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漢賦理論中賦之本質定義及其對文學自覺的先導作用
書刊名:東方人文學誌
作者:何騏竹
作者(外文):Ho, Chi-chu
出版日期:2006
卷期:5:3
頁次:頁63-84
主題關鍵詞:漢賦本質自覺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2
期刊論文
1.林繼中(2002)。文學自覺與詩賦的消長。東南學術,2002(1),155-1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詹福瑞(1998)。文士、經生的文士化與文學的自覺。河北學刊,4,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少康(1996)。論文學的獨立和自覺非自魏晉始。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6,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充(1966)。論衡。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魯迅(1990)。漢文學史綱。台北:風雲時代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歆、葛洪(1981)。西京雜記。臺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嚴可均(1999)。全漢文。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簡宗梧(1993)。漢賦史論。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胡令遠(2002)。人的覺醒與文學的自覺--兼論中日之異同。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朱光潛(2003)。詩論。臺北:頂淵。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揚雄(1966)。法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曹淑娟(1987)。漢賦之寫物言志傳統。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司馬遷(199710)。史記。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何沛雄(1982)。賦話六種。香港: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劉熙(1985)。釋名。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余英時(1987)。士與中國文化:古代知識階級的興起與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班固(1997)。漢書。台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澤厚、劉綱紀(1987)。兩漢美學史。臺北:金楓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簡宗梧(1980)。漢賦源流與價值之商榷。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劉大杰(1996)。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蕭統、李善(1995)。文選。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劉勰、范文瀾(1991)。文心雕龍注。學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高秋風(2000)。辭賦的弘博與富麗。中國文學與美學。臺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文初(2000)。關於漢賦的斷想與反思。漢魏六朝文學研究。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