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唐宋俗文學發展及傳播之研究
作者:廖秀芬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ao, Hsiu-Fen
校院名稱:國立中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鄭阿財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6
主題關鍵詞:唐宋俗文學變文俗曲話本表演傳播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secular literatureBianwenfolk songHua-Benperformancepropag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5
俗文學的概念約起於五四運動以後,但實際上,在都市興起的唐宋時期,俗文學便在市井之間,以說、唱及說唱的表演形式流傳著,如說書、唱俗曲歌謠及講唱變文、諸宮調等,但流傳下來的材料或相關記載並不多,故有關俗文學的相關研究多集中在材料保存較為豐富的明清時期。在西元1900年敦煌藏經洞的重見天日,其中有一批形式、內容通俗的俗文學材料,如變文、曲子詞、俗曲、通俗詩等,及俗文學相關記載的寫卷,則進一步證實俗文學萌芽於唐代;再加上,都市的興起、商業的發達、市民的崛起、識字率及印刷術的逐漸發展等條件,唐宋時期實為俗文學發展的關鍵期。
除了俗文學文本所呈現的形式、題材外,進而以俗文學的特性,如表演、傳播、娛樂、教化等,探討唐宋時期約六百六十一年,俗文學共時性及歷時性的發展。首先,確立俗文學的理論,所謂的「俗」是指「世俗」,為「普羅大眾喜聞樂見」者;其中也包含「通俗」之意,若僅以「通俗」涵蓋之,則易與「民間文學」有所混淆。採取三分法的立場,雅文學、民間文學、俗文學三者並列,以便較完整的探討唐宋時期的俗文學。
接著,以俗文學理論勾勒唐宋俗文學的樣貌及其發展,唐代的俗文學因敦煌藏經洞得以保存下來,一窺其形式、內容,如講唱體的變文,韻文體的曲子詞、通俗詩等。宋代的俗文學僅有少數流傳下來,多需透過文人筆記的記載進行檢視,進而推論其在表演時所呈現的樣貌。以「說」為表演型態,有小說、講史、說經等,說話人的底本「話本」,多為明代的文人輯刊而流傳下來;以「唱」為表演型態,有小唱、嘌唱、唱賺等,幾乎沒有唱本流傳下來;以「說唱」為表演型態,僅少數由文人仿作民間說唱而保留下來的,如鼓子詞、諸宮調。
最後,以表演、傳播為視角,探討從唐到宋俗文學的發展及傳播的情形。唐宋時期的俗文學,以口頭傳播為主,採說、唱、說唱的表演方式呈現;書面傳播為輔,以傳抄、刊刻的方式流通。因時代、社會背景及城坊制、夜禁等管理政策的差異,使俗文學表演的空間、時間及表演情況,皆有所不同。俗文學透過傳播才能將傳達給民眾,其形式、題材,往往隨著傳播的時空及傳播者的身分、傳播對象的階層等因素的影響而有所變化,不再僅僅是題材、形式之間的相互影響及繼承的關係。
The concept of secular literature, results from after approximately the May 4th Movement, but in fact, the rise of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in the metropolis; the performance is by saying, singing and rapping spread between the marketplace, such as storytelling, singing folk song sing songs and tell Bianwen, Gongdiao etc.; but the material or relevant records have spread very little, the related secular literature, more concentrated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n AD 1900, the Dunhuang Library Cave had been rescued dawn, where has one batch of forms, content popular secular literature materials, such as Bianwen, Quzi-CI, folk song, popular poetry, and so on; according to written records, the volume of secular Literature is further confirmed from the Tang Dynasty. Since the rise of urban, commercial development, the rise of the public, the literacy rate and the gradual development of printing and other conditions,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show the critical period of development of secular literature.
Secular literature,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development by exploring Tang Song time approximately 661 years period, not only the text presents forms and themes, but also according to its characteristic, like performance, dissemination, entertainment, enlightenment and so on. First of all, the establishment of secular literature, theory, so-called “custom” is referred to “secular”, which is meant “loved by the general public."”In which also contains the sense of “common”, if only “common” cover the literature, it easily has the confusion with “the folk literature”. In order to obtain the integrity to discuss the secular literature of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we adopt the trichotomy positions, including elegant literature, folk literature, and conventional literature.
Then, by secular literary theory depicting the faces of the Tang and Song secular literature, and development, secular literatures of Tang Dynasty could be preserved because of the Dunhuang Library Cave and a glimpse of its form and content, like talking and singing of Bianwen, song words of rhyme style, popular poem, etc. Only a few secular literary of the Song Dynasty have been handed down, and we must review the scholar's records to infer the appearance of performance. As for saying of performance, such as novel, history, Buddhist stories, etc., “Hua-Ben”most of drafts were spread down because of scholar's publications at the Ming Dynasty; as for singing of performance, such as Xiaochang、Biaochang、Changzuan etc., the songbook has hardly spread down; As for rapping of performance, Only a few were preserved via scholars imitating the folk comedy, such as Guzi word and Gongdiao.
