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聊齋志異」中的賢能女性
書刊名:東方人文學誌
作者:陳英仕
作者(外文):Chen Ying-shih
出版日期:2005
卷期:4:2
頁次:頁161-178
主題關鍵詞:蒲松齡聊齋志異賢能女性形象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0
期刊論文
1.屈小齡(1991)。從《聊齋志異》看蒲松齡的齊家理想。蒲松齡研究,199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戈壁(19931100)。「聊齋誌異」析評(1):一生蹭蹬老青衿--蒲松齡。明道文藝,212,43-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戈壁(19931200)。「聊齋誌異」析評(2):歸納篇章分系列--聊目分類。明道文藝,213,48-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戈壁(19940100)。「聊齋誌異」析評(3):孤憤意識,自況之作--聊齋主題意識析評之一。明道文藝,214,40-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戈壁(19940300)。「聊齋誌異」析評(5):三連索--聊齋主題意識析評之三。明道文藝,216,33-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啓忠(1995)。中國古代女性價値高品位的藝術展示--試論《聊齋志異》對婦女形象描寫的歷史意義。蒲松齡研究,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羅敬之(2002)。傳奇‧聊齋散論。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蒲松齡、張友鶴(1991)。聊齋誌異。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列禦寇、張湛(1965)。列子。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壽、裴松之(1965)。魏志。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植峰(1995)。聊齋藝術的魅力。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馬瑞芳(1995)。幽冥人生:蒲松齡和聊齋志異。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馬振方(1996)。聊齋志異評賞大成。台北:建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靈年(2000)。蒲松齡與聊齋志異。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蒲松齡、盛偉(1998)。蒲松齡全集。上海: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羅敬之(2000)。蒲松齡年譜。臺北: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魯迅(1992)。魯迅小說史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羅敬之(1986)。蒲松齡及其聊齋志異。台北: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