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尋找「缺席」的超現實主義者--日治時期臺灣超現實主義詩系譜的追索與文學史再現
書刊名:臺灣文學研究學報
作者:陳允元
作者(外文):Chen, Yun-yuan
出版日期:2013
卷期:16
頁次:頁9-45
主題關鍵詞:楊熾昌水蔭萍本土前衛超現實主義典律化Yang Chih-ChangNativenessAvant-gardeSurrealismLi Poetry MagazineCanoniz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64
  • 點閱點閱:220
期刊論文
1.史民(196502)。詩史資料.新詩與我。笠,5,14-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敏勇(198210)。台灣現代詩的殖民地統治與太平洋戰爭經驗。笠,111,15-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亨泰(196406)。笠下影。笠,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彥勳(196412)。詩史資料.荊棘之路--兼談創辦銀鈴會的經過。笠,4,14-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千武(19721200)。鹽分地帶的詩人們。笠,52,10-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熾昌(198304)。巻頭詩。笠,11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詹冰(196408)。詩史資料.我的詩歷。笠,2,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編輯部(197012)。台灣現代詩的歴史和詩人們。笠,40,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紀蕙(20050800)。臺灣三○年代頹廢意識的可見與不可見:重探進步意識與陰翳觀看。中外文學,34(3)=399,113-14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允元(20111200)。臺灣風土、異國情調與現代主義--以楊熾昌的詩與詩論為中心。臺灣文學學報,19,133-16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奚密(20071200)。燃燒與飛躍:一九三○年代臺灣的超現實詩。臺灣文學學報,11,75-10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鄭炯明(2004)。笠詩社四十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莊曉明(2008)。日治時期鹽分地帶詩人群和風車詩社詩風之比較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鄧婉婷(2010)。1930年代台灣現代詩的成立與展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嘉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婉筠(2011)。風車詩社:美學、社會性與現代主義(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義芝(2005)。臺灣現代主義詩學流變析論(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阮美慧(1997)。笠詩社跨越語言一代詩人研究(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阮美慧(2002)。台灣精神的回歸:六、七○年代台灣現代詩風的轉折(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三澤真美惠(2012)。在帝國與祖國的夾縫間:日治時期台灣電影人的交涉與跨境。台北:台大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呂興昌(200012)。林修二集。台南:台南縣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亨泰、呂興昌(1998)。林亨泰全集六‧文學論述卷3/文學生活回顧。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南衡(197903)。日據下台灣新文學明集4 :詩選集。台北:明潭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淇漬(201103)。台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楊熾昌。台南:國立台灣文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翁鬧、杉森藍(2009)。有港口的街市。台中:晨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明台(199406)。前衛之貌。台中:台中縣文化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大塚ゆう美(2006)。台湾の戦前と戦後を繋いだ文学活動:楊達と銀鈴会を中心に。日本東京:お茶の水女子大学。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中島利郎(200506)。日本統治期台湾文学小事典。東京:綠蔭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羊子喬、陳千武(198205)。廣闊的海。台北:遠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葉石濤(1987)。臺灣文學史綱。高雄市:春暉出版社:文學界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許秦蓁(2008)。摩登‧上海‧新感覺--劉吶鷗(1905-1940)。臺北:秀威資訊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林亨泰(199506)。台灣詩史「銀鈴會」論文集。彰化:台灣磺溪文化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聯合報編輯部(1981)。寶刀集--光復前臺灣作家作品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明台(199704)。台灣文學研究論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聯合報副刊(200412)。台灣新文學發展重大事件論文集。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黃建銘(20050000)。日治時期楊熾昌及其文學研究。臺南:臺南市立圖書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千武(1997)。台灣新詩論集。高雄市:春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楊熾昌、呂興昌、葉笛(1995)。水蔭萍作品集。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彭小妍(20120000)。浪蕩子美學與跨文化現代性:一九三〇年代上海、東京及巴黎的浪蕩子、漫遊者與譯者。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河原功、莫素微(2004)。台灣新文學運動的展開--與日本文學的接點。台北:全華科技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彭瑞金(1991)。臺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陳建忠、應鳳凰、邱貴芬、張誦聖、劉亮雅(2007)。臺灣小說史論。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劉紀蕙(20000000)。孤兒.女神.負面書寫:文化符號的徵狀式閱讀。臺北:立緖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尉天聰(1980)。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市:遠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笠詩刊編輯委員會(2000)。時代的眼.現實之花 : 《笠》詩刊1-120期景印本。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彭小妍(20010000)。海上說情慾:從張資平到劉吶鷗。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陳芳明(20110000)。臺灣新文學史。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周英雄、劉紀蕙(20000000)。書寫臺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春山行夫、中島善彌(1979)。詩と詩論.文学。東京:教育出版センター。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張芬齡、陳黎(2001)。楊牧詩藝備忘錄。臺灣現代詩經緯。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