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共「十七大」後對外政策方向與國際參與[研討會]
書刊名:東亞研究
作者:邱坤玄 引用關係趙國材李明王定士洪美蘭 引用關係蕭功秦黃淑嫆
出版日期:2007
卷期:38:1
頁次:頁212-244
主題關鍵詞:中共十七大外交政策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
  • 點閱點閱:75
期刊論文
1.吳建民、俞新天(200602)。和諧世界與中國外交。外交評論,2006(87),15-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建民(200604)。多邊外交是構建和諧世界的平臺--重新認識多邊外交。外交評論,2006(88),10-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閻學通(2006)。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的政策關係。國際政治研究,2006(1),14-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Li, Zhao-Zing(2005)。"Li Zhaozing, 18 February, 2005, Preface," Department of Policy Planning,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China's Foreign Affairs。  new window
5.曹雲華、徐善寶(200402)。睦鄰外交政策與中國--東協關係。當代亞太,2004(2),52-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沈紅芳(200411)。中國入世和『十加一』背景下的中菲經濟政治關係。當代亞太,2004(11),37-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臧秀玲(200409)。東亞地區及其發展趨勢--以『10+3』合作機制為視角。當代亞太,2004(9),30-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吳安家(20050200)。「更寄希望於臺灣人民」的策略。展望與探索,3(2),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大慧(200509)。影響中日關係發展的深層原因解析。日本學論壇,2005(3),35-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尹曉亮(200506)。中日『春曉油田』之爭的『結』與『解』。日本問題研究,2005(2),59-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森林(200509)。影響歷史認識與中日關係。日本學論壇,2005(3),23-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臧佩紅(200510)。戰後日本歷史教科書問題。日本學刊,2005(5),135-1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封永平(2005)。安全困境與中日關係。日本問題研究,2005(4),41-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劉復國(20060300)。美印戰略夥伴關係的建構。戰略安全研析,11,29-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Zongze, Ruan(200510)。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Situation and China-Russia-India Relations。China Report,41(4),375-378。  new window
16.華玉潔(200409)。歐盟對華武器禁運可以結束了嗎?。世界經濟與政治,2004(9),48-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徐萬勝(200404)。日美同盟與日本的軍事大國化傾向。當代亞太,2004(4),10-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梁棟(200506)。戰後日本軍備發展過程中的朝鮮因素。日本問題研究,2005(2),46-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蔡增家(20050300)。美日2+2安保諮商的政治意涵及其影響。展望與探索,3(3),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蔡增家(20060100)。擺盪在合作與衝突之間:中國崛起下中日衝突的結構分析。國際關係學報,21,45-7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加加美光行(20060200)。日中關係的曲折演進:一種宏觀歷史的角度。世界經濟與政治,2006(2),60-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Halper, Stefan A.、Clarke, Jonathan(2004)。America Alone: The Neo-Conservatives and the Global Order。America Alone: The NeoConservatives and the Global Order。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陳啓懋(2000)。中日對外關係。臺北:去虹資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Drift, R. F.、陳來勝(2004)。冷戰後中日安全關係。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嚴安林、黃中平(2004)。民進黨對外關係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洪兵(2000)。剖析美國利益。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20060227)。中國東協貿易協定將為臺灣帶來不利影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Pan, Esther(20060301)。中、美、印:微妙的平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李肇星(2004)。外交部長李肇星序。中國外交2004年。北京:外交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舟(2002)。美國的防務政策調整將充分體現亞洲的優先地位--訪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前亞洲太平洋地區政策中心主任道格帕爾(D. Paal)博士。美國的安全戰略與東亞美國著名國際戰略專家訪談錄。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趙國材(2002)。美日安保條約體系下之非作戰軍事行動。東北亞發展的回顧與展望。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