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方法論在大陸人民偷渡來臺問題上的觀察與應用
書刊名:復興崗學報
作者:高哲翰 引用關係黃秋龍
作者(外文):Kao, Che-han
出版日期:2005
卷期:83
頁次:頁259-280
主題關鍵詞:跨境犯罪跨國犯罪非法移民內部治理非傳統安全科學隱喻Transnational crimeIllegal immigrationDomestic governanceNontraditional securityScientific metaphor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
  • 點閱點閱:17
本文主要藉由「推拉理論」模式,進一步說明大陸人口遷移中勞力與心理變形成為一種生存心態的趨勢。同時運用「主體-實踐」概念,說明人口遷移中非法移民特殊的場域形構問題,解釋中共治理非法移民的問題。而其中主要的成果,乃就既有的實證研究因果分析模式中,重新尋找可運用而有效的命題,把人們所忽視的問題,具體的與理論陳述聯繫起來。從而,本文把影響偷渡的法制因素自變數,調整為同時影響偷渡治理與偷渡逆轉的中介變數。所以,本文所針對的是實質性的研究題材,而不在重複舉述反偷渡政策內容,或對反偷渡措施進行應然面的形式化描述。而本文也同時運用比較的方法,以及中間層次的知識理論概念與命題,讓人們可以比較清楚的判斷處理偷渡問題時所處的相對自主地位,以及資源或權力的力量對比關係。本文以為,不管偷渡與非法移民或安全措施如何改變,真正務實的安全研究,應該是在於更精確的理解什麼才是安全事務的本質。
期刊論文
1.Andreas, P.(2003)。Redrawing the line: Borders and Security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International Security,28(2),107。  new window
2.社會學硏究編輯部(200307)。2002:中國社會學前沿報告。新華文摘,2003(7)=295,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南(2003)。資本理論的社會學轉向。新華文摘,2003(11),1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潤龍(2001)。中國的非法移民問題。人口與經濟,2001(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趙繼業(2002)。『三八紅旗手』導演偷渡大片。人民公安,2002(9)=165,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劍峰(200405)。國際移民:21世全球化的挑戰。中共中央黨校學報,8(2),1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伊銘(200212)。人民期盼建立清明吏治。鏡報月刊,305,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沈學侃、葉虹均(20040100)。跨境犯罪問題之研究--大陸地區人民偷渡來臺成因之初探。警學叢刊,34(4)=152,195-22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高宣揚(19950600)。論布爾迪厄社會學中關於「象徵性實踐」的概念。中山學術論叢,13,21-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強(2003)。影響中國城鄉流動人口的推力與拉力因素分析。中國社會科學,2003(1)=139,125-136+2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中央警察大學國境警察學系(20031231)。兩岸入出境管理法制之比較研究:兼論防杜偷渡之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烏.貝克、哈貝馬斯、王學東、柴方國(2000)。全球化與政治。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中國法學會(2003)。中國法律年鑒2003年。北京:中國法律年鑒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Stem, J.(2000)。Metaphor in Context。Cambridge, MA:The MIT Press。  new window
4.Rothbart, D.(1997)。Explaining the Growth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Metaphor, Models, and Meanings。Lewiston:The Edwin Mellen Press。  new window
5.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2000)。全球戰略大格局--新世紀中國的國際環境。北京:時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福建省人民政府(2003)。福建年鑑2003。福建:福建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30514)。大陸工作簡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鄺治中(2001)。黑著:在美國的中國非法移民。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田宏杰(2003)。妨害國(邊)境管理罪。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Buzan, Barry、Wæver, Ole、De Wilde, Jaap(1998)。Security: A New Framework for Analysis。Lynne Rienner Publisher, Inc.。  new window
11.Bourdieu, Pierre、Johnson, Randal(1993)。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Polity Press: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其他
1.Miller, R. M.(2004)。The Threat of Transnational Crime in East Asia,http://www.stormingmedia.us/06/0602/A060204.htm。  new window
2.Douglass, N.(2004)。非法移民經濟學,http://www.ikepu.com.cn/ book/nouse/ourside-economics-17-total.htm。  new window
3.(20040426)。兩岸勾串:偽造居臺證工作證,http://www1.chinesenewsnet.com/MainNews/SinoNews/Mainland/2004_5_19_18_0_27_568.htm。  new window
4.行政院海岸巡防署。行政院海岸巡防署八十九年工作年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0040605)。大陸客僞裝臺灣觀光團偷渡日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0040204)。胡溫下令 嚴打私渡來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石開明(20030206)。地下錢莊大陸最大洗錢管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Lindsay, J. M.(2003)。Immigrants and National Security,http://www.brook.edu/views/op-ed/lindsay/20030513.htm。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Castles, S.(1999)。亞太地區新移民:促進社會和政治變遷的力量。社會轉型:多元化多民族社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