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適應體育課程教學歷程之探討
書刊名:高醫通識教育學報
作者:魏正
出版日期:2006
卷期:1
頁次:頁143-162
主題關鍵詞:適應體育體育教學教學知能發展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
  • 點閱點閱:22
教育是一種有目的的行為,教師透過言語、身體及專業知識的方式來教導學生使學生達到學習的目標,此目標的達成應包含所有的學習對象。適應體育的推廣就是明顯的例子,適應體育是針對特殊學生族群所設計的體育課,本研究為一堂適應體育課教學實例,教學場域所面對的是樹德科技大學13位適應體育生,包含腦性麻痺生5位、肢體障礙生2位、聽覺障礙生4位、心臟病學生2位,由上課教學綱要、教學策略的使用、學生反應、課後與學生對談、教師教學日誌等多元資料的收集,尋找出適合各種身心障礙生最佳的教學方式,給予未來初任適應體育之教師作為參考在教導類似相關身心障礙學生時可縮短嘗試的時間。
期刊論文
1.王苓華(20011100)。從「Forrest Gump」看適應體育教學。成大體育,35,25-2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廖榮啟(20011000)。國小適應體育之基本認識與教學實施。國教天地,146,31-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邱金松(19800600)。運動的疏離問題。師大學報,25,129-13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闕月清(1999)。適應體育概論。臺北市國民小學適應體育研習會。臺北市:教育部。1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教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組(2003)。92年度特殊教育統計年報。臺北: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何茂松(1999)。國小適應體育之認知與發展。台北市:教師研習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謝文寬、謝瓊渝(2000)。適應體育教材及教具。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鎮坤(2002)。特殊教育政策。臺北市: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教育部(2004)。增進適應體育發展方案。臺北市: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滕德政(2004)。適應體育教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Sherrill, C.(1997)。Adapted physical activity, recreation and sport: crossdisciplinary and lifespan。New York:McGraw-Hill。  new window
7.教育部(1999)。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原則鑑定基準說明手冊。臺北:教育部特殊教育工作小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1994)。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 DSM-IV。Washington, D.C.: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莊美鈴、林曼蕙(1998)。身心障礙學生的適應體育:智能障礙類。適應體育導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學校體育研究與發展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蓓莉(2000)。聽覺障礙學生輔導手冊。特殊教育學生輔導手冊。台北市: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