報》。
劉屏。2005/5/21。〈中共軍費達英日規模〉。《中國時報》。
劉復國。1999。〈綜合性安全與國家安全:亞太安全概念適用性之檢討〉。《問題與研究》38(2): 21-37。new window
樂為良與黃裕美譯。Derek Mitchell(米德偉)著。2006。〈中國的外交與國安政策:夥伴或對手?〉。《重估中國崛起:世界不能不知的中國強權》,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與國際經濟研究院,147-190。台北:聯經。
歐冠宇譯。Corazon Sandoval Foley著。2006。〈東南亞及美國對中共崛起之觀感〉。《中共研究彙編》,177-191。台北:國防部。
歐錫富。2004。〈和平崛起的理論與戰略〉。《大陸工作簡報93年合訂本》,14-17。
潘光。2003/8/12。〈「三個代表」與新安全觀〉。《解放軍報》。
蔡東杰譯。約瑟夫.奈伊。Joseph S. Nye Jr.著。2002。《美國霸權的矛盾與未來》。台北:左岸文化。
蔡源林譯。薩依德著。Edward W. Said著。2002。《文化與帝國主義》。台北:立緒文化。
蔡瑋。2000。〈中共「大國外交」戰略與兩岸關係〉。《共黨問題研究》26(2): 66-70。
鄭必堅、楊春貴編。2000。《中國面向21世紀的若干戰略問題》。北京:中共中央黨校。
鄭端耀。2001。〈國際關係「社會建構主義理論」評析〉。《美歐季刊》15(2): 199-229。
鄧小平。1977/5/24。〈兩個凡是不符合馬克斯主義〉。《鄧小平文選》第2卷。http://gd.cnread.net/cnread1/zzzp/d/dengxiaoping/2/010.htm
鄧小平。1982/10/22。〈增進中印友誼。加強南南合作〉。《鄧小平文選》第3卷。24-26。台北:地球。
鄧小平。1982/8/21。〈中國的對外政策〉。《鄧小平文選》第2卷。http://gd.cnread.net/cnread1/zzzp/d/dengxiaoping/2/058.htm
鄧小平。1982/9/18。〈一心一意搞建設〉。《鄧小平文選》第3卷,10-13。台北:地球。
鄧小平。1984/10/1。〈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五週年慶祝典禮上的講話〉。《鄧小平文選》第3卷,80-82。台北:地球。
鄧小平。1984/10/10。〈我們把改革當作一種革命〉。《鄧小平文選》第3卷,92-93。台北:地球。
鄧小平。1984/10/31。〈和平共處原則具有強大生命力〉。《鄧小平文選》第3卷,108-109。台北:地球。
鄧小平。1984/10/6。〈我們的宏偉目標和根本政策〉。《鄧小平文選》第3卷,88-91。台北:地球。
鄧小平。1984/2/22。〈穩定世界局勢的新辦法〉。《鄧小平文選》第3卷,59-602。台北:地球。
鄧小平。1984/5/29。〈維護世界和平。搞好國內建設〉。《鄧小平文選》第3卷,67-68。台北:地球。
鄧小平。1984/6/30。〈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鄧小平文選》第3卷,73-77。台北:地球。
鄧小平。1985/3/7。〈和平和發展是當代世界的兩大問題〉。《鄧小平文選》第3卷,117-120。台北:地球。
鄧小平。1985/4/15。〈政治上發展民主。經濟上實行改革〉。《鄧小平文選》第3卷,129-134。台北:地球。
鄧小平。1985/6/4。〈在軍委擴大會議上的講話〉。《鄧小平文選》第3卷,142-145。台北:地球。
鄧小平。1987/5/12。〈改革開放使中國真正活躍起來〉。《鄧小平文選》第3卷,251-255。台北:地球。
鄧小平。1987/7/4。〈我國方針的兩個基本點〉。《鄧小平文選》第3卷,268-270。台北:地球。
鄧小平。1988/12/21。〈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準則建立國際新秩序〉。《鄧小平文選》第3卷,302-304。台北:地球。
鄧小平。1989/10/26。〈社會主義的中國誰也動搖不了〉。《鄧小平文選》第3卷,353-355。台北:地球。
鄧小平。1989/9/4。〈改革開放政策穩定。中國大有希望〉。《鄧小平文選》第3卷,339-346。台北:地球。
鄧小平。1990/12/24。〈善於利用時機解決發展問題〉。《鄧小平文選》第3卷,390-392。台北:地球。
鄧小平。1990/3/3。〈國際形勢和經濟問題〉。《鄧小平文選》第3卷,380-382。台北:地球。
鄧小平。1990/4/7。〈振興中華民族〉。《鄧小平文選》第3卷,383-385。台北:地球。
鄧小平。1992/1/21-2/21。〈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鄧小平文選》第3卷,398-411。台北:地球。。
鄧小平。1994。《鄧小平文選》第3卷。台北:地球。
