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先唐樂器賦研究
作者:林恬慧 引用關係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黃文吉 教授
李時銘 教授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先唐音樂賦樂器賦音樂審美琴詩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38
中文摘要
先唐音樂賦,數量上雖不如唐代以後的賦作,但論其寫作模式、思想內容,實具開創性與代表性。而音樂賦中,又以「樂器賦」數量最多,可見其重要性。由於樂器賦乃是賦家聆賞音樂後所寫下的作品,是音樂與文學的結合,因此應從音樂審美與文學創作的雙重面向作探討。為了確立先唐樂器賦文獻的可信,本文以「樂器」主題作分類,重新搜羅並校勘,編為「先唐樂器賦輯校」。
樂器賦形成之緣由,除了音樂文化的高度發展,賦體文學的成熟,更重要的是,與創作者的「文人」階層有關,尤其是兼具文人與音樂素養的「文人音樂家」。文人寫賦,對君王有諷諭歌誦的需求,因此以君王平時娛樂助興的音樂作為「寓諷於樂」之媒介,再加上文人本身對器樂演奏的熟稔,造成漢代樂器賦的形成與興盛。
就音樂審美的角度而言,賦家的聆賞體驗為創作的基礎。先唐樂器賦作者的音樂審美類型,大致可歸納為:生理與情緒反應、賦予性格、聯想與想像、以及客觀鑑賞等四種類型。賦家不僅僅是被動聆聽,有時更是積極融入音樂意象的創造,而部分具有專業音樂素養的賦家,能從旋律節奏、音量音色、乃至曲目故事、演奏技法等方面,客觀細膩地鑑賞其音樂表現,此為其他描述音樂的文學作品所罕見的。至於先唐樂器賦的音樂審美觀,主要有:尚悲、尚和、尚清、尚德、尚自然簡易等五種審美傾向。「尚悲」的審美觀雖為主流,但有逐漸淡薄的趨勢;「尚和」的審美觀為儒道兩家所認同,發展出一套:聲和──心和──人和、神和──政和的思維模式;「尚清」的審美觀主要源自道家思想,魏晉以來尤其盛行;「尚德」的審美觀受〈樂記〉樂教思想的影響,以音訓的方式如「琴,禁也」、「笛,滌也」建立樂器、樂音所具有的德行特質;「尚自然簡易」的審美觀亦為儒道兩家所喜愛,符合儒家質樸不喜繁縟,以及道家崇尚自然、大音希聲的簡易美學。在音樂功能方面,主要呈現:娛樂社交、情緒治療、進德修養、移風易俗、以音觀人、通神感物、諷諭勸諫等七種功能。「娛樂社交」的功能因漢賦礙於諷頌的使命而有所壓抑,魏晉之後才大大凸顯出來;「情緒治療」、「進德修養」、「移風易俗」三種音樂功能是一系列由個人至群體,音樂所產生的淨化人心的作用;「以音觀人」承自〈樂記〉中「音由心生」的看法;「通神感物」的思想可上溯到古代巫師與神靈溝通的傳統,認為音樂可感通神靈與自然萬物;「諷諭勸諫」的功能在樂器賦中隱而不顯,表現為「寓諷於樂」的方式。其他音樂思想如「感物動情」,乃源於〈樂記〉中認為人心感於物而動,進而產生音樂,而「器法天地」的思想源於董仲舒的天人感應。
就文學創作的角度而言,賦體形式的運用與音樂詮釋的表現亦有可觀。首先,「鋪陳」為賦顯著的文體特色,超越《詩經》、《楚辭》的直陳其事,先唐樂器賦的鋪陳手法,主要綜合了:虛構誇飾、時空鋪排、譬喻通感、活用典故等四種寫作技巧。其次,就賦之內容與句式安排而言,樂器賦在環境的描寫、製器過程、音樂主體、以及音樂感人之效的呈現,各有不同的句式運用,並能傳達不同情感。最後,就賦體特殊形式部分,「序」多置於全文之首,採用無韻的散體句式,多用來陳述寫作動機,或是介紹樂器的由來;「亂」多置於全文之末,源自《楚辭》,採用「四-三-兮」的騷體句式,其總結性質被保留在賦中,多用來對「樂器」作總評與讚頌;「歌」多置於賦的中段,亦源自《楚辭》,一般採用「三-兮-三」的騷體句式,是全賦情感的小高潮,同樣具有總結性質。
就歸納比較的角度而言,詩與賦在文體特徵上各有其特色,因此音樂詮釋的內容與風格亦不相同。比較先唐「琴賦」與「琴詩」,思想內容上,「琴賦」主要以「自我進德修養」為主,「琴詩」主要以「抒發宣洩情感」為主軸;謀篇結構上,「琴賦」有較為固定的寫作順序,「琴詩」似乎避免固定的結構安排;句式節奏上,「琴詩」為五言句,採「二二一頓」「二一二頓」的節奏,通常末字是拉長音,全詩較為整齊一致,皆為實字無虛詞,意義緊湊,「琴賦」句式運用靈活,一篇之中可有詩體句、散體句與騷體句的音節變化,最常使用四六句式,並以句中的虛字為頓,可調節字義密度,加上多以「爾乃」、「若乃」、「於是」等語詞作為內容、押韻的轉換,「兮」字句的抒情性,都是賦體相較於詩歌,來得運用靈活之處;藝術手法與風格上,「琴詩」多將畫面定格於某個時空,表現含蓄內斂的情感,「琴賦」善於鋪排空間之物,展現直白誇飾風格;若就音樂主體的描述,「琴詩」多直述悲淒聲情,「琴賦」喜以譬喻的方式來描繪形象。
一、古籍
經部
《周易正義》,阮刻《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毛詩正義》,阮刻《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周禮注疏》,阮刻《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儀禮注疏》,阮刻《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禮記正義》,阮刻《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尚書正義》,阮刻《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左傳正義》,阮刻《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
﹝宋﹞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清﹞孫希旦撰:《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
﹝清﹞焦循正義:《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史部
﹝周﹞左丘明撰、﹝三國吳﹞韋昭注:《國語》(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
﹝漢﹞司馬遷撰:《史記》(臺北:七略出版社,1991年,清乾隆武英殿刊本)。
﹝漢﹞司馬遷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史記三家注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漢﹞班固等撰、﹝清﹞王先謙補注:《漢書補注》(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1900年,光緒庚子長沙王氏刊本)。
﹝漢﹞班固等撰、﹝唐﹞顏師古注:《漢書》(臺北:宏業書局,1972年)。
﹝晉﹞陳壽撰、﹝劉宋﹞裴松之注:《新校本三國志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95年)。
﹝劉宋﹞范曄撰、﹝清﹞王先謙集解:《後漢書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1879年,光緒己卯長沙王氏刊本)。
﹝劉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新校本後漢書并附編十三種(四)》(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劉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臺北:宏業書局,1972年)。
