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國家控制與中國大陸高等教育的非均衡發展
書刊名:中國大陸研究
作者:王瑞琦胡宇芳
作者(外文):Wang, JueichiHu, Yu-fang
出版日期:2004
卷期:47:4
頁次:頁75-105
主題關鍵詞:高等教育均衡發展菁英與大眾國家角色Uneven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MassificationState control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4
  • 點閱點閱:72
期刊論文
1.上海市教科院發展研究中心(2003)。獨立學院: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創新模式。教育發展研究,2003(8),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明高(2003)。教育公平:就高考分數線的地區差異而論。棗莊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003(6),76-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炳慶、齊延生(2002)。區域經濟均衡、非均衡、非均衡協調發展戰略。泉州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20(1),23-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莉、吳淑君(2002)。新增長理論淺析與借鑒。河南金融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2(6),59-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瑞琦(20040600)。中國大陸高等教育的追求卓越與金字塔發展模式的形成:從菁英大學的轉型與發展論之。中國大陸研究,47(2),57-9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江沛、王洪學(1998)。50年代高校院系調整述評。當代中國史研究,1998(3),65-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何祚庥(1955)。高等學校開展科學研究工作的一些問題。新華月報,64(2),191-1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吳易風、朱勇(2000)。內生增長理論的新發展。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0(5),25-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世華(1995)。我國區域經濟的非均衡協調發展。經濟管理與幹部教育,1995(1),1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周大平(20030728)。上大學莫忘「投資風險」。瞭望新聞周刊,30,49-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周濟(2003)。促進高校獨立學院持續健康快速發展。教育發展研究,2003(8),7-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胡懷國(2003)。內生增長理論的產生、發展與爭論。經濟學動態,2003(7),89-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賀正楚(2003)。從均衡區域經濟發展戰略到非均衡區域經濟傾斜發展戰略。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10(1),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楊多貴、陳劭鋒、牛文元(2001)。中國各地區實現現代化時間測算。上海經濟研究,2001(5),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詹卓(1958)。培養工人階級知識份子要抓緊首要環節。人民教育,5,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鄒魯風(1954)。中國人民大學培養工農幹部經驗的初步總結。新華月報,12,196-2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熊義志、胡鞍鋼(20000424)。中國能否實現科技跨越式發展。瞭望新聞周刊,17,10-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趙長茂(20001009)。力爭實現社會生產力的跨越式發展。瞭望新聞周刊,41,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趙懷讓(1998)。論高校在市場經濟條件的變化與發展。蘭州大學學報,26(4),86-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劉敬懷、王曉光、唐敏、于濱(20010319)。滿懷信心跨入現代化建設的新階段為新『三步走』起好步--『兩會』述評。瞭望新聞周刊,12,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滕朝陽(20030505)。「高考移民」的體制性基礎。瞭望新聞周刊,18,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蔣丹凌(1999)。關於一種新增長理論的解釋及我國的策略。經濟師,1999(4),9-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魯振祥(2004)。共和國史上「大躍進」一詞的應用與演變。中國經濟史研究,200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韓慶祥(2003)。十六大報告的三條核心線索。中國黨政幹部論壇,2003(3),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龔放(20040600)。南京大學個案:創建一流大學的方略與路徑。教育研究雜誌,6,18-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Hayhoe, Ruth(1995)。Focus on Higher Education in East Asia and Among East Asians。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39(3),299-321。  new window
27.耿曙(20011200)。「三線」建設始末:大陸西部大開發的前驅。中國大陸研究,44(12),1-2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王瑞琦(20010500)。高等教育大眾化--廿一世紀中國大陸高等教育發展之目標。中國大陸研究,44(5),41-6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李培林(1995)。再析新時期利益格局變動中的若干熱點問題。社會學研究,5,30-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Zhang, Xiaowei(2001)。Educational Credentials, Elite Dualism, and Elite Stratification in China。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44(2),189-206。  new window
31.(2000)。中國高校調整合併與發展全貌。教育發展研究,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李重庵、張天理(1999)。實現經濟跨越式發展的戰略措施-深圳.上海.北京等地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調查。發展,8,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周大平(2002)。「211工程」重點建設百所大學。瞭望,38,46-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熊義志、胡鞍鋼(2000)。中國能否實現科技跨越式發展。瞭望,17,10-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2003)。發展新制獨立學院推進大眾化高等教育的重大決策。教育發展研究,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2003)。數字大學生。中國人才,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人才規劃綱要起草小組(2002)。學習貫徹人才規劃綱要,大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黨建研究,7,15-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王宏、汪歙萍、孫昌立(2002)。嚴峻中蘊含機遇-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三人談。教育發展研究,2,9-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朱向東、貝清華(2000)。關於高考分數面前不平等問題的思考。