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宋詞中取材〈鶯鶯傳〉本事試探
書刊名:東吳中文研究集刊
作者:林宏達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n, Hung-Ta
出版日期:2007
卷期:14
頁次:頁91-109
主題關鍵詞:宋詞鶯鶯傳本事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
  • 點閱點閱:28
唐人傳奇對於講唱文學、戲曲以及後代小說的影響較為深切,原因在於「故事」用於相似文類上,可以得到進一步的發展。然而宋代直接承繼唐代文學而來,各類文體間的互相影響顯而易見。詞體在宋代有了高度的發展,所接受於前代的文學內容不只有詩歌一項,本文站在觀察宋詞的角度,試圖了解傳奇小說對於詞體的各種影響,而〈鶯鶯傳〉是唐人傳奇中最出色的作品之一,由於此傳為歌妓與文士相戀而無法終老的愛情悲劇,在角色與內容上都具有典型性。詞常被作為歌樓酒館中助興之用,與該事有相當契合之側,所以取材該傳本事的機率也比其他傳奇高。以《全宋詞》的範圍觀察取材〈鶯鶯傳〉本事,其中傳中詩文、特殊場景及氛圍、人物為取材頻率較高者;內容上以情戀與詠物居多,有其侷限性。詞作以「鶯鶯」為主題者,在思想上超脫原作懲尤物之說,也影響了後代同一主題的創作。
期刊論文
1.王偉勇(19950500)。兩宋詞人取材唐詩之方法。東吳中文學報,1,223-25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王秀雲。毛滂東堂詞研究(碩士論文)。東吳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譚傳永(2000)。至味與知味--趙令畤及其〔侯鯖錄〕研究(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馬積高、黄鈞(1988)。中國古代文學史。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馬美信(2004)。宋元戲曲史疏證。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00112)。爾雅釋宮。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周同慶、王宗堂(200209)。蘇東坡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葉夢得(198702)。健康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振孫(1968)。直齊書錄解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劍亮(20001100)。唐宋詞與唐宋歌妓制度。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孫遜(199305)。董西廂和王西廂。臺北:萬卷樓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國維、馬信美疏證。宋元戲曲史疏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國維、馬信美。宋元戲曲史疏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夢機(1981)。詞律探源。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吳自牧(1998)。夢粱錄。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林宗毅(1998)。《西廂記》二論。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灌園耐得翁(1998)。都城紀勝。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葉慶炳(19970600)。中國文學史。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劉大杰(1992)。中國文學發展史。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趙令畤(2002)。侯鯖錄。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劉勰、周振甫(1998)。文心雕龍注釋。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馬積高、黃鈞(1998)。中國古代文學史。萬卷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唐圭璋、王仲聞、孔凡禮(1999)。全宋詞。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張高評(2000)。「破體出位」與宋代文學的整合研究--以詩、詞、隱括爲例。會通化成與宋代詩學。臺南:成功大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國維(200007)。錄曲餘談。王國維戲曲論文集。臺北:里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