鄧小平紀念館。2007/3/21。〈鄧小平大事年表〉。http://cyc7.cycnet.com:8091/leaders/dxp/dsnb.jsp
魯維廉。2000。〈中共「新安全觀」探討〉。http://eastasia.nccu.edu.tw/paper/0012-3-2.pdf
黎安友與陸伯彬著。1998。《長城與空城計:中國尋求安全的戰略》。台北:麥田。
蕭史。2004。〈和平崛起戰略上升為中國國策〉。《鏡報月刊》5: 33-34。
閻僅。2002。〈簡析中國新安全觀形成的國際背景及其內涵〉。《思想理論教育導刊》1: 33-35。
閻學通、陳寒溪等譯。2003。《爭論中的國際關係理論》。第5版。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閻學通。1997。《中國國家利益分析》。天津:天津人民。
閻學通。1999a。《中共與亞太安全:冷戰後亞太國家的安全戰略走向》。北京:時事出版社。
閻學通。1999b。〈亞太地區的安全合作〉。《東亞季刊》30(2): 104-105。new window
閻學通。2000。《美國霸權與中國安全》。天津:天津人民。
閻學通與孫學峰。2003。《國際關係研究實用方法》。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閻學通與孫學峰等。2005。《中國崛起及其戰略》。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聯合新聞網。2003/12/16。〈胡錦濤下令建構和平崛起理論〉。http://udn.com/NEWS/WORLD/WOR1/1737484.shtml
聯合新聞網。200610/13。〈全球影響力調查10年內中共趕上美〉。http://udn.com/NEWS/WORLD/WOR1/3556425.shtml
聯合新聞網。2007/3/4。〈中俄7月軍演胡錦濤普亭校閱〉。http://udn.com/NEWS/WORLD/WOR1/3746575.shtml
聯合新聞網。2007/4/48。〈上海合作組織8月軍演〉。http://udn.com/NEWS/WORLD/WOR1/3808461.shtml
薛君度編。1995。《面向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周邊形勢》。北京:時事出版社。
謝福進。2000。〈後冷戰時期中共與東協安全戰略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叢鵬編。2004。《大國安全觀比較》。北京:時事出版社。
龐元正與丁冬紅編。2001。《當代西方社會發展理論新詞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羅援。2004。〈專家縱論:中國和平崛起經略-崛起分步走〉。http://big5.china.com.cn/zhuanti2005/txt/2004-04/08/content_5540664.htm
蘇振興。1986。〈關於和平與發展之關係的討論〉。《國際和平年會議論文集》,229-230。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蘇浩。2002。〈冷戰後中國外交發展的脈絡〉。《胡錦濤時代的挑戰》,丁樹範編,346-369。台北:新新聞文化。
蘇浩。2003。《從啞鈴到橄欖:亞太合作安全模式研究》。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蘇國勳、張旅平與夏光。2006。《全球化:文化衝突與共生》。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蘇寧。2007。〈高瞻遠矚、繼承創新-江澤民外交風格研討會〉。《多邊機制與中國的定位》,上海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院編,327-339。北京:時事出版社。
Alexander, Jeffrey C. 1990. Analytic debates: Understanding the relative autonomy of culture. In Culture and society, ed. Jeffrey C. Alexander and Steven Seidman, 1-29.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lien, Kenneth W. and Eric A Mcvadon. 1999. China’s foreign military relations. Washington DC: The Henry L. Stimson Center.
Appadurai, Arjun. 1990. Disjuncture and difference in the global cultural economy. Public Culture 22: 1-24.