﹝梁﹞沈約撰:《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唐﹞房玄齡等撰、吳士鑑、劉承幹同注,《晉書斠注》(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1971年,民國戊辰(1928)年刊本)。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唐﹞房玄齡等撰:《新校本晉書並附編六種(二)》(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唐﹞李延壽撰:《南史》(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1956年,武英殿本乾隆四年刊本)。
﹝唐﹞李百藥撰:《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唐﹞魏徵等撰:《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年)。
﹝後晉﹞劉昫等撰:《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清﹞章學誠撰:《文史通義附校讎通義》(臺北:華世出版社,1980年)

子部
﹝先秦﹞墨翟撰、﹝清﹞孫詒讓著:《墨子閒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戰國﹞莊周撰、﹝清﹞王先謙撰、劉武撰:《莊子集解.莊子集解內篇補正》(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戰國﹞莊周撰、﹝晉﹞郭象注:《郭象注莊》(臺北:金楓出版有限公司,1987年)。
﹝戰國﹞荀子撰、王先謙集解:《荀子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12年)。
﹝戰國﹞韓非撰、陳奇猷集釋:《韓非子集釋》(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
﹝戰國﹞呂不韋等撰、陳奇猷校釋:《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漢﹞劉安撰、張雙棣校釋:《淮南子校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漢﹞董仲舒撰、﹝清﹞蘇輿義證:《春秋繁露義證》(臺北:河洛出版社,1974年)。
﹝漢﹞劉向撰、向宗魯校證:《說苑校證》(北京:新華書店,1987年)。
﹝漢﹞劉向撰、張敬註譯:《列女傳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漢﹞揚雄撰、﹝晉﹞李軌注:《法言》(臺北:中華書局,1966年)。
﹝漢﹞桓譚撰:《新論》(臺北:中華書局,1966年)。
﹝漢﹞應劭撰:《風俗通義》(臺北:中華書局,1966年)。
﹝晉﹞王弼撰:《老子注》(臺北:金楓出版有限公司,1987年)。
﹝晉﹞葛洪撰:《西京雜記》(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1997年)。
﹝晉﹞干寶:《搜神記》(臺北:里仁書局,1980年)。
﹝晉﹞崔豹撰:《古今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四部叢刊初編》)。
﹝晉﹞張華撰:《博物志》(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1958年)。
﹝唐﹞虞世南輯:《北堂書鈔》(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文津閣《四庫全書》本)。
﹝唐﹞歐陽詢等編:《藝文類聚》(臺北:文光出版社,1974年)。
﹝唐﹞徐堅等著:《初學記》(北京:中華書局,1980)。
﹝宋﹞李昉等輯:《太平御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
﹝宋﹞陳暘撰:《樂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四庫全書珍本九集》)。
﹝清﹞陳夢雷編:《古今圖書集成》(臺北:鼎文書局,1976年)。
﹝清﹞陳立撰:《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4年,《新編諸子集成》)。
﹝清﹞郭慶藩撰:《莊子集釋》(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4年)。
嚴捷、嚴北溟注:《列子譯注》(臺北:仰哲出版社,1987年)。
王明著:《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新編諸子集成》)。
王叔岷撰:《列仙傳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集部
﹝東漢﹞王逸撰:《楚辭章句》(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魏﹞阮籍撰、陳伯君校注:《阮籍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魏﹞嵇康撰、戴明揚校注:《嵇康集校注》 (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8年)。
﹝梁﹞蕭統編、﹝唐﹞李善等注:《增補六臣註文選》(臺北:華正書局,1980年)。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1991年,據﹝清﹞胡克家重雕宋淳熙本)。
﹝梁﹞劉勰撰、周振甫注:《文心雕龍注釋》(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
﹝梁﹞劉勰撰、詹鍈義證:《文心雕龍義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梁﹞劉勰撰、范文瀾註:《文心雕龍註》(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
﹝梁﹞劉勰撰、楊明照校勘疏證:《增訂文心雕龍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唐﹞吳兢撰:《樂府古題要解》(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四一五)。
﹝宋﹞李昉等輯:《文苑英華》(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9年,明刊配宋本)。
﹝宋﹞李昉等輯:《文苑英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宋﹞章樵注:《古文苑》(臺北:鼎文書局,1973年)。
﹝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宋﹞洪興祖撰、﹝清﹞蔣驥著:《楚辭補注、山帶閣註楚辭》(臺北:長安出版社,1991年)。
﹝宋﹞吳曾撰:《能改齋漫錄》(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明﹞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臺北:長安出版社,1978年)。
﹝明﹞王世貞撰:《藝苑卮言》(濟南:齊魯書社,1992年)。
﹝明﹞張溥輯:《漢魏六朝一百三家集》(臺北:新興書局,1968年)。
﹝清﹞李調元編纂,《函海》(臺北:宏業書局,1970年)。
﹝清﹞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據原刊斷句影印)。
