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無技不成戲--試析幾齣傳統戲曲的特技絕活
書刊名:臺灣戲專學刊
作者:蔡欣欣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Tsai, Shin-shini
出版日期:2005
卷期:10
頁次:頁27-47
主題關鍵詞:戲曲特技中國戲曲雜技目連戲百戲競陳Theatrical-based acrobaticsChinese operaVaudevilleMother-savingThe alignment of hundred of play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4
  • 點閱點閱:15
期刊論文
1.蔡欣欣(20030200)。戲曲特技之舞臺表演藝術類型。中華學苑,56,147-17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韓剛(1986)。從王存才到任跟心--蒲劇《掛畫》的豐富與發展。蒲劇藝術,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程育君(2000)。「特技」在台灣之探討--從家班特技到劇校特技(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龔義江(1996)。蓋叫天傳。石家莊:河北敎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徐珂(1984)。清稗類鈔選。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古峰(196005)。戲曲筋斗練習方法。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羅萍(1996)。紹劇發展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貫湧(2002)。戲曲劇作法教程。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蔡欣欣(1998)。雜技與戲曲發展之研究 : 從先秦角觝到元代雜劇。臺北:文史哲。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鄭運加(1988)。川劇藝術概論。四川:四川省社科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鄭法祥、劉夢德(1963)。談悟空戲表演藝術。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侗、于奕正(2001)。帝京景物略卷五西城外「高梁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六齡童、陶仁坤(1988)。取經路上五十年。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戴淑娟(1990)。楊小樓藝術評論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搜神記。台北: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廖燦輝(2002)。平(京)劇檢場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田汝成(1982)。西湖遊覽志餘.熙朝樂事。台北:木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孫景琛、劉恩伯(1986)。北京傳統節令風俗與歌舞。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嚴福昌、王定歐(1992)。振興川劇十年--1982-1992。四川: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編輯部(198303)。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吳新雷(2002)。中國崑劇大辭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鈍根(1994)。紀三時晚之大舞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楊懋建(1988)。夢華瑣簿。清代燕都梨園史料。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曾永義(1985)。中國古典戲劇的形成。詩歌與戲曲。台北:聯經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周貽白(1982)。中國雜技與戲曲。周貽白戲劇論文選。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相心(1995)。金門菊壇軼話。京劇藝術在天津。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魏子晨(1995)。京劇表演藝術家厲慧良。京劇藝術在天津。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58)。繡刻獅吼記定本。六十種曲。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997)。河北戲曲資料匯編。國劇目辭典。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