唐山師專學報,22(4),61-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朱勇、吳易風(1999)。技術進步與經濟的內生增長。中國社會科學,1,21-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吳啟迪(2003)。堅持教育創新不斷推進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展。中國高等教育,21,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李偉(2003)。我國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及對策。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3(1),82-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李變花(2004)。論新增長理論與中國經濟增長質量的提高。中國農業銀行培訓學院學報,1,45-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肖洪均、姜照華(1999)。新增長理論對知識經濟的幾項研究。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8-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周紹森、儲節旺(2004)。地方高校如何走出誤區科學定位。中國高等教育,2,8-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武書連(2002)。再探大學分類。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10,26-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柳維光(1957)。從各級學校學生人數不平衡狀態來談中小學畢業生升學就業問題。人民教育,4月號,10-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胥曉鶑(2003)。傾斜的高考分數線。中國青年研究,1,40-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袁恩禎(1994)。非均衡發展-鄧小平經濟思想的一個特點。社會科學月刊,1,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張振助(2003)。高等教育與區域互動發展研究。教育發展研究,9,39-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張雄(2003)。學習與解讀: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教學與研究,4,21-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曹鳳余(2004)。為我國高等教育發展診脈-著名教育家潘懋元談遠程教育與高等教育大眾化。中國遠程教育,3,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莫榮、劉軍(2003)。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分析。發展,7,48-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莊子銀(2002)。新增長理論的興起和發展。山東社會科學,2,11-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莊子銀(1998)。新增長理論研究。經濟評論,5,41-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劉光余(2003)。高校自主招生考試制度改革的思考。教育發展研究,10,29-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蔡言厚、蔡莉(2003)。再一步完善中國大學評價的若干建議。中國高等教育評估,4,17-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龐守興(2003)。質疑高校自主招生改革方案。教育發展研究,10,26-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羅新宇、陳志文、李麗萍(2000)。傾科的高考分數線。語文界,4,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Treiman, D. J.、Wu, Xiaogan(2004)。The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China: 1995-1996。Demography,41(2),363-385。  new window
圖書
1.中國教育與人力資源問題報告課題組(2002)。從人口大國邁向人力資源強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紹光、胡鞍鋼(1999)。中國:不平衡發展的政治經濟學。北京:中國計畫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余立(1994)。中國高等教育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胡建華(2001)。現代中國大學制度的原點:50年代初期的大學改革。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陸叔雲、范文曜(1995)。中國普通高等學校研究生院。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99)。中國教育年鑑.1999。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一鳴(1998)。中國區域經濟政策研究。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江澤民、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2002)。江澤民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專題摘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瑞琦(1994)。中國大陸大學聯招與高教之發展。臺北:文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中國教育年鑑編輯部(1984)。中國教育年鑑(1949-1981)。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2002)。全球化挑戰中國。全球化挑戰中國。北京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997)。1997年高等學校科技統計資料彙編。1997年高等學校科技統計資料彙編。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2000)。2000年高等學校科技統計資料彙編。2000年高等學校科技統計資料彙編。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2001)。2001年高等學校科技統計資料彙編。2001年高等學校科技統計資料彙編。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2002)。2002年高等學校科技統計資料彙編。2002年高等學校科技統計資料彙編。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2003)。2003年高等學校科技統計資料彙編。2003年高等學校科技統計資料彙編。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中共研究雜誌社編輯部(2003)。二00三中共年報。二00三中共年報。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2001)。中國教育年鑑2001。中國教育年鑑2001。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2002)。中國教育年鑒2002。中國教育年鑒2002。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2003)。中國教育年鑑2003。中國教育年鑑2003。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周恩來(1984)。關於知識分子問題的報告。中國教育年鑑1949-1981。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蔣純焦(2004)。當代中國高等教育及其區域差異的形成。20世紀中國教育的現代化研究。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Price, Ronald F.(1987)。Convergence or Copying: China and the Soviet Union。China's Education and the Industrialized World Studies in Cultural Transfer。London, UK。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瑞琦(2003)。論加入WTO後,中國人力資本發展策略的變與不變。世貿組織與兩岸發展。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