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一九四六年中法越南海防衝突事件始末
書刊名:中華軍史學會會刊
作者:楊維真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4
卷期:9
頁次:頁251-291
主題關鍵詞:越南問題中法海防軍事衝突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8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盟軍 最高統帥部依據波茲坦宣言,決定將日本越南佔領區分為南北兩部,北緯16度以南地區由英軍負責受降,北緯16度以北地區則歸中國軍隊負責受降。為此,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中正乃電令第一方面軍司令官盧漢為越南北緯16度以北地區受降主官,指揮該方面軍所屬各部入越受降,從而揭開中國軍隊入越之序幕。受降結束後,中國軍隊即分駐越北各地,同時也開始涉入越南複雜的形勢中。 早在二次大戰後期,中美兩國即有於戰後扶持越南獨立之默契,故中國軍隊此來,曾與越南獨立運動人士進行廣泛之接觸與援助。然而,法國亦亟思重返其戰前之殖民地,遂與中國政府進行外交交涉。中國政府因格於國共內戰之隱憂及國際形勢之變化,乃於1946年2月28日與法國達成協議,法方以放棄上海、天津、漢口、廣州等地的租界及治外法權交換中方撤回入越中國軍隊,越北乃重回法國之統治。此舉當然衝擊駐越中國軍隊,並激起越南獨立運動人士強烈之不滿。猶有甚者,盧漢所部第一方面軍主力係由雲南部隊─滇軍組成,而前此中國政府於1945年10月以武力強行改組雲南省政府,滇軍大家長、執掌滇政長達18年的龍雲被迫解職,內調中央,入越滇軍本己群情激憤,今又風閩中法達成協議,滇軍將調離越北,遠戍關外,軍中不滿情緒更是為之鼓盪。適值法軍於1946年3月6日要求強行登陸海防,中國軍隊以未奉上級命令,堅拒其上岸,雙方乃爆發軍事衝突。本文旨在探討中國軍隊入越受降及中法軍隊爆發海防衝突之來龍去脈,並將析論其對未來局勢之影響。
期刊論文
1.魏良才(19960400)。U.S. Policy Toward the First Indocchina Crisis, 1945-1954: A Prelude to Disaster。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3,203-236。new window  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呂芳上(200005)。一九四0年代中英香港問題的交涉(一九四二--九四五)。港澳與近代中國學術研討會。台北:國史館。501-5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楊維真(2000)。從合作到決裂--論龍雲與中央的關係(1927-1949)。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偰(1946)。越南受降日記。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家杰(1985)。第一方面軍抗戰暨在越北受降交防紀實。昆明:雲南省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趙列潘諾夫、王啟中(1975)。中國國民黨初期戰史回憶(1924-1927)。臺北:國防部情報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夏爾.戴高樂、蔡東傑(2002)。戰爭回憶錄(卷3):完成救贖(1944-1946)。臺北:左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解力夫(199406)。越南戰爭實錄。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溫斯頓•邱吉爾、吳萬沈(200202)。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卷六:勝利與悲劇。臺北:左岸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夏爾•戴高樂、蔡東傑(200211)。戰爭回憶錄-卷二:邁向統一(1942-1944)。臺北:左岸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南京市委員會文史資料委員會(1991)。中國戰區受降始末。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Chen, King C.(1969)。Vietnam and China, 1938-1954。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1.張錫昌、周劍卿(1993)。戰後法國外交史(1944-1992)。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Currey, Cecil B.、朱立熙(1999)。勝利,不惜一切代價--二十世紀軍事奇才武元甲傳。臺北:商業周刊出版服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吳景平(199810)。宋子文政治生涯編年。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蔣永敬(1972)。胡志明在中國。臺北:傳記文學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謝本書、牛鴻賓(1990)。盧漢傳。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8109)。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作戰時期,第二編作戰經過。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徐永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徐永昌日記。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吳相湘(1974)。第二次中日戰爭史。綜合月刊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我派駐越南佔領軍案(172-1/060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三六」海防中法衝突案(172-1/061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越南日軍投降案(172-1/0590)。,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萬金裕(200012)。日本投降和中國陸軍總部受降內幕。抗日戰爭的正面戰場。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肇驤(1962)。一九四六年越南海防中法軍事衝突內幕。雲南文史資料選輯。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范承樞(196505)。盧漢任雲南省主席經過。雲南文史資料選輯。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白肇學(1963)。雲南部隊入越受降及在東北參加反人民內戰概況。雲南文史資料選輯。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9311)。戴高樂將軍的非洲政策。戰後法國外交史(1944-1992)。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蔣永敬(199305)。鮑羅廷與中國國民黨之改組。百年老店國民黨滄桑史。臺北:傳記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馬鍈(199502)。第一方面軍入越受降紀要。雲南文史資料選輯。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嚴中英(1962)。第一方面軍入越受降記略。雲南文史資料選輯。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丁中立。法國東方匯理銀行在蒙自的侵略活動點滴。雲南文史資料選輯。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修和(196008)。抗戰勝利後國民黨軍入越受降紀略。文史資料選輯。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理寰(1962)。抗戰勝利後海防痛擊法軍紀實。文史資料選輯。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胡俊(196212)。近二十年來雲南地方軍隊概述。雲南文史資料選輯。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