﹝清﹞姚鼐輯、王文濡評註:《評註古文辭類纂》(臺北:華正書局,1974年)。
﹝清﹞陳元龍輯:《歷代賦彙》(北京:北京圖書出版社,1999年)。
﹝清﹞劉熙載撰、薛正興點校:《劉熙載文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
賴炎元註譯:《韓詩外傳今註今譯》(臺北:商務印書館,1972年)。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費振剛、胡雙寶、宗明華等輯校:《全漢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
費振剛、仇仲謙、劉南平等輯校:《全漢賦校注》(廣州:廣州教育出版社,2005年)。
韓格平:《全魏晉賦校注》(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8年)。
袁珂注:《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81年)。

二、近人論著
(一)辭賦專著
仇仲謙著:《漢賦賞析》(桂林:廣西教育出版社,1989年)。
王培元主編:《詩騷與辭賦》(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92年)。
王 琳著:《六朝辭賦史》(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
王德華著:《唐前辭賦類型特徵與辭賦分體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年)。
朱曉海著:《習賦椎輪記》(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
余 江著:《漢唐藝術賦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5年)。
曲德來著:《漢賦綜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3年)。
李曰剛著:《辭賦流變史》(臺北:國立編譯館,1987年)。
李曰剛著:《中國辭賦流變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李兆蘭著:《漢賦研究》(臺北:書恆出版社,1980年)。
李建中著:《漢魏六朝文藝心理學》(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1992年)。
余崇生編著:《楚辭研究論文集》(臺北:學海出版社,1985年)。
阮忠漢著:《賦藝術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何沛雄著:《漢魏六朝賦家論略》(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
何沛雄著:《漢魏六朝賦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
林達琪著:《漢代文賦之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4年)。
周嘯天主編:《楚辭鑑賞集成》(臺北:五南出版公司,1993年)。
侯立兵著:《漢魏六朝賦多維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胡學常著:《文學話語與權力話語:漢賦與兩漢政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0年)
胡旭漢著:《魏文學嬗變研究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4年)。
俞紀東著:《漢唐賦淺說》(上海:東方出版社,1999年)。
姜書閣著:《漢賦通義》(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
姜書閣著:《先秦辭賦原論》(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主編:《魏晉南北朝文學論集》(臺北:文史哲
出版社,1994年)。
南京大學中文系主編:《辭賦文學論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年)。
洪順隆著:《辭賦論叢》(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年)。
馬積高著:《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高光復著:《賦史述略》(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年)。
高光復著:《漢魏六朝四十家賦述論》(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
徐志嘯著:《歷代賦論輯要》(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1年)。
袁濟喜著:《賦》(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年)。
郭建勛著:《先唐辭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郭建勛著:《辭賦文體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張正體、張婷婷著:《賦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
張書文著:《楚辭到漢賦的衍變》(臺北:正中書局,1983年)。
張仁青著:《駢文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
張清鐘著:《漢賦研究》(臺北:臺灣商務書印館,1975年)。
曹淑娟著:《漢賦之寫物言志傳統》(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曹道衡著:《漢魏六朝辭賦》(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2年)。
曹明綱著:《賦學概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許建章著:《漢賦研究》(臺北:崇德出版社,1977年)。
許 結著:《賦體文學的文化闡釋》(北京:中華書局 2005年)。
湯炳正著:《屈賦新探》(濟南:齊魯書社,1984年)。
馮良方著:《漢賦與經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陶秋英著:《漢賦之史的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0年)。
陳去病著:《辭賦學綱要》(臺北:文海出版社,1971年)。
陳慶元著:《賦:時代投影與體制演變》(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程章燦著:《漢賦攬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程章燦著:《魏晉南北朝賦史》(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
程章燦著:《賦學論叢》(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程德和著:《漢賦管窺》(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年)。
