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中共「第一擊」論聯戰作為
書刊名:中華戰略學刊
作者:謝台喜
出版日期:2005
卷期:94:秋
頁次:頁66-122
主題關鍵詞:第一擊聯合作戰不對稱作戰網狀化作戰戰場管理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4
一、「第一擊」乃主動對敵第一次打擊。是一種相對性的概念,即處於對歭或嚇阻狀態的敵對雙方或各方,經狀況判斷後,認為有把握以主動攻勢擊敗對方,或居於劣勢的一方認為唯有採取主動的先制打擊才有機會擊敗對方,此種極此的樂觀或悲觀評估,便極易發生「第一擊」。 二、中共犯臺可能採取之行動:猝然突擊、海空封鎖、高技術條件下三棲全面進犯、以「不對稱」作戰方式犯臺。中共若以不對稱方式猝然突擊犯臺,可達到迅速攫取臺灣之目的,並可避免國際干預,因此研判中共武力犯臺將可能採取三棲猝然突襲方式,直接攻略臺灣本島,其犯臺戰役的進程,研判概可分:電磁脈衝及飛彈攻擊、奪取制空權、制海權、兩(三)棲突擊、快速攻略、鞏固肅清。 三、國軍強化聯戰能力之具體措施為:精進聯合作戰機制;建立網狀化作戰系統;強化聯合作戰戰場管理;組建聯合反制武力;精實聯戰教育訓練;落實聯合後勤支援。
圖書
1.國防部修編小組(19850101)。國軍統帥綱領。臺北:國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國防部。中華民國82年至83年國防報告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中斌(1992)。中共軍事現代化及其對台灣之意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中斌(1995)。解放軍攻台策略與台灣的反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宏展(1996)。中國人民解放軍X檔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郁方(1995)。危險的預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薛理泰(1995)。對台訴諸武力的七種模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石明楷(2000)。中共戰略現代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996)。國防的方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995)。中國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2004)。中國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2003)。2003年中共年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宋開榮(2002)。中共軍力現代化發展策略及其目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梅林(2001)。中共二砲常規導彈軍力的作戰任務與基本戰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李敏政(2001)。中共陸軍武器裝備發展之蠡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2000)。青年日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2000)。中央日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陳偉華(2004)。從軍事革新探討國軍準則發展方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Shelh R(1989)。The peace and nuclear war dictionary。  new window
19.David Robertson(1987)。A Dictionary of Defense and Strategy。  new window
20.Jont Chiefs of Staff(1992)。Department of Defense Dictionary of Military and Associated Terms。  new window
21.Trevor N. Dupuy(1986)。Dictionary of Military Tems。  new window
22.Chong-Pin Lin(1995)。China's Army in Transition。  new window
23.Richard A. Bitzinger and Bates Gill(1996)。Gearing Up for High-Tech Warfare?。  new window
24.Harlan W. Jencks(1998)。Wild speculation on the Military Balance in the Taiwan Strait。  new window
25.鄧曉寶、包國俊(2001)。建構我軍戰略理論的新體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