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戰後國共兩黨爭取東北的戰略部署
書刊名:中華軍史學會會刊
作者:陳立文
出版日期:2004
卷期:9
頁次:頁415-446
主題關鍵詞:東北戰略國民黨共產黨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
  • 點閱點閱:61
東北自民國以後一直是國家重要的工礦和鐵路重心,戰後東北地區人口約佔全國總人口8.55%,面積約佔全國總面積的13.5%,在經濟、軍事、政治方面都真有特殊的重要性,能否控制東北,對國、共兩黨的前途和命運都有決定性的意義。而就地理位置來說,東北對於國、共兩黨的發展也有特殊的重要性,在對外關係而言,東北地接蘇聯,叉靠近日本;在對內關係而言,與中共陜北根據地及國民政府華北地區成犄角之勢,如果中共控制東北,就可以成為廣大的根據地,而國民政府能掌握東北,不僅可以切斷中共與蘇聯的聯繫,還可以切斷中共華北、華東勢力與陜北根據地的聯繫。因此在中日戰爭結束之後,東北立即成為國共雙方爭取的焦點。 在國共東北之爭中間,中共有其優勢與方便之處,首先中共在抗日戰爭八年中,憑藉其「七二一方針」,據中共自己的資料顯示,已發展成為120萬黨員,100萬平方公里根據地,120萬正規軍隊,220 萬民兵的勢力。其次中共抗戰期間的根據地在西北,較之國民政府的抗戰中心西南來說,要接近東北許多。再者,戰後東北劃歸蘇聯接收,雖然表面上有「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牽制,蘇聯必須把東北歸還國民政府,但事實上蘇聯與中共之間早有勾結,在蘇聯將東北歸還國府之前,中共勢力早已進入東北。而相對於中共的,國府既要處理千頭萬緒的接收問題,又要面對中共文攻武略的較勁,還要承受來自國際間美、蘇雙方的壓力,雖然明知東北的重要性,但卻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從歷史事實發展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在國共東北之爭,中共是佔盡天時、地利、人和之便。 本文的研究重點就是希望了解在這種狀況下,國共雙方如何部署東北的接收工作。首先要比較的是決策單位,東北行營是國府接收東北的負責單位,中央東北局是中共接收東北的決策單位,從國共雙方對這兩個單位的部署,可以約略看出此後勢力消長的端倪。其次要探討的是接收人員,國府為尊重「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最先進入東北的是外交接收人員與地方政府人員,但中共進入東北的是軍事武裝力量與地方幹部,等到國府軍隊到達東北時,早已失去了先機。最重要的是要了解雙方的戰略部署,國府是希望藉由美國的支持,以外交與軍事的力量接收東北,而中共是藉由蘇聯的掩護,結合地方部隊和民眾力量掌握東北,這一基本接收戰略的不同,造成了日後不可改變的結果。 在本文中也將提及國共雙方在短兵相接之前,如何以戰略的部署來求取戰爭的勝利。許多人都認為國共在東北的決戰,勝負取決於軍隊勢力的強弱,事實上個人認為,戰略決定戰事,才是勝負的關鍵所在,等到軍隊對決,戰爭白熱化之際,事實上已是結果的展現,而非原因的所在了。
期刊論文
1.陳紀漥(1978)。憶、滿炭--重慶時代的大公報之十四。傳記文學,33(3),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星舟(197610)。吳鐵老東北之行。傳記文學,29(4),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韓先楚(198602)。速瀋戰役與東北戰場。黨史研究資料,102/10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達人(197003)。我參加了東北戡亂。春秋雜誌,1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田雨時(19791200)。大陸一角初陷自省錄(1)--東北接收三年災禍罪言。傳記文學,35(6),19-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田林(19721100)。從行伍將軍萬福麟說起。傳記文學,21(5),53-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何東方(19760900)。東北陷共憶當年。藝文誌,132,28-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紀瀅(197810)。重慶時代的大公報之15--紀榮屋。傳記文學,33(5),123-1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紀瀅(197812)。重慶時代的大公報之16--李兆林之死與東北的淪亡。傳記文學,33(6),115-1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施哲雄(19740400)。中共軍事思想特點及竊據大陸前共軍的發展。東亞季刊,5:4,頁82-10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陳嘉驥(197106)。國軍出關記之六--蔣主席東巡瀋陽。春秋雜誌,14(6),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田雨時(198002)。東北接收三年災禍罪言--大陸一角初陷自省錄。傳記文學,36(2),80-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希哲(19751000)。記抗戰時期中央設計局的人與事。傳記文學,27(4),39-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194509)。國民政府公報。重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4509)。國民政府公報。重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高純淑(1993)。戰後中國政府接收東北之經緯(博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台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程嘉文(1997)。國共內戰中的東北戰場(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周文琪、褚良如(1986)。共產國際和中國共產黨。北京:中共中央黨校科 研辦公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彭真(1991)。彭真文選。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國防部史政局(1971)。和談紀實。臺北:國防部史政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嘉驥(1976)。白山黑水的悲歌。臺北:長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玉法(1986)。董文琦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余建亭(1998)。陳雲與東北的解放。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唐洪森(1999)。國共爭戰大東北。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中共東北中央局社會部(194706)。國民黨軍統特務在東北之地下组織活動概況。中共中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徐首軍(1986)。東北抗日聯軍的鬥爭。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周保中(1991)。東北抗日游擊日記。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朱建華、蔣建農(199901)。國共兩黨爭奪東北紀事。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98112)。劉少奇選輯。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呂正操(199812)。呂正操將軍自述。瀋陽:速寧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董彥平(1965)。蘇俄據東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蘇俄侵據東北折衝紀要。台北:反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劉玉章(1977)。戎馬五十年。台北:劉玉章自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耿若天(1972)。中國剿匪戡亂戰史研究。陸軍總司令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曾克林(199808)。曾克林將軍自述。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小谷豪冶郎、陳鵬仁(1988)。蔣經國先生傳。台北:中央日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蔣中正(1972)。蘇俄在中國。