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競技太極拳推手訓練架構分析與探討
書刊名:興國學報
作者:陳榮煌許政斌陳雍元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en, Rong-huangXu, Zheng-binChen, Yuan-yong
出版日期:2007
卷期:7
頁次:頁97-107
主題關鍵詞:競技太極拳推手訓練架構Sport tai-chi-chuan push handTraining structur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9
  • 點閱點閱:14
期刊論文
1.邱建華(1999)。太極拳推手運動員選材探討。山東體育科技,21(3),34-35+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榮輝(2002)。太極拳推手比賽活動報導在台灣區。太極拳研究專集,217/218,31-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崔永勝、虞定海、謝業雷(2004)。從規則改革視角論提高推手的競技性和民族性。武漢體育學院學報,38(6),40-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毛明春、陳小平、陳小兵(2002)。從規則角度研究影響推手競賽的觀賞性問題。中國體育科技,38(8),31-32+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田金龍(1994)。深究推手特點再話推手比賽--對競技推手比賽特色的探討。中華武術,1994(3),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呂季東、俞繼英、龍躍玉、劉鵬(2004)。專項力量概念的界定。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8(4),24-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豎銳(2004)。淺談太極拳推手勁力作用和機理。湖北體育科技,23(3),314-3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明科、紀志華(2004)。關於太極拳控制技術的研究。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漢文)版,33(1),104-1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劉仁輝、倪銳、肖震(2004)。試論太極拳技擊的訓練與發展。武術科學,1(6),40-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謝業雷、史偉(2004)。太極推手的發展現狀與對策探析。武術科學,1(6),34-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謝慧松(2003)。對專項速度的研究。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6(2),277-2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徐澤(2001)。淺析競技推手戰術。安徽體育科技,89,41-42+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勞利紅(1999)。柔道運動的供能特徵及專項耐力訓練。體育科技,20(1),125-1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榮煌、蘇俊賢、陳雍元、陳文進(20050600)。柔道運動訓練過程專項體能之探討。中華體育季刊,19(2)=73,75-8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Orlick, T.、Partington, J. T.(1988)。Mental links to excellence。The Sports Psychologist,2(2),105-130。  new window
16.周文祥(19940900)。運動員的心理訓練。中華體育季刊,8(2)=30,17-2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唐人屏、黃連順(1995)。從太極拳推手的訓練目的看掤手的運用與變化。1995海峽兩岸太極拳學術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吳榮輝(2004)。傳統太極拳推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中華民國太極拳總會(2002)。太極拳規則。台北市:中華民國太極拳總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余功保(1999)。精選太極拳辭典。北京市:人民體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華樺(2004)。競技太極推手。武漢:湖北科學技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于志鈞(2000)。太極推手修煉。北京市:北京體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2002)。國際太極拳規則。台北市:中華民國體育運動總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安在峰(2002)。太極推手絕技。台北市:大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安在峰(2005)。太極推手秘傳。台北市:大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邱丕相(2003)。太極拳習練知識問答。北京市:人民體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過家興(1998)。運動訓練學文集。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趙增福、趙超(2003)。中國趙堡太極推手。西安市:世界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鍾文淵(2003)。縱橫太極。台北市:逸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山(2004)。中國太極推手。臺北:大展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Bompa, T. O.(1999)。Priodization: Theory and methodology of training。Champaign, IL:Human kinetics。  new window
14.Weinberg, R. S.(1988)。The Mental Advantage: Developing Your Psychological Skills in Tennis。Champaign, Illinois:Leisure Press。  new window
15.張至滿(1999)。體育測量與評價。臺北:水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傅全志(1998)。全國武術錦標賽太極拳、劍、推手賽。中國武術百科全書。北京市:中國大百科全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江界山、戴旭志(2001)。傳統武術與競賽套路的基礎訓練架構分析。運動訓練法。臺北: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