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水蔭萍作品中的頹廢意識與臺灣意象
書刊名:國文學誌
作者:徐秀慧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su, Hsiu-hui
出版日期:2005
卷期:11
頁次:頁409-428
主題關鍵詞:水蔭萍超現實主義頹廢美學異鄉情調殖民地文學Shui-yin-pingSurrealismDecadenceExoticismColonial literatur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6
圖書
1.楊威理(1995)。雙鄉記:葉盛吉傳。雙鄉記:葉盛吉傳。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呂正惠(2002)。皇民化與現代化的糾葛--王昶雄〈奔流〉的另一種讀法。殖民地的傷痕--臺灣文學問題。臺北:人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柳鳴九(1990)。未來主義、超現實主義、魔幻現實主義。臺北:淑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熾昌、呂興昌、葉笛(1995)。水蔭萍作品集。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千武(1983)。移植的花朵。蓬萊文章臺灣詩。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葉笛(1995)。日據時代臺灣詩壇的超現實主義運動─以風車詩社核心人物楊熾昌的詩運動為軸。水蔭萍作品集。臺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翁鬧(1997)。殘雪。光復前臺灣文學全集(6)送報伕。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廖星橋(1991)。象徵主義。外國現代派文學藝術辭典。湖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何欣(1996)。現代歐美文學概述─一二次世界大戰至六○年代 (上)。現代歐美文學概述─一二次世界大戰至六○年代 (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千葉宣一(1997)。西脇順三郎與超現實主義。日本現代主義的以較文學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呂興昌(1995)。史詩定位的基礎。水蔭萍作品集。臺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文佩(1995)。永不停息的風車。水蔭萍作品集。臺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施淑(1997)。臺灣的憂鬱─論陳映真早期的小說及其藝術。兩岸文學論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王齊建(1990)。超現實主義的理論基礎。未來主義‧超現實主義‧魔幻現實主義。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劉紀惠(2000)。變異之惡的必要:楊熾昌的「異常為」書寫。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臺北:立緒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呂興昌(199504)。楊熾昌生平著作年表初稿。水蔭萍作品集。台南市:台南市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施淑(199706)。日據時代台灣小說中的頹廢意識的起源。兩岸文學論集。台北:新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施淑(199706)。感覺世界--三○年代臺灣另類小說。兩岸文學論集。臺北:新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明台(1995)。楊熾昌.風車詩社.日本詩潮。水蔭萍作品集。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