葉幼明著:《辭賦通論》(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年)。
黃水雲著:《六朝駢賦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new window
黃鳳顯著:《屈辭體研究》(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萬光治著:《漢賦通論:增訂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編印:《第三屆國際辭賦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下冊(臺北:政大中文系,1996年)。
逯欽立著,吳雲整理:《漢魏六朝文學論集》(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傅隸樸著:《賦選注》(臺北:正中書局,1977年)。
鈴木虎雄著、殷石臞譯:《賦史大要》(臺北:地平線出版社,1975年)。
萬光治著:《漢賦通論(增訂本)》(北京:華齡出版社,2004年)。
蔡義忠著:《中國的辭賦家》(臺北:漢威出版社,1985年)。
廖國棟著:《魏晉詠物賦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new window
廖國棟著:《建安辭賦之傳承與拓新》(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8年)。
廖志強著:《南朝賦闡釋》(新北:天工書局,1997年)。
熊良智主編:《辭賦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鄭良樹著:《辭賦論集》(臺北:學生書局,1998年)。
鄭明璋著:《漢賦文化學》(濟南:齊魯書社,2009年)。
劉朝謙著:《賦文本的藝術研究》(北京:華齡出版社,2006年)。
遲文浚等編著:《歷代賦辭典》(瀋陽:人民出版社,1992年)。
霍松林著:《辭賦大辭典》(南京:江蘇古藉出版社,1996年)。
簡宗梧著:《漢賦源流與價值之商榷》(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
簡宗梧著:《漢賦史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年)。
簡宗梧著:《賦與駢文》(臺北:臺灣書店,1998年)。
韓高年著:《詩賦文體源流新探》(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
蕭亢達著:《漢代樂舞百戲藝術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
龔克昌著:《漢賦研究》(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1984年)。

(二)中國音樂史與中國樂器專著
王光祈著:《中國音樂史》(臺北:中華書局,19873年)。
王子初著:《中國音樂考古學》(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
牛龍菲著:《古樂發隱》(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5年)。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編:《中國音樂史圖鑒》(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8年)。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編:《中國音樂詞典》(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5年)。
李美燕著:《中國古代樂教思想》(高雄:麗文文化事業公司,1998年)。
李美燕著:《琴道之思想基礎與美學價值》(高雄:麗文文化事業公司,1999年)。
李時銘著:《詩歌與音樂論稿》(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new window
吳釗、劉東升著:《中國音樂史略》(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0年)。
吳 釗著:《追尋逝去的音樂蹤跡──圖說中國音樂史》(北京:東方出版社,1999年)。
安藤由典著、 鄭德淵譯:《樂器音響學》(臺北:幼獅文化公司,1989年)。
卓芬伶著:《古琴弦音》(臺北:希代出版公司,1984年)。
林謙三著:《東亞樂器考》(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62年)。
[日]林謙三著、錢稻孫譯:《東亞樂器考》(北京:音樂出版社,1962年)。
林 蔥著:《中國音樂史講義》(新竹:七燈出版社,1981年)。
金文達著:《中國古代音樂史》(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 1994年)。
秦 序著:《中國音樂史》(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88年)。
夏 野著:《中國古代音樂史簡編》(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89年)
袁靜芳著:《中國傳統音樂概論》(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0年)。
修海林著:《中國古代音樂教育》(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
修海林、李吉提著:《中國音樂的歷史與審美》(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999年)。
梁在平著:《中國樂器大綱》(臺北: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藝術叢書編纂委員會,1971年)。
許之衡著:《中國音樂小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
馮建志、昊金寶、馮振琦等著:《兩漢音樂文化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9年)。
喬建中編:《中國音樂》(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8年)。
郭美女著:《聲音與音樂教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new window
張蕙慧著:《中國古代樂教思想論集》(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張世彬著《中國音樂史論述稿》(香港:友聯出版社,1975年)。
童 裴著:《中樂尋源》(臺北:學藝出版社,1976年)。
黃體培著:《中華樂學通論──第三編「樂器」》(臺北:中國音樂書房,1983年)。
葉明媚著:《古琴音樂藝術》(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1年)。
陳萬鼐著:《中國古代音樂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
馮文慈著:《中外音樂交流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