Art, Robert J. 1995. A defensible defense: America's grand strategy after the Cold Wa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15 (4, Spring): 5-53.
Baiyi, Wu. 2001. The Chinese security concept and its historical evolution.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10 (27): 275-283.
Booth, Ken and Steve Smith ed. 1995.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toda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rown, Harold. 1983. Thinking about national security: Defense and foreign policy in a dangerous world.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Brown, Michael E. 1993. Ethnic conflict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Brown, Michael E., Sean M. Lynn-Jones, and Steven E. Millers. 1995. The perils of anarcyhy contemporary realism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 Cambridge, MA.: MIT Press.
Bull, Hedley. 1977/2002. The anarchical society: A study of order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Palgrave.
Buzan, Barry. 1983. People, states and fear: The national security problem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ussex, England: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 1991. People, state and fear: An agenda fo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in the post Cold War era. 2nd ed. New York: Harvard Wheasteaf.
Capie, David and Paul Evans. 2002. The Asia-Pacific security lexicon.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heast Asian Studies.
Chalmers, Malcolm. 1997. ASEAN and confidence building: Continuity and change after the Cold War. Contemporary Security Policy. 18(1): 36-56.
Cottam, Martha L. 1986. Foreign policy decision making: The influence of cognition. Boulder: Westview.
Ferguson, Marjorie. 1993. Invisible divides: Communication and identity in Canada and the U.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32: 42-57.
Garnett, John. 1970. Theories of peace and security: A reader in contemporary strategic thought. London: Macmillan.
Gilpin, Robert. 1981. War and change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ittings, John. 1974. China and the world.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Godson, Roy. 1997. Transstate security. In Security studies for the 21st century, ed. R. H. Shultz, R. Godson and G. H. Quester., 81-132. Washington, DC: Brassey's Inc.
Goldstein, Avery. 2003. An emerging China’s emerging grand strategy: A Neo-Bismarckian tur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and Asia-Pacific, ed. John Ikenberry and Michael Mastanduno, 59-63.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Harding, Harry. 1992. A fragile relationship: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since 1972. 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Herz, John H. 1950. Idealist internationalism and the security dilemma. World Politics 2 (2):157-180.
Holsti, Karl J. 1970. National role conceptions in the study of foreign policy.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143: 233-309.
Hsiung, James C. 1995. China,s Omni-Directional diplomacy: Realignment to cope with monopolar U.S. power. Asian Survey 35(6): 573-582.
Hu, Weixing. 1995. China’s security agenda after the Cold War. Pacific Review 81: 117-135.
Huck, Arthur. 1970. The security of China: Chinese approaches to problems of war and strateg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Hutchinson, John and Anthony D. Smith ed. 1994. National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epperson, Ronald L., Alexander Wendt and Peter J. Katzenstein. 1996. Norms, identity, and culture in national security. In 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 Norms and identity in world politics, ed. Peter J. Katzenstein, 33-78.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Jevis, Robert 1978. Cooperation under the security dilemma. World Politics 302: 167-214.
Jian, Sanquian. 1996. Foreign Policy Restructuring as Adaptive Behavior-China’s Independent Foreign Policy 1982-1989. New York: University of America Press.
Johnston, Alastair Iain. 1995. Cultural Realism.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1996. Cultural realism and strategy in Maoist China. In The culture of national security: Norms and identity in world politics, ed. Peter J. Katzenstein, 216-270.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Katzenstein, Peter J. ed. 1996. The culture of nnational security: Norms and identity in World Politic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Kaufman, Daniel J. 1985. U. S. national security: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MA: Lexington Book.
Kennedy, Paul. 1987.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great powers: Economic change and military conflict 1500 to 2000. New York: Random House.
Keohane, Robert O. and Joseph S. Nye, Jr. 1977.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World politics in transition.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Krieger, Joes, ed. 1993. Politics of the world.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apid, Yosef. 1989. The third debate: On the prospect of international theory in a post-positivist era.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333: 235-254.
Luciani, Giagomo. 1989. The economic content of security.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82: 151-173.
Marsh, David and Gerry Stoker. 2002. Theory and methods in political science. 2nd ed. New York: Palgrave.
Martin, Laurence W. 1983. Can there be national security in an insecure age? Encounte 60 (3):12.
