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韓愈散文分期意義之探討
書刊名:漢學研究集刊
作者:王基倫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Wang, Chi-lun
出版日期:2005
卷期:1
頁次:頁49-66
主題關鍵詞:韓愈韓愈散文分期陽山進學解Han-YuHan-Yu's proseSeparate periodYang-shanJin-xue-ji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26
期刊論文
1.戶崎哲彥(1985)。柳宗元的明道文學--其與陸淳《春秋》學之關係。中國文學報,3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戶崎哲彥、金培懿(20010600)。柳宗元的明道文學--其與陸淳「春秋」學之關係。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1(2)=42,103-13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高光敏(2000)。韓愈散文發展研究(碩士論文)。政治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兪鹿年(1992)。中國官制大辭典。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孫昌武(2002)。韓愈詩文選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皇甫湜(1979)。皇甫持正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韓愈、閻琦(2004)。韓昌黎文集注釋。西安:三秦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韓愈、屈守元、常思春(1996)。韓愈全集校注。四川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戶崎哲彥(2002)。柳宗元的明道文學--其與陸淳《春秋》學之關係。啖助新《春秋》學派研究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下定雅弘(199802)。試論韓詩的詩體變化。韓愈研究。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韓愈(1996)。上宰相書。韓愈全集校注。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閻琦(1998)。元和末年韓愈與佛教關係之探討。韓愈研究。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春莉(1998)。論韓愈的出處。韓愈研究。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范仲淹(1979)。岳陽樓記。范文正公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安石(1979)。祭歐陽文忠公文。臨川先生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湯貴仁(1996)。[韓愈詩選注]前言。韓愈詩選注。臺北:建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孫昌武(1996)。學奇於韓愈。韓愈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吳振華(2005)。試論韓詩中的虛詞運用及其對後代詩歌的影響。韓愈與中原文化。北京:學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韓愈(1996)。送區冊序。韓愈全集校注.第3冊.文.永貞元年。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羅宗強(1994)。尙怪奇--韓愈的詩。隋唐五代文學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清華(1998)。韓愈年譜滙證.貞元十七年。韓學研究。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張清華(1998)。韓愈年譜滙證.元和四年。韓學研究。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孫昌武(1996)。歴史轉折期中的文化偉人。韓愈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劉昫(1979)。韓愈。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歐陽脩、宋祁(1979)。韓愈。新唐書。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孫昌武(1998)。韓愈--歷史轉折期中的文化偉人。韓愈研究。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新海一(1987)。著作編年校覈抄。柳文研究序説。東京:汲古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臺靜農(2004)。韓愈與柳宗元。中國文學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朱熹(1985)。新書本傳。昌黎先生集考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孫昌武(1986)。形式美。韓愈散文藝術論。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王基倫(1996)。韓愈古文陽剛風格之分析。韓柳古文新論。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屈守元、常思春(1996)。文.貞元九年。韓愈全集校注。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屈守元、常思春(1996)。文.貞元十一年。韓愈全集校注。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朱熹(1985)。雜著.原性。昌黎先生集考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羅聯添(1989)。韓愈原道篇寫作年代與地點。唐代文學論集。臺北: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張清華(1991)。文.原道。韓愈詩文評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孫昌武(1996)。原道。韓愈選集.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孫昌武(2002)。原道。韓愈詩文選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孫昌武(1986)。傳道明理興功用世。韓愈散文藝術論。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韓愈(1996)。文.元和二年。韓愈全集校注。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臺靜農(2004)。古文。中國文學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韓愈(1996)。詩.元和十四年。韓愈全集校注。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羅聯添(1981)。載道的文學觀。韓愈研究。臺北: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孫昌武(1996)。裂文與道爲二物。韓愈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陳幼石(1983)。韓愈「道」「文」的復古與正統的建立。韓柳歐蘇古文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張清華(1998)。韓愈年譜滙證.貞元十九年。韓學研究。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皇甫湜(1979)。韓文公神道碑。皇甫持正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韓愈(1996)。詩.疑年。韓愈全集校注。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張清華(1996)。韓愈年譜匯證.元和十四年。韓學研究。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