楊蔭瀏著:《中國古代音樂史稿》(臺北:丹青圖書出版,1985年)。
劉再生著:《中國古代音樂史簡述》(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9年)。
趙渢主編:《中國樂器》(香港:珠海出版社,1992年)。
臧一冰著:《中國音樂史》(武漢:武漢測繪科技出版社,1999年)。
劉承華著:《中國音樂的神韻》(福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
趙渢編著:《中國樂器》(香港:香港珠海出版社,1992年)。
鄭德淵著:《中國樂器學》(臺北:生韻出版社,1984年)。
薛宗明著:《中國音樂史──樂器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
閻海登、高金香、蕭雲翔著:《笙的演奏法》(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7年)。
戴粹倫等著:《中國音樂史論集》(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1960年)。
蕭興華著:《中國音樂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85年)。
鎮雄、董馨著:《音樂中的物理》(臺北:牛頓出版公司,1995年)。

(三)美學思想類
丁 寧著:《接受之維》(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0年)。
王次炤著:《音樂美學新論》(臺北:萬象圖書公司,1997年)。new window
何 新著:《藝術現象的符號──文化學闡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
吳 曉著:《意象符號與情感空間》(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李幼蒸著:《文化符號學──符號學和意識形態》(臺北:唐山出版社,1997年)。
李澤厚、劉綱紀主編著:《中國美學史》(臺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
周理俐著:《音樂美學》(臺北:樂韻出版社,1993年)。
馬以鑫著:《接受美學新論》(上海:學林出版社,1995年)。
修海林、羅小平著:《音樂美學通論》(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9年)。
[日]野村良雄著,金文達、張前譯:《音樂美學》(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2年)。
郭美女著:《聲音與音樂教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0年)。new window
郭長揚著:《音樂美的尋求》(臺北:樂韻出版社,1996年)。
葉純之、蔣一民著:《音樂美學導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8年)。new window
葉太平著:《中國文學之美學精神》(臺北:水牛圖書公司,1998年)。
葉 朗著:《中國美學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
張蕙慧著:《嵇康音樂美學思想探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new window
張思齊著:《中國接受美學導論》(成都:巴蜀書社,1989年)。
劉小楓選編:《接受美學譯文集》(北京:三聯書店,1989年)。
樊美筠著:《中國傳統美學的當代闡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蔡仲德著:《中國音樂美學史》(臺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1993年)。
樊美筠著:《中國傳統美學的當代闡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
蘇珊‧朗格(Susanne K. Langer)著、 滕守堯 朱強疆譯:《藝術問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
蘇珊‧朗格(Susanne K. Langer)著,劉大基、傅志強、周發祥譯:《情感與形式》(臺北:商鼎文化,1991年)。
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著、 董學文、王葵譯著:《符號學美學》(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
[美]羅伯特‧司格勒斯(Robert Scholes)著、譚一明審譯:《符號與文學》(臺北 :結構群出版社,1989年)。

(四)文學藝術心理學類
方銘健著:《藝術、音樂情感與意義》(臺北:全音樂譜出版社,1997年)。
中華民國應用音樂推廣協會作者群:《音樂與治療》(臺北:星定石文化公司,2004年)。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著、鴻鈞譯:《榮格分析心理學──集體無意識》(臺北:結構群文化事業,1990年)。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著,馮川、蘇克譯:《心理學與文學》(臺北:久大文化,1990年)。
[英]瓦倫汀著 潘智彪譯:《實驗審美心理學(下)──音樂‧詩歌篇》(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1年)。
朱光潛著:《文藝心理學》(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96年)。new window
朱光潛著:《詩論》(臺北:正中書局,1981年)。
於賢德著:《民族審美心理學》(廣州:三環出版社,1989年)。
金開誠著:《文藝心理學術語詳解辭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
金開誠著:《文藝心理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柯普蘭(Aaron Copland)著、劉富燕譯:《怎樣聆賞音樂》(臺北:音樂與音響雜誌社,1993年)。
許天治著:《藝術通感之研究》(臺北:臺灣省立博物館,1987年)。
張春興著:《心理學》(臺北:東華書局,1992年)。
畢盛鎮、劉暢著:《藝術鑒賞心理學》(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
童慶炳著:《藝術創作與審美心理 》(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2年)。
葉嘉瑩著:《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臺北:桂冠圖書,1992年)。new window
劉思量著:《藝術心理學──藝術與創造》(臺北:藝術家出版社,1989年)。new window
趙雅博著:《文學藝術心理學》(臺北:藝術圖書公司,1976年)。
[德]漢斯‧羅伯特‧耀斯(Hans Robert Jauss)著,顧建光、顧靜宇、張樂天譯:《審美經驗與文學解釋學》(上海:譯文出版社,1997年)。
謝俊逢著:《音樂療法──理論方法》(臺北:大陸書店,2003年)。
羅小平、黃虹著:《音樂心理學》(廣州:三環出版社,1989年)。
Ellen Winne著、陶春風等譯:《創造的世界──藝術心理學》(臺北:田園城市文化,1997年)。.