Morgenthau, Hans J. 1948/1967/1985. Politi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6th ed.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Inc.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2003. China Monthly Economic Indicators. 43(Oct.) Beiging: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Nolan, Janne E. and John D. Steinbruner. 1994. A Transition Strategy for the 1990s. In Global engagement: Cooperation and security in the 21st century, ed. Janne E. Nolan, 573-594. Washington D.C.: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Ong, Russell. 2007. China's security interests in the 21st century.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Padelford, Norman J., and Grorge A. Lincoln. 1962. The dynamics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Macmillan.
Pasic, Amir. 1998. Project on world security rockefeller brothers fund. New York: Rockefeller Brothers Fund.
Paskins, Barrie. 1993. Security in a new age? In New perspectives on security, ed. M. Clarke. 17-20.London: Brassey's.
Pierson, Paul. 1995. Dismantling the welfare state? Reagan, thatcher, and the politics of retrenchment.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illsbury, Michael. 1999. PLA capabilities in the 21 century: How does China its future security need. In The Chinese armed forces in the 21 century, ed. Larry M. Wortzel, 89-158. Carlisle, PA: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U.S. Army War College.
Powell, Robert. 2003 Neorealism and game theory. In Perspectives on structural realism, ed. Karen Adams and Andy Hanami, 9-30. New York, NY: Palgrave Macmillan.
Puska, Susan M. ed. 2000.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fter next. Carlisle, PA: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U.S. Army War College.
Rosen, Stephen Peter. 1995. Military effectiveness: Why society matter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194: 5-31.
Roy, Denny. 1995. Assessing the Asia-Pacific power vacuum. Survival 373: 50-53。
───. 1997. The foreign policy of great-power China. Contemporacy Southeast Asia 19(2): 121-124。
Schiller, Herbert. I. 1976. Communication and cultural domination. New York: International Arts and Science Press.
Shultz, Richard H. Jr., Roy Godson, and George H. Quester, eds. 1997. Security studies for the 21st century. Washington, DC: Brassey's Inc.
Shultz, Richard H. Jr., Roy Godson, and Ted Greenwood, eds. 1993. Security studies for the 1990s. New York: Brassey's (US).
Singer, J. David. 1960. International conflict: Three levels of analysis. World Politics 52 (4, Aut.):453-461.
Snyder, G. H. 2002. Mearsheimer’s world: Offensive realism and the struggle for securit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271: 149-173.
Song, Yimin. 1986. On China's concept of security. Geneva: United Nations Instutute for Disarmament Research.
Stoessinger, John G. 1979.Crusaders and pragmatists: Movers of modern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New York: W.W. Norton.
───. 1980. Crusaders and pragmatists: Movers of modern American foreign policy.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744: 1098-1099
Swaine, Michael D. 1996. The role of the Chinese military in national security policymaking. Santa Monica, CA: Rand.
Ullman, Richard H. 1983. Redeffining securit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8 (1, summer):129-153.
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 1994.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1994. New York: United Nations.
Vasquez, John A. 1995. The post-positivist debate: Reconstructing scientific enquir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after enlightenment’s fall.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Today, ed. Ken Booth and Steve Smith, 217-240.New York: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Walker, Stephen. 1979. National role conceptions and systemic outcomes. In Psychological model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ed. L. Falkowski, 169-210. Boulder: Westview.
Walt, Stephen M. 1991. The Renaissance of security studie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35: 211-239.
Waltz, Kanneth N. 1959. Man, the state and war: A theoretical analysi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 1979.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McGraw-Hill.
───. 1986. Reflections on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 response to my critics. In Neorealism and its critics, ed. Robert O. Keohane, 322-345.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Wendt, Alexander 1999. Social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ight, Martin. 1978. Power politics. ed. Hedley Bull and Carsten Holbraad, Leicester: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
Wolfers, Arnold. 1952. National security as an ambiguous symbol.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67 (4):481-502.
───. 1962. Discord and collaboration; essays o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World Bank. 2003. China promoting growth with equity. Report No. 24169-CHA.
Yoshihara, Toshi. 2001. Chinese information warfare: A phantom menace or emerging threat. Carlisle, PA: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U.S. Army War College.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