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羽球女子雙打技戰術之淺析
書刊名:淡江體育
作者:蔡慧敏
出版日期:2004
卷期:7
頁次:頁119-123
主題關鍵詞:羽球女子雙打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
期刊論文
1.翁建德(2001)。世界羽毛球強隊女雙技戰術比較。中國體育教練員,16-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江明旗、楊建輝(2000)。羽毛球運動員臨場發揮的心理因素淺析。體育科學研究,4(3),67-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莊美玲(1984)。羽球步法訓練。師大體育,18,40-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涂國誠(1998)。肌力訓練的基礎理論及在羽球專項上的應用。成大體育,32,62-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樹人(1984)。對桌球技術結構的理解。乒乓世界,1984(3),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岳海鵬(1999)。隔網對抗類(乒乓球、網球)項目比賽中「相克現象」的初步研究。體育科學,19(5),24-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潘莉(2004)。談羽毛球女子雙打項目的扣殺與封網。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3(1),54-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蔡慧敏(2002)。2002年亞運羽球比賽年度週期訓練計畫模型之探討與規劃。中華民國大專院校91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293-3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蔡慧敏(2002)。羽球新舊賽制對優秀男子青年選手賽後血液生化之影響(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Cox, R. H.(1985)。Sport psychologist: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Iowa:Wm. C. Brown。  new window
2.Weinberg, R. S.(1988)。The mental advantage: developing your psychological skill in tennis。Champaign, IL:Human Kinetics。  new window
3.關一誠(1993)。羽毛球教室。聯廣圖書公司編輯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誠志(1994)。教練訓練指南。台北:文史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永華(1996)。世界級羽球選手單打比賽中米字型步法及正拍高手擊球腳法之研究。崇德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