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誠」、「意」論元好問與蘇軾文藝觀點的同與異
書刊名:問學
作者:蕭豐庭
出版日期:2015
卷期:19
頁次:頁1-31
主題關鍵詞:蘇軾元好問以意為主過人文字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
  • 點閱點閱:17
宋代的蘇軾、金代元好問都是能在歷代作家群中,脫穎而出成為大家風範,不斷被後人傳播、欣賞、詮釋、評論的經典作家之一。金元以來到近代,從古典的詩話、詞話、文話到現代的專門著作、單篇文論,早已將「蘇軾—元好問」文藝精神的相似性做不少評點討論,但仍亟待一個深入、確切的論述。蘇軾與元好問雖身處宋、金兩時代,實有一脈相承與沿襲轉化之處;兩人對詩詞文書畫的創作態度同樣「以一貫之」,故論者從「誠」與「意」兩處文藝觀點,較論二家的異同,「誠」主論理想的世界、人格的涵養,「意」主論創作的構思、撰寫的目的。而元好問身處於蘇軾時代之後的大家,雖有異代同調的歷史軌跡,卻仍不失兼容並蓄又提出己見的名家風采,元好問將「誠」明確落實於對讀者的見識氣度的要求,並將「意」要求須獨樹一格的具體實踐,最明顯的便是他自己在碑誌文體之突破。
期刊論文
1.何三本(1974)。元好問論詩絕句三十首箋證。中華文化復興月刊,7(3),21-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建崑(19930300)。元好問及其「論詩三十首」。文史學報. 中興大學,23,43-6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松年(20020600)。元好問《論詩三十首》詩觀論析。佛光人文社會學刊,2,77-1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高慎濤、翟敏(20061200)。論韓愈〈聽穎師彈琴〉引發的「聽琴」與「聽琵琶」之爭及其內涵。逢甲人文社會學報,13,95-10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周益忠(20101200)。出門一笑大江橫--元好問論詩三十首的文學解讀:以羅曼‧英加登的理論為中心的探討。彰化師大國文學誌,21,1-4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柯慶明(20130600)。「碑」「銘」作為文學類型之美感特質。清華中文學報,9,47-7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學術研討會籌備會(1991)。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紀念元好問八百年誕辰學術研討會。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鍾屏蘭(1997)。元好問及其學術研究(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宗白華(200903)。美學與意境。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鈞、彭丙成、葉幼明、劉上生、饒東原(2006)。新譯古文辭類纂。台北市: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狄寶心(2000)。元好問年譜新編。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北京圖書館(1999)。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元好問、狄寶心(2011)。元好問詩編年校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元好問、趙永源(2006)。遺山樂府校註。南京:鳳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元好問、狄寶心(2012)。元好問文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方滿錦(1997)。元好問之名節研究。臺北:天工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鍾屏蘭(1999)。兀好問評傳。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方滿錦(20020000)。元好問〈論詩三十首〉研究。臺北:萬卷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蘇試、茅維、孔凡禮(2004)。蘇試文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水照(1994)。蘇試論稿。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中國文人民大學中文糸(2004)。中國蘇輯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凡禮(2005)。蘇軾年譜。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王永(2011)。金代散文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荀況、蔣南華、羅書勤、楊寒清(1996)。荀子。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曾昭旭(1986)。文學的哲思。臺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顧易生、蔣凡、劉明今(2007)。中國文學批評通史--宋金元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姜飛著(2014)。中國文學的真實觀念。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劉勰、趙仲邑(1991)。文心雕龍譯注。臺北: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盧仝(1985)。盧仝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王雄修、承天貴纂(1963)。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上海:上海古籍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永瘠、紀昀(1986)。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脫脫、楊家駱(1985)。新校本金史並附編七種。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蘇軾、王文誥、孔凡禮(2009)。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王啟鵬(200712)。蘇軾文藝美論。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劉義慶、劉孝標、余嘉錫、楊勇(1993)。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唐圭璋(1979)。全金元詞。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元好問、姚奠中、李正民(2004)。元好問全集。山西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范成大、富壽蓀(2006)。范石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