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張恨水《啼笑因緣》審美特性之析論
書刊名:嘉南學報. 人文類
作者:張靜環
作者(外文):Chang, Jing-hwan
出版日期:2007
卷期:33
頁次:頁357-370
主題關鍵詞:張恨水啼笑因緣章回小說審美特徵Zhang HenshuiSadness and happiness destinedZhang hui novelCharacteristic of appreciating beau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4
期刊論文
1.簫笛(1995)。論張恨水小說創作的文化價值取向。學術界,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程仁章(1994)。張恨水現象與民族審美文化。北方論叢,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恨水(1980)。我的創作和生活。文史資料選輯,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周斌(1995)。張恨水與市民文化。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焦玉蓮(1999)。論張恨水章回體小說的創造性。晉陽學刊,199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安海(1995)。通俗文學的美學特徵。華中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199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謝家順(2001)。傳統與現代的交融--張恨水小說《啼笑因緣》敘事特點論。唐山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恨水(1982)。寫作生涯回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恨水(1985)。啼笑因緣。北京:北京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恨水(1978)。啼笑因緣。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恨水(1933)。金粉世家。上海: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恨水(1932)。彎月集。北平:遠恒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揚體(1987)。鴛鴦蝴蝶派作品選評。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董康成、徐傳禮(1987)。閒話張恨水。合肥:黃山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袁進(1988)。張恨水評傳。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茅盾(1981)。茅盾文藝雜論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Martin, Wallace、伍曉明(1990)。當代敘事學。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梁實秋(1978)。梁實秋論文學。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楊義(1986)。中國現代小說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錢理群、溫儒敏、吳福輝(2002)。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