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朱彝尊詩學思想中的創作本源論
書刊名:東吳中文研究集刊
作者:王曉雯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Wang, Hsiao-Wen
出版日期:2007
卷期:14
頁次:頁1-17
主題關鍵詞:朱彝尊詩歌理論創作本源言志抒情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0
失彝尊的文學成就在當時已經產生影響,作為一個詩人,其詩名幾為詞名所掩,因此當今學者多關注於朱氏詞學成果的展現,對於其詩歌理論的相關議題鮮少深入探討。故本文擬從朱彝尊詩學思想中的創作本源論切入,分為「言志」和「主情」二說予以探討,檢視兩者相互溝通或偶見矛盾的現象,予以梳理或試圖詮釋,並聯擊其理論提出的時代針對性,期望為朱彝尊其人其詩的研究提供深化之可能。
Other
1.朱彝尊。九歌草堂詩集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彝尊(1998)。鄧黻,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朱彝尊。湛若水。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期刊論文
1.李世英(199606)。論錢謙益與朱彝尊詩學觀的異同。北方工業大學學報,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葉元章(199106)。朱彝尊曾參與抗清活動考。寧波大學學報,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黃河(2002)。王士禎與清初詩歌思想。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蔣寅(2001)。王漁洋與康熙詩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永瑢、紀昀(1983)。武英殿本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朱自清(199703)。詩言志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97)。春秋左傅。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朱彝尊(199412)。曝書亭集。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楊謙(1998)。朱竹坨先生年譜。北京:北京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居淵(1994)。清代詩歌與王學。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孫之梅(1996)。錢謙益與明末清初文學。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趙爾巽、清史稿校註編纂小組、國史館(1990)。清史稿校註。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郭紹虞、富壽蓀(1999)。清詩話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錢謙益(1991)。列朝詩集小傳。臺北:明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健(1999)。清代詩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謝正光(2001)。清初詩文與士人交遊考。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錢仲聯(1987)。清詩記事。清詩記事。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陸機(1995)。文賦。文選。臺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嚴羽(1983)。滄浪詩話詩辨。滄浪詩話校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