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川劇目連戲中「劉氏四娘」人物形象分析
書刊名:復興崗學報
作者:劉志偉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u, Chih-wei
出版日期:2005
卷期:85
頁次:頁257-274
主題關鍵詞:川劇目連救母川目連劉氏四娘人物形象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
  • 點閱點閱:33
期刊論文
1.黃偉瑜(199205)。四川目連戲初考。民俗曲藝,77,73-8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薛若鄰(19920500)。涵蓋多元思想、包容多種藝術--論目連戲兼及海內外的研討情況。民俗曲藝,77,5-2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文憶萱(1985)。目連戲學術座談會論文。湖南:湖南戲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陳國福(1993)。中國川劇。成都:成都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鄧運佳(1993)。中國川劇通史。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朱恒夫(1993)。目連戲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抱成(1996)。中國的戲曲文化。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唐思敏(1993)。川劇藝術管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文憶萱(1993)。目連戲研究論文集。湖南:藝海編輯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余從、周育德、與金水(1996)。中國戲曲史。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唐耕耘、邱壑(1989)。川劇舞台美術。成都:四川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中國戲曲志四川卷編輯部(1992)。川劇誌。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孫旭軍(1989)。四川民俗大觀。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胡天成(1990)。四川目連戲資料論文。重慶:重慶市川劇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995)。中國戲曲志。北京:中國ISBN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王秋桂(1995)。中國地方戲曲叢談。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院思想文化史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嚴福昌、廖全京、劉國選(2000)。川劇藝術引論。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胡忌(1999)。戲史辨。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宗樞(1992)。佛教與戲劇藝術。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周育德(1995)。中國戲曲文化。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杜建華(1993)。巴蜀目連戲劇文化概論。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凌翼雲(1998)。目連戲與佛教。廣東: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郝譽翔(1998)。民間目連戲中庶民文化之探討。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劉禎(1997)。中國民間目連文化。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綿陽市文化局(1993)。川劇目連戲綿陽資料集。綿陽:綿陽市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張庚、郭漢城(1989)。中國戲曲通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周育德(1990)。中國戲曲與中國宗教。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楊建文(1986)。苦海慈航--佛教與悲劇。中華戲曲。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恒夫(1986)。明清目連戲散論。中華戲曲。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禎(1993)。清代目連戲概述。中華戲曲。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歐陽友徽(1996)。雜交一勸善的戲曲目連。中華戲曲。山西:山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汪效倚(1988)。我國封建社會鏡子--目連戲思想內容初探。戲曲研究。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回春(1988)。論祁劇目連戲的流變與特色。戲曲研究。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