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變文到話本--論〈齖□書〉到〈快嘴李翠蓮記〉之發展關係
書刊名: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研究生論文集刊
作者:李介立
出版日期:2005
卷期:7
頁次:頁1-20
主題關鍵詞:齖□書快嘴李翠蓮記變文話本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
  • 點閱點閱:50
期刊論文
1.王小盾(1994)。敦煌文學與唐代講唱藝術。中國社會科學,1994(3),114-1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昊(2003)。試論敦煌話本小說的情節藝術。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2003(6),78-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艾麗輝(2001)。中國古代通俗小說的濫觴--唐代敦煌話本。遼寧教育學院學報,18(11),86-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梅維恆(1988)。我與敦煌變文研究。文史知識,198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海濤(1994)。敦煌變文與唐代俗文學的關係。社科縱橫,1994(4),32-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靜二(19940900)。從文化接觸看變文對中國小說發展的影響。中外文學,23(4)=268,101-12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胡馨丹(20040400)。寫實主義論。人文集刊,2,121-1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翠英(19961200)。抗拒性對話--試析〈快嘴李翠蓮記〉的女性意識。漢學研究,14(2)=28,241-26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洪楩、王一工(1995)。清平山堂話本。臺北:建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重民(1985)。敦煌遺書論文集。臺北: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任二北(1978)。敦煌曲校錄。臺北:盤庚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高國藩(1999)。敦煌民俗學。上海:上海三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錫厚(1995)。敦煌本唐集研究。臺北:新文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鴻勛(1987)。敦煌講唱文學作品選注。蘭州:甘肅人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郭在貽(1990)。敦煌變文集校議。湖南:岳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項楚(1990)。敦煌變文選注。四川:巴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龍潛庵(1989)。穿梭宋元話本之間。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陶東風(1994)。文體演變及其文化意味。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周紹良(1992)。敦煌文學芻議及其他。新文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龐德新(1974)。從話本及擬話本所見之宋代兩京市民生活。香港:龍門書店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騫(1987)。敦煌變文話本研究。瀋陽市:遼寧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高國藩(1994)。敦煌民間文學。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鄭阿財(1993)。敦煌文獻與文學。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樂蘅軍(1969)。宋代話本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張鴻勛(1993)。敦煌說唱文學概論。新文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黃征、張涌泉(1997)。敦煌變文校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潘重規(1994)。敦煌變文集新書。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汪其楣(1979)。淺談「清平山堂話本」。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叢刊--小說之部。臺北:巨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翠英(1997)。抗拒性對話--試析〈快嘴李翠蓮記〉的女性意識。古典文學與性別研究。臺北:里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