中央日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徐燄(1993)。蘇聯出兵中國東北紀實。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蔣經國。五百零四小時。台北:中央日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1987)。中國人民解放軍戰史.第三卷:全國解放戰爭時期。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中共中央文獻出版社(1995)。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毛澤東在七大的報告和講話集。中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解放軍軍事科學院(199708)。朱德軍事文選。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劉崇文、陳紹疇(1996)。劉少奇年譜(1898-1969)。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東北抗日聯軍鬥爭史」編寫組(199102)。東北抗日聯軍鬥爭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向青、石志夫、劉德喜(1994)。蘇聯與中國革命。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中共中央檔案館(1987)。中共中央文件選集。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三軍大學、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9)。國民革命軍戰役史‧第五部戡亂‧第二冊綏靖時期。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楊奎松(199210)。中間地帶的革命--中國革命的策略在國際背景下的演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顧維鈞(1994)。顧維鈞回憶錄。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鄭有揆、程麟蓀、張傳洪(1991)。舊中國的資源委員會*1932-1949)--史實與評價。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198612)。朱德年譜。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199312)。毛澤東軍事文集。北京: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梁肅戎(1995)。大是大非:梁肅戎回憶錄。臺北:天下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國防最高委員會常務會議紀錄003/4179明定東四省政府工作綱領案卷(00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朝琴。東北及台灣黨政幹部訓練班辦法草案意見(030/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東北行營組織規程(全宗號JE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東北保安司令長官部各省宣撫實施計劃(全宗號JE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國民黨反動派在東北地下組織活動概況〉1947年7月5日(全宗號DB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中國國民黨黑龍江省黨部工作報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東北人民解放軍吉林軍區司令部(194812)。三年工作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東北黨務(五)戰後東北接收事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繼致吳鐵城轉呈總裁蔣亥卅電〉34年12月30日(030/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東北民主聯軍,〈贈六十軍官兵〉、〈敬告六十軍官兵〉(004/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東北財經委員會調查統計處(1949)。偽滿時期東北經濟統計概況。東北解放區財政經濟史資料選編 第2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45)。九一八事變14週年紀念日廣播詞。先總統蔣公言論總輯。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運昌(198810)。憶冀熱遼部隊挺進東北。遼瀋決戰。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周家美(198703)。關於我軍進兵東北接管遼西的回憶。錦州黨史資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周保中(1993)。東北抗日游擊運動和東北抗日聯軍。抗日救亡。吉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輔麟(1993)。日本帝國主義無條件投降與偽滿國覆滅。偽滿覆亡。吉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98305)。東北各省市黨務專員辦事處工作現況報告。山高水長。台北:羅大愚先生逝世十遇年紀念籌備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劉轉連(198810)。轉戰北國剿匪忙--三五九旅在東北戰場前期活動回憶。遼瀋決戰。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99312)。〈建立鞏固東北根據地〉1945年12月28日。毛澤東軍事文選。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共中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蔣中正(1994)。大陸軍事失敗的關鍵與教訓。蔣中正先生在台軍事言論集。台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98810)。關於東北目前形勢與任務的決議。遼瀋決戰。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森松俊夫(1993)。中國大陸戰場的潰敗。偽滿覆亡。吉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98703)。〈中央關於迅速進入東北控制廣大鄉村和中小城市的指示〉1945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文件選集。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198703)。〈中共中央致各局、各區黨委電〉1945年8月26日。中共中央文件選集。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1982)。〈關於軍隊組織工作會議情況的報告〉1946年9月1日。軍隊政治工作歷史資料。北京:解放軍戰士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王多年(1967)。金山堡戰鬥。剿匪作戰經驗報告。台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秦祥徵、王鳳起。從事瀋陽解放活動紀實。遼瀋戰役親歷記。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寶勒朝魯、巴根那(1993)。被掠蒙漢勞工從日本回國。偽滿覆亡。吉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軍委關於爭奪東北的戰略方針與具體部署的指示〉1945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文件選集。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毛澤東(1986)。〈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1945年12月28日。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陳立文(19960000)。從東北接收看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慶祝抗戰勝利五十週年兩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國近代史學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李運昌(1993)。憶冀熱遼部隊挺進東北。偽滿覆亡。吉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