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元好問〈論詩三十首〉之詩歌主張及論詩形式淺析
書刊名:問學
作者:林欣怡
出版日期:2003
卷期:5
頁次:頁1-19
主題關鍵詞:元好問論詩三十首以詩解詩文學批評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
  • 點閱點閱:22
不論在文學創作,或在文約批等方面,元好問都可說是金代大成的作家。在《遺山集》卷十一中,載有〈論詩三十首〉,表現了他在詩歌評論方面的成就,歷代學者也有多有評析。 本文欲探討〈論詩三十首〉之詩歌理論及論詩形式之優劣,故先概述元好問寫作之背景及創作之動機,並分析三十首之體例,再深入探究其詩學主張,最後則依據其形式上的表現給予剖析,進而歸納出〈論詩三十首〉在中國詩學批評史上之價值,並指出其侷限之處。 綜觀〈論詩三十首〉,元好問論詩歌的原則是相當清楚的。他針對當代文壇上師古而不得其正的現象,以詩中疏鑿手自任,提出師法古人正體之觀點,並以此來衡量評論魏晉至宋的詩歌,舉正體裁偽體,使後繼者有正途可循,整個理論系也由此展開。 在中國文學批評理論上,〈論詩三十首〉確立了絕句論詩的價值,在中國詩壇上,其貢獻在於以歷史演進的觀點對千餘年來的詩壇作一總評;縱然因為以詩論詩的方式而有所侷限,但整體而言,〈論詩三十首〉仍是具有高度的值價。
會議論文
1.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學術研討會籌備會(1991)。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學術研討會。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鐘屏蘭。《遺山樂府》析論(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鍾屏蘭(1997)。元好問及其學術研究(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葉慶炳(1990)。元好問研究資料彙編。台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蔡鎮楚(2001)。中國古代文學批評史。長沙:岳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周勛初(1996)。中國文學批評小史。瀋陽:遼寧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元好問、張德輝、施國祁、將枕山、楊家駱(1964)。元遺山詩集箋注。台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郭紹虞(1982)。杜甫戲為六絕句集解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小箋。台北:木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鄭力民(1992)。元好問詩。台北:錦繡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長生(1979)。元好問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運熙、顧易生(2001)。中國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臺灣開明書店(1970)。中國文學批評史大綱。台北:臺灣開明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澤、孫安邦(1992)。紀念元好問800誕辰文集。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周益忠(1987)。論詩絕句。臺北:金楓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運熙、顧易生(1996)。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古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黃維樑(1988)。中國文學縱橫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郭紹虞、王文生(1983)。中國歷代文論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劉勰、楊明照(1976)。文心雕龍校注。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郭紹虞(1994)。中國文學批評史。台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郭紹虞(1985)。中國文學批評新論。台北:蒲公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蔡鎮楚(1992)。詩話學。湖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鍾嶸(1983)。詩品。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元好問、王雲五(1968)。遺山先生文集。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袁行霈、孟二冬、丁放(1994)。中國詩學通論。安徽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翁方綱(1971)。石洲詩話。臺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