(五)其他
王水照編:《歷代文話》(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
余英時著:《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沈 謙著:《修辭學》(臺北:國立空中大學,1995年)。
章太炎著:《國故論衡》(臺北:廣文書局,1973年)。
黃慶萱著:《修辭學》(臺北:三民書局,1975年)。
黃永武著:《字句鍛鍊法》(臺北:洪範書店有限公司,2002年)。
聞一多著:《聞一多全集》(上海:開明書店,1948年)。
劉煥輝著:《修辭學綱要》(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3年)。
錢鍾書著:《管錐編》(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三、博碩士論文
丁憶如著:《司馬相如賦篇之音韻風格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王晴慧著:《從賦的文體定位論中國敘事詩的形成與發展》,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new window
王士松著:《漢賦中的音樂世界》,鄭州大學碩士論文,2007年。
朴泰德著:《建安時代鄴下文士的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朴現圭著:《漢賦體裁與理論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年。
李翠瑛著:《六朝賦論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new window
何筱敏著:《漢賦的時空美感》,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何美諭著:《魏晉樂論與樂賦音樂審美研究》,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new window
宋豪飛著:《漢魏六朝音樂賦研究》,國立暨南大學中國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林麗雲著:《六朝賦之抒情傳統與藝術表現》,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年。
林恬慧著:《唐代詩歌之樂器音響研究》,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林素美著:《漢賦題材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new window
周虹怜著:《唐代古琴詩研究》,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翁燕珍著:《漢諷諭賦研究──漢賦家的愛與痛》,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孫 鵬著:《漢魏六朝音樂賦研究》,南京師大文學院碩士論文,2005年。
高萍萍著:《漢魏六朝賦的音樂描寫與音樂美學思想》,暨南大學中國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陳啟美著:《古琴指法與其樂音之研究》,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年。
陳政統著:《試論中國音樂的節奏觀》,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
陳姿蓉著:《漢代散體賦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年。new window
陳柄杰著:《中國樂器音色之探討》,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陳英絲著:《六朝賦「詩化」現象研究》,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年。
陳玉玲著:《漢賦聯綿詞研究》,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陳婉儀著:《漢賦中的「中心」與「四方」書寫及其文化意涵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陳功文著:《先唐音樂賦研究》,廣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8年。
郭慧娟著:《魏晉樂賦的音樂美學觀》,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曹淑娟著:《論漢賦之寫物言志傳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黃春興著:《笙的研究》,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黃韻如著:《漢魏六朝音樂賦研究》,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
楊佩螢著:《從六朝樂賦再探文學抒情傳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張明冠著:《漢賦中的神話研究》,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年。
