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旁白敘事.聲音傳達.意象建構--澀澤榮一《論語講義》研究
書刊名: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
作者:金培懿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6
卷期:8
頁次:頁31-80
主題關鍵詞:日本漢學澀澤榮一論語講義旁白敘事聲音傳達意象建構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6
本文透過研究澀澤榮一之《論語講義》,擬探討該書所謂「講義」此種堪稱「旁白敘事」的解經法具體所指為何?又其是如何藉由「回溯」(flashback)的方式,將《論語》經文置入其自身人生經驗與日本歷史的上下文脈中,而使得傳統經典的文化精神,融入其所處的明治、大正近代日本的同時,澀澤之人生乃至近代日本,也同時都朝向《論語》所代表的神聖傳統宇宙回歸。進而探討其如何藉由「旁白敘事」的講經法,以傳達出所謂:人外無道的日本《論語》實學這一聲音,又其如何建構出所謂:日本作為近代國家的身分認同與確立民族文化主體價值的意象。進而解明日本在近代化過程中,其重新融納《論語》這一傳統經典的意涵,其實與其冀求成為亞洲復甦之代表國的企圖,以及希望自我改革以躋身於世界中心的渴求有著深刻的關聯。故藉由本文之研究,關於日本漢學如何由近世向近代轉變的實態,亦可進一步獲得釐清。
圖書
1.澀澤榮一、洪墩謨(1988)。論語與算盤。台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山鹿素行(1940)。謫居童問。東京: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荻生徂徠(1973)。辨道。東京:岩波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色川大吉(1992)。第二部 國家進路の摸索の時代‧1 新日本の進路をもとめて─德富蘇峰の描いた未來像一。明治精神史(下冊)。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山鹿素行(1982)。山鹿語類。山鹿語類。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岳兵(2005)。明治儒學與近代日本。明治儒學與近代日本。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安達大壽計(1922)。澁澤子爵活論語。澁澤子爵活論語。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澀澤榮一(1922)。實驗論語處世談。實驗論語處世談。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澀澤青淵紀念財團龍門社(1962)。澀澤榮一傳記資料。澀澤榮一傳記資料。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澀澤榮一(1975)。總說。論語講義。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龜井南溟(1973)。子罕‧吾有知乎哉。論語語由。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安井小太郎(1973)。論語語由解題。日本名家四書註釋全書第四卷。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龜井昭陽(1978)。家學小言。家學小言。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司馬遼太郎(1995)。宋學。この国のかたち。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新渡戶稻造(2000)。武士道─影響日本最深的力量。武士道─影響日本最深的力量。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澀澤榮一。新編青淵百話。新編青淵百話。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荻生徂徠(1973)。里仁第四‧子曰里仁為美章,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龜井昭陽(1922)。語由述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三島中洲(1921)。論語講義,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伊藤仁齋。第五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澀澤榮一(1916)。論語と算盤,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山鹿素行(1940)。配所殘筆,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伊藤仁齋(1985)。語孟字義,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黃俊傑(2006)。澀澤榮一解釋《論語》的兩個切入點。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