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兩岸間經濟犯罪型態之探討
書刊名:中央警察大學國境警察學報
作者:高政昇
作者(外文):Kao, Cheng-sheng
出版日期:2002
卷期:1
頁次:頁125-138
主題關鍵詞:白領犯罪經濟犯罪洗錢詐欺犯罪兢業犯罪破產犯罪貪污走私信用卡商業間諜刮刮樂詐欺地下匯兌嚴打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6
     經濟犯罪在西方稱之為「白領犯罪」,在我國民眾的認知上,只要任何透過商業活動的市場機能而從事的各種犯罪行為,都認為是經濟犯罪。由於經濟犯罪具有低曝光率(Low visibility)、高複雜性(High complexity)等特性,加以兩岸間政治因素影響高,因此,兩岸間之經濟犯罪到底有多高,在官方統計數據上很難找到,亦無此項統計,存上有極高之犯罪黑數(Dark figure of crime)。 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分隔長達五十餘年,在長期分治下,兩岸間原無相互間之經濟犯罪問題,但因兩岸間之交流日趨密切,在交流過程中,也衍生犯罪問題,尤其犯罪具有模仿性與學習性,兩岸間由早期以走私黑槍、人民偷渡、海上搶劫為主,復因兩岸經濟之依賴度,智慧型經濟犯罪問題亦逐漸浮上檯面,而經濟犯罪通常與政治風氣具有密切關係,在目前兩岸關係低迷下,兩岸司法互助等議題無法獲得解決,加以大陸當局刻意抵制我海基會,更助長兩岸間遊走之經濟犯罪。由於經濟犯罪具有高犯罪黑數,同時與執法機關之執法有密切關係。 本文謹就實務所發現,綜合學者見解,就實務所發現,加以分析兩岸間常見之經濟犯罪類型,並提出警察機關成立專責單位;加強執法人員教育;落實勤區查察、建立慣犯資料庫;加強諮詢布置,監控犯罪集團;金融卡電腦連線,管制提款卡號;增加調閱速度,爭取破案契機;專責指揮偵辦,提升偵辦效能;經濟活動明確規範及加重刑度;加強兩岸執法合作等解決與防治之道,供實務機關參考。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