張芳溢著:《《全漢賦》音樂史料初步整理與研究》,天津音樂學院音樂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
歐純純著:《唐代琴詩研究》,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年。
劉楚荊著:《蔡邕辭賦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07年。
劉貝妮著:《「笙賦」的音樂學研究》,武漢音樂學院音樂學系,2007年。
戴伊澄著:《文選音樂類賦篇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蕭湘鳳著:《魏晉賦研究》,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0年。
蕭玲英著:《讖緯思想對漢賦影響之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管所國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4年。
羅中峰著:《中國傳統文人審美生活方式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new window

四、期刊論文
王更生著:〈漫談楚辭與漢賦〉,《空大學訊》第10期,1987年12月。
王國瓔著:〈中國山水詩探源(3)--「漢賦」中的山水景物〉,《中外文學》第9卷5期,1980年10月。new window
王維真著:〈垂珠碎玉空中落──漫談中國的豎琴〉,《音樂與音響雜誌》第124期,1983年10月 。
王欣慧著:〈王褒〈洞簫賦〉研究〉,《中國文化月刊》第207期,1997年6月。
石崢嶸著:〈宋玉音樂美學思想鈎沉〉,《中國音樂(季刊)》第4期,2004年。
朱曉海著:〈讀兩漢詠物賦雜俎〉,《漢學研究》第18卷2期,2000年12月。new window
朱 同著:〈胡笳雜談〉,《樂器》第1期,1987年。
余 江著:〈〈七發〉──音樂賦的濫觴〉,《青海社會科學》第3期,2001年。
李時銘著:〈說注綽〉,《北市國樂》第三版,1987年6月三十日。
李時銘著:〈說撞鐘--「禮記•學記」「撞鐘」喻新探〉,《逢甲中文學報》第3期,1995年5月。
李時銘著:〈論重編「全漢賦」--以費編「全漢賦」在文獻整理上的問題為借鑑〉,《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3期,2001年11月。new window
李時銘著:〈作樂思想的理論及其實踐〉,《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6期,2003年5月。new window
李丹博著:〈附聲測貌,泠然可觀──論王褒〈洞簫賦〉的藝術成就〉,《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2期,2003年4月。
李美燕著:〈嵇康〈琴賦〉中「和」的美學意涵析論〉,《藝術評論》第19期,2009年12月。new window
李銳清著:〈嵇康「琴賦」小論〉,《新亞學術集刊》第13期,1994年。
李孟君、楊仲源著:〈賦體分類試析〉,《建國學報》第21期,2002年7月。
李怡芬著:〈漢賦勸百諷一現象初探〉,《輔大中研所學刊》第7期,1997年6月。new window
李則芬著:〈晉賦與漢賦〉,《東方雜誌》第18卷1期,1984年7月。new window
汪 青著:〈雅韻琴音──蔡邕〈琴賦〉的文學與音樂解讀〉,《古典今讀》,2006年5月。
吳旻旻著:〈「框架、節奏、神化」:析論漢代散體賦之美感與意義〉,《臺大中文學報》第25期,2006年12月。new window
吳儀鳳著:〈騷體賦、散體賦分類概念評析〉,《東華人文學報》第5期,2003年7月。new window
何騏竹著:〈漢賦理論中賦之本質定義及其對文學自覺的先導作用〉,《東方人文學誌》第5卷3期,2006年9月。new window
何美諭著:〈魏晉樂賦中空間與人格的理想論述〉,《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第1卷2期,2007年12月。new window
何沛雄著:〈漢賦問答體初探〉,《新亞學術集刊》第13期,1994年。
卓國浚著:〈進王褒而退馬融:兼釋「子淵〈洞簫〉窮變於聲貌」〉,《興大人文學報》第38期,2007年3月。
林雅韻著:〈漢賦「諷諫說」辨析〉,《輔大中研所學刊》第11期,2001年10月。new window
林凌瀚著:〈不朽與一統: 漢賦與大一統權力詩學(1) 〉,《文明探索叢刊》第11期,1997年10月。
林凌瀚著:〈不朽與一統: 漢賦與大一統權力詩學(2) 〉,《文明探索叢刊》第12期,1998年1月。
周慶華著:〈漢賦新論〉,《問學集》第1期,1990年11月。new window
孟 瑤著:〈識得廬山真面目(13-2)--楚辭與漢賦〉,《明道文藝》第172期,1990年7月。
邵淑雯著:〈音樂對心理效應之探討──由創作與欣賞觀點而論〉,《復興學報》第49卷,1993年6月。new window
范瑞珠著:〈詩經與漢賦之關係〉,《孔孟月刊》第19卷4期,1980年12月。new window
侯立兵著:〈漢魏六朝音樂賦的文化考察〉,《零陵學院學報》第25卷第4期,2004年7月。
翁瑞鴻著:〈淺談漢魏琴賦中之幾個古琴論題〉,《中國語文》第102卷5期,2008年5月。
孫 鵬著:〈漢魏六朝音樂賦整理研究史述略〉,《菏澤師範專科學校學報》第26卷第3期,2004年8月。
