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由犯罪被害人觀點檢視現行刑事司法制度
書刊名:刑事法雜誌
作者:劉邦繡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2
卷期:46:4
頁次:頁74-95
主題關鍵詞:犯罪被害人刑事司法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
  • 點閱點閱:18
期刊論文
1.林輝煌(19980400)。建構犯罪被害人之司法保護體系--美國制度之借鏡。律師雜誌,223,17-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芳玫(1997)。強暴案件新聞文本分析。律師雜誌,212,37-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輝煌(19980400)。建構犯罪被害人之司法保護體系--美國制度之借鏡。律師雜誌,223,17-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蔡碧玉(19980400)。犯罪被害人之賠償與刑事司法。律師雜誌,223,49-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明軒(19950400)。試論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及移送民事庭之限制。中華法學,5,41-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許啟義(19990121)。我國犯罪被害補償制度之重點及特色。法務通訊,1915,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漢堂(19911200)。勿忽視被強暴之痛楚--論如何有效幫助強姦被害者。警學叢刊,22(2)=86,123-1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劍男(20010207)。應速修法廢除「附民裁定移送」制度。司法周刊,101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劍男(20010214)。應速修法廢除「附民裁定移送」制度。司法周刊,101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張平吾(20000700)。犯罪被害者研究在世界各地之發展現況及趨勢。警學叢刊,31(1)=131,61-8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柏廷(2000)。我國刑事訴訟程序中犯罪被害人權能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林鈺雄(2000)。刑事訴訟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Karmen, A.(1989)。Crime Victims: An Introduction to Victimology。Pacific Grove, California:Brooks/Cole Publishing。  new window
3.法務部(1998)。犯罪被害人保護研究彙編。法務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許啓義(2000)。犯罪被害人保護法之實用權益。永然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美琴、王方廉(1993)。暴力犯罪被害人國家補償制度之研究。法務部犯罪問題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平吾(1996)。被害者學。臺北:中央警察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2001)。世界人權宣言第八條,http://www.un.org/chinese/work/rights/rights.html, 2001/07/17。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鄭昆山(2000)。我國起訴裁量與刑法損害回復法制改革之研究。如何建立一套適合我國國情的刑事訴訟制度。學林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江明倉(1995)。我國犯罪被害人補償法草案之立法原則。犯罪被害人保護研討會實錄一書。法務部編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雅玲(1999)。強化被害人在刑事程序中之地位。法務檢討暨改進當前刑事政策研究小組研究資料彙編。法務部編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郭明政、劉秉鈞(1995)。德國犯罪被害人保護制度之研究。犯罪被害人保護研討會實錄。法務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甘妹(1995)。日本之犯罪被害人保護制度。犯罪被害人保護研討會實錄。法務部編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羅明通(1995)。英國犯罪被害人保護制度之研究。犯罪被害人保護研討會實錄。法務部編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