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單一變數季節性預測模式比較--以基隆港出口貨櫃為例
書刊名: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運學報
作者:彭文怡朱經武曹素春
作者(外文):Peng, Wen-yiChu, Ching-wuTsao, Su-chun
出版日期:2006
卷期:15
頁次:頁33-48
主題關鍵詞:古典分解法三角函數迴歸季節性虛擬變數灰預測混合型灰預測Classical decompositionTrigonometric modelRegression model with seasonal dummy variablesGrey forecast and hybrid grey forecas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6
  • 點閱點閱:33
期刊論文
1.許巧鶯、溫裕弘(19970900)。臺灣地區國際航空客運量之預測--灰色預測模式之應用。運輸計劃,26(3),525-55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Profillidis, V. A.(2000)。Econometric and Fuzzy Model for the Forecast of Demand in the Air Port of Rhode。Journal of Air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6(2),95-100。  new window
3.Tzeng, F. M.、Yu, H. C.、Tzeng, G. H.(2001)。Applied Hybrid Grey Model to Forecast Seasonal Time Series。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67,291-302。  new window
4.Seabrooke, W.、Hui, E.、Lam, W.、Wong, G.(2003)。Forecasting cargo growth and regional role of the port of Hong Kong。Cities,20(1),51-64。  new window
5.劉宏道、張徐錫(19930100)。港埠運量預測模式之研究。中華技術,17,89-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文吉、吳勝傑、程培倫、尤仁弘(20031000)。由生命週期觀點談灰色理論於運輸需求預測之應用--以臺灣地區港埠貨櫃運輸需求預測為例。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運學報,12,171-18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梁金樹、周聰佑(20031000)。臺灣地區海運進出口貨物運量預測。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運學報,12,203-2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周文賢、張隆憲、古金英(19991000)。臺灣貨櫃運量決定因素及預測之研究。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運學報,7,83-11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顏進儒、林永山(19971200)。我國海運主要定期航線貨物運量分析。運輸學刊,10(4)=38,97-11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陳武正、林科(1994)。海峽兩岸間客貨預測與分析。第二屆海峽兩岸海上航運學術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蘇崇光(1994)。兩岸直航貨運量與港埠設施研析。第二屆海峽兩岸海上航運學術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藍武王、傅世鎰(1994)。台灣地區港埠進出口貨櫃運量之分析與預測。第二屆海峽兩岸海上航運學術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科(1994)。海峽兩岸間客貨量預測與分析。第二屆海峽兩岸海上航運學術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泰林、王小娥、陳垂彥(1997)。港埠運輸需求預測之分析研究。中華民國第一屆航運學術論文研討會,114-1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黃宏斌(2001)。高雄港轉口貨櫃運量預測之研究--以類神經網路為預測模式(碩士論文)。國立海洋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綱紀(2005)。季節性預測模式比較-以台中港進口貨櫃預測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曹慧菁(2005)。季節性預測模式比較--以基隆港出口貨櫃預測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昭榮(1991)。基隆港貨櫃運輸分析(碩士論文)。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基隆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周明道(2004)。以模糊時間數列進行模糊預測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琛暉(1997)。大宗散裝貨進口預測與相關變數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海洋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錦桂(2000)。台灣地區港埠貨櫃運量預測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海洋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蘇其正(1999)。台中港各類貨物進出口總量預測(碩士論文)。國立海洋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葉立婷(2004)。高雄港進、出、轉口貨櫃量與港埠作業效率間動態影響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葉中仁(2005)。季節性預測模式比較--以高雄港轉口貨櫃預測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黃皇基(1998)。台灣地區航空貨運需求相關變數分析與預測(碩士論文)。國立海洋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靜如(2003)。國內海運進出轉口貨櫃量影響因子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垂彥(1998)。兩岸海運直航貨運量預測與分佈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希敬(1987)。基隆港東岸貨櫃終站規劃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周建張(2004)。台灣地區各國際商港貨櫃運量預測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呂正毅(1993)。港埠運輸需求預測與最適碼頭規劃之研究--以基隆港貨櫃碼頭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海洋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鄭益興(2002)。以類神經網路建立國際港口營運量預測模式--以花蓮港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張萬和(1974)。進出口貨物區域運量分配與台中港吞吐量之預測(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林光(2003)。海運學。台北市:華泰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中華顧問工程公司(1999)。港埠運量預測模型建立之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Bowerman, B. L.、O'Connell, R. T.(1993)。Forecasting and Time Series: An Applied Approach。Belmont, California:Duxbury Press。  new window
4.Horonjeff, R.、Mckelvey, X.(1994)。Planning and Design of Airports。New York:McGraw-Hill Inc.。  new window
其他
1.交通部運輸研究所港灣技術研究中心(1999)。台灣地區各國際商港運量分配之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台北港企業聯盟(2001)。台北港企業聯盟參與興建暨營運台北港貨櫃儲運中心投資計畫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台灣省政府交通處(1997)。台灣地區整體國際港埠發展規劃:台灣地區貨櫃總量預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郭塗城(1993)。基隆港之運量與能量分析,台灣港埠整體發展及深水化之研究--基隆港之整體開發計畫,交通部運輸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交通部運輸研究所港灣技術研究中心(1999)。港埠運量預測之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