馬良懷、侯深著:〈風流千古,人琴俱存─漢晉之際的士人與琴的關係之探討〉,《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9卷第3期,2000年5月。new window
陳姿蓉著:〈「鋪采摛文.合組列繡」的形成背景--漢賦典型特徵之一考察〉,《新亞學術集刊》第13期,1994年。
許東海著:〈賦心與女色--論漢賦中的女性書寫及其意涵〉,《成大中文學報》第8期,2000年6月。new window
許東海著:〈賦家與仙境--論漢賦與神仙結合的主要類型及其意涵〉,《漢學研究》第18卷2期,2000年12月。new window
容天圻著:〈古琴的過去與現在〉,《音樂與音響》第57期,1978年3月。new window
高厚永著:〈曲項琵琶的傳派及形制構造的發展〉,《中國音樂學》第3期,1986年。
郭慧娟著:〈魏晉士人的音樂審美意識--以樂賦為主要討論文本〉,《輔大中研所學刊》第11期,2001年10月。new window
郭慧娟著:〈漢魏晉樂賦中音樂審美思想分析〉,《東吳中文學報》第12期,2006年5月。new window
梁承德著:〈兩漢賦論思想〉,《中國文化月刊》第226期,1999年1月。
梁立中著:〈賦概 (先秦兩漢賦說) 詮論〉,《東南學報》第7期,1984年7月。
曹淑娟著:〈論漢賦之寫物言志傳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第27期1983年6月。
黃亦真著:〈風花雪月六朝賦〉,《古今藝文》第18卷1期,1991年11月。
黃水雲著:〈論六朝賦詩化的原因及表現〉,《實踐學報》第25期,1994年6月。
曾春海著:〈阮籍與嵇康的樂論〉,《哲學與文化》第37卷10期,2010年10月。
張珍禎著:〈嵇康「音樂觀」探析〉,《思辨集》第8期,2005年3月。
張儷瓊著:〈箜篌探索──樂器起源、形態與現況研究〉,《藝術學報》第58期,1996年6月。new window
張曲波著:〈箎、笛考辨〉,《交響》第4期 ,1987年 。
張清治著:〈古琴藝術的美感境界〉,《中國文化月刊》第20期,1981年6月。
張清鐘著:〈漢賦研究〉,《嘉義師專學報》第5期,1974年5月。
張 巍著:〈漢魏六朝音樂賦中的審美思想〉,《船中學刊》第2期,2007年。
傅錫壬著:〈《文選》所錄漢賦中的神話特質與解析〉,《淡江學報》第36期,1998年5月。
楊 允著:〈〈長笛賦〉藝術特色探索〉,《渤海大學學報》第2期,2009年。
劉振維著:〈論嵇康《琴賦》的音樂思想〉,《止善》第2期,2007年6月。
劉 琦著:〈《文選》音樂六賦三題〉,《長春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期,1995年。
劉志偉著:〈《文選》音樂賦創作程式與美學意蘊發微〉,《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3卷第5期,1996年9月。
劉 亮著:〈古琴與琵琶──中國樂器的精華〉,《音樂與音響》第104期,1982年2月。
劉 剛著:〈〈笛賦〉為宋玉所作說〉,《瀋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6卷第1期,2002年。
劉偉生著:〈嵇康〈琴賦序〉的理論內涵與價值〉,《船山學刊》第4期,2008年。
廖國棟著:〈漢賦「夸飾」之省察〉,《成大中文學報》第1期,1992年11月。new window
廖志超著:〈絃外之音──嵇康〈琴賦〉析論〉,《文與哲》第8期,2006年6月。
謝曉濱、姚品文著:〈古代箏樂的文化屬性〉,《人民音樂》第10期,2002年。
簡宗梧著:〈漢賦瑋字源流考〉,《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36期,1977年12月。
簡宗梧著:〈漢賦文學思想源流〉,《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37期、38期,1978年12月。
簡宗梧著:〈對漢賦若干疵議之商榷〉,《古典文學》第1期,1979年12月。
簡宗梧著:〈漢代賦家與儒家之淵源〉,《孔孟學報》第39期,1980年4月。new window
簡宗梧著:〈漢賦和詩、文的關係:賦體屬性之考辨〉,《東方雜誌》第17卷9期,1984年3月。
簡宗梧著:〈從「鋪張揚厲」到「據事類義」:賦體語言藝術的歷史考察〉,《東方雜誌》第23卷2期,1989年8月。
簡宗梧著:〈編纂「全漢賦」之商榷〉,《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60期,1989年12月。
簡宗梧著:〈從漢到唐貴遊活動的轉型與賦體變化之考察〉,《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第1期,1999年6月。
簡宗梧著:〈賦體之典律作品及其因子〉,《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6期第,2003年5月。new window
簡宗梧著:〈賦與隱語關係之考察〉,《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8期,2004年5月。new window
簡宗梧著:〈賦與設辭問對關係之考察〉,《逢甲人文社會學報》11期,2005年12月。new window
簡宗梧著:〈賦的可變基因與其突變──兼論賦體蛻變之分期〉,《逢甲人文社會學報》第12期,2006年6月。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