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此時此刻」--陳慧嶠作品中非理性元素的運用
書刊名:議藝份子
作者:李思潔
出版日期:2007
卷期:9
頁次:頁139-150
主題關鍵詞:陳慧嶠裝置藝術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
  • 點閱點閱:10
期刊論文
1.黃茜芳(19980300)。真金不怕火煉--陳慧嶠的創作路。典藏藝術,66,179-1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謝佩霓(19980300)。安全感盒裝,美感封箱--從女性裝置手法探索臺灣女性藝術共相。典藏藝術,66,202-2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瑪悧(199709)。懷疑者的美麗捕捉。山藝術,90,74-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石瑞仁(199709)。評陳慧嶠個展--拜物女巫的法會。山藝術,90,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江足滿(19991000)。拼貼女性藝術史--衣、布、剪刀與針線情。中外文學,28(5)=329,60-7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0060923)。陳慧嶠--此時此刻。當代藝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陸蓉之(19990800)。如墜雲中,影不相隨--「矛盾與曖昧」:陳慧嶠、董心如、蕭北辰聯展。藝術家,49(2)=291,342-3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Thompson, Kristin、Bordwell, David、廖金鳳(1998)。電影百年發展史:前半世紀。臺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石瑞仁、陳慧嶠、蘇珀琪(2006)。陳慧嶠此時此刻。財團法人當代藝術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建緯(1993)。符號學是什麼--由藝術作品談起。台南:國立台南藝術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長島晶裕、ORG(2005)。星空中的神話。台北市:春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永東(1998)。埃及神話故事。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Tokapeb, C. A.、Meletinskij, E. M.、魏慶征(1993)。世界各民族神話大觀。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Campbell, Joseph、李子寧(1996)。神話的智慧:時空變遷中的神話。臺北:立緒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Lévi-Strauss, Claude、楊德睿(2001)。神話與意義。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陸蓉之(2002)。1990年代女性意識的崛起和女性化的美學品味。台灣(當代)女性藝術史。台北市:藝術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子弘(2006)。蛇究竟是撒旦還是神聖的使者呢?。對符號圖騰的101個問題。台中市:好讀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Aby Warburg(1998)。Images from the Region of the Pueblo Indians of North America。The Art of Art History: A Critical Antholog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4.Ions, Veronica、杜文燕(2005)。蛇蟒和海怪。神話的歷史。台北市:究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Ions, Veronica、杜文燕(2005)。超越人類極限。神話的歷史。台北市:究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Campell, Joseph、李子寧(1996)。混沌初開:人類與神話的起源。神話的智慧。台北縣:立緒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岑家悟(1987)。釋圖騰制。圖騰藝術史。板橋市:駱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Freud, Sigmund、劭迎生(2002)。對亂倫的恐懼。圖騰與禁忌。台北縣:知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Dick, Leslie(2003)。You Shall Go to the Ball。Modern Painters。New York:LTB Media Production Department。  new window
10.常若松(2000)。個人潛意識。人類心靈的神話。台北市:貓頭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常若松(2000)。集體潛意識。人類心靈的神話。台北市:貓頭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卡爾‧榮格(1999)。個體化過程。人及其象徵。台北縣:立緒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Freud, Sigmund、劭迎生(2002)。圖騰崇拜在童年時代的再現。圖騰與禁忌。台北縣:知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Campbell, Joseph、李子寧(1996)。神聖之源:東方的常青哲學。神話的智慧。台北縣:立緒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Caws, Mary Ann、Kuenzli, Rudolf、Raaberg, Gwen、林明澤、羅秀芝(1995)。陰陽同體:與歐本漢一席談。超現實主義與女人。台北市: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