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行孝子到底不簡屍〉的仇義矛盾與社會反思
書刊名:修平人文社會學報
作者:王良友
作者(外文):Wang, Liang-yu
出版日期:2006
卷期:6
頁次:頁83-100
主題關鍵詞:二拍明代復仇簡屍□-paiMing DynastyVengeanceCheck corps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7
期刊論文
1.王力(1999)。復仇文學與復仇精神論。十堰職業技術學院學院,12(4),32-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邁克爾•達爾比者、王立、魏彬彬(2003)。傳統中國的復仇與法律。丹東師專學報,25(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力(1994)。喪悼文化與中國古代復仇文學主題。社會科學戰線,1994(3),215-2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力(1994)。復仇心態及中國古代文學復仇主題的審美效應。求索,5,86-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力(1995)。文化•審美•題材主題-中國古代復仇文學主綜論。華節師專學報,1,27-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力(2000)。從復仇文學主題看復仇動機的傳奇質素。山西大學學報,23(2),27-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朱全福(2000)。從「神判」走向「人判」--淺議「三言」公案小說中的判案官形象。蘇州鐵道師範學院學報(社科版),17(4),56-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苗懷明(2003)。文言公案小說-一種形式獨特的文人話語。南勢學壇,23(1),66-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建國(1998)。中國古代復仇觀之我見。法學,8,23-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宋美艷、王立(1999)。法與復仇邏輯-再談法與古代復仇文學主題。錦州師院學報,4,25-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苗嗚宇(2002)。中國古代復仇制度初探。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1(6),97-1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勇(2000)。制謎與揭謎-宋元話本中公案小說的敘事特徵兼論其善惡觀。蒙自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5),25-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劉衛英(2002)。中國古代復仇精神的文化催奮力。南通師範學院學報,18(1),107-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何淑宜(1999)。明代士紳與通俗文化的關係--以喪葬禮俗為例的考察(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宋慈、姜麗蓉(1996)。洗冤集錄。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呂坤。四禮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何瑭。栢齋集栢齋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郭璞。葬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陸人龍(1993)。型世言。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何良俊(1971)。何翰林集。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馮夢禎。快雪堂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夏良勝(1996)。東洲初稿。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侯一元(1990)。二谷山人集(不分卷)。漢學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徐善繼、徐善述(1995)。地理人子須知。台北: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國風(1990)。公案小說漫話。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顧起元、陳稼禾、譚棣華(1997)。客座贅語。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楊雪峰(1978)。明代的審判制度。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王廷相(1976)。王氏家藏集。偉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呂小蓬(2003)。古代小說公案文化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商傳(1998)。明代文化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