Finally, we take performance and propagation as the angle of view to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and propagation of secular literature, from the Tang to the Song Dynasty. During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the dissemination of secular literature, was mainly oral, and the way of performance was including saying, singing and rapping; secondly, in written by the transcription and publication communicated secular literature.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in the regulatory policy, including the time, the social background, the city system, the night endure and so on, they have led to divergence of secular literature, from the space, the time and the performance situation. Secular literature, can only be communicated to the public by dissemination, and its form and subject, often varied by the influence of time and distance, the identity of propagator, the class of circulating objects, and the other factors; it is no longer just the mutual influence and inheritance relationship between subject matter and form.
古籍
漢‧司馬遷《新校本史記》,台北:鼎文書局,1987年11月。
北魏‧楊衒之,范祥雍校注《洛陽伽藍記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10月。
梁‧沈 約《新校本宋書》,台北:鼎文書局,1978年。
唐‧魏徵等撰《隋書》,台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長孫無忌《唐律疏議》,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5月臺一版。new window
唐‧李林甫等撰,陳仲夫點校《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1月。
唐‧郭 湜《高力士外傳》,《百部叢書集成》影印《陽山顧氏文房》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宋‧薛居正《舊五代史》,台北:鼎文書局,1981年。
宋‧孟元老,鄧之誠注《東京夢華錄注》,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1月。
宋‧孟元老等著《東京夢華錄 都城紀勝 西湖老人繁勝錄 夢粱錄 武林舊事》,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82年3月。
宋‧歐陽修、宋祈編《新唐書》,台北:鼎文書局,1985年2月。
宋‧司馬光編撰,胡三省注《資治通鑑》,台北:洪氏出版社(原樂天出版社),1974年9月。
宋‧宋敏求編《唐大詔令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59年4月。
宋‧宋敏求《長安志》,《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台北:廣文書局,1967年12月。
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1月。
元‧脫脫等編《宋史》,台北:鼎文書局,1983年11月。
明‧田汝成《西湖遊覽志餘》,台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6月。
清‧錢 曾《述古堂書目》,《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史部277,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年9月。
清‧錢 曾《也是園書目》,《叢書集成續編》,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

梁‧慧 皎,湯用彤校注《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10月。
唐‧張 鷟《朝野僉載》,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10月。
唐‧封 演,趙貞信校注《封氏聞見記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11月。
唐‧崔令欽,任半塘箋訂《教坊記箋訂》,上海:中華書局,1962年7月。
唐‧圓 仁,白化文等修定校注《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校註》,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1992年9月。
唐‧薛用弱《集異記》,《唐國史補八種等》,台北:世界書局,1991年6月。
唐‧段成式,方南生點校《酉陽雜俎》,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12月。
唐‧段安節《樂府雜錄》,《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唐‧趙 璘《因話錄》,收於《唐國史補等八種》,台北:世界書局,1990年6月。
唐‧孟 棨等撰《本事詩 續本事詩 本事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4月。
唐‧蘇 鶚《杜陽雜編》,《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唐‧孫 棨《北里志》,《唐國史補等八種》,台北:世界書局,1991年6月。
五代‧王定保,姜漢春校注《唐摭言校注》,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年1月。
宋‧李 昉等編《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9月。
宋‧張齊賢《洛陽搢紳舊聞記》,《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王欽若等編纂《冊府元龜》,南京:鳳凰出版社,2006年12月。
宋‧錢 易《南部新書》,《百部叢書集成》影印《學津討原》本,台北:藝文印書館影印,1965年。
宋‧高 承《事物紀原》,《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李獻民編《雲齋廣錄》,《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台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5年9月。
宋‧葉夢德《石林燕語》,《百部叢書集成》影印《稗海》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香港:商務印書館,影印故宮博物館藏,2005年。
宋‧曾 慥,王汝濤等校注《類說校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1月。
宋‧錢世昭《錢氏私誌》,《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宋‧洪 邁《夷堅志》,台北:明文書局,1982年4月。
宋‧程大昌《演繁露》,《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宋‧趙彥衛《雲麓漫鈔》,《百部叢書集成》影印《涉聞梓舊》本,台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宋‧周 密,朱菊如等校注《齊東野語校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7年5月。
宋‧羅燁《醉翁談錄》,台北:世界書局,1975年5月。
宋‧皇都風月主人編《綠窗新話》,台北:世界書局,1975年5月。
宋‧陳元靚《事林廣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7月。
宋‧佚 名《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古本小說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宋‧佚 名《東坡居士佛印禪師語錄問答》,《古本小說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宋‧佚 名《問答錄》,《叢書集成初編》影印《寶顏堂祕笈》本,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元‧李 治《敬齋古今黈》,《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元‧施耐庵、羅貫中,李泉、張永鑫校注《水滸全傳校注》,台北:里仁書局,1994年10月。
元‧夏庭芝《青樓集》,收於《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2,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7月。
元‧無名氏《三國志平話》,《古本小說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明‧葉 盛《水東日記》,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10月。
明‧周 楫《西湖二集》,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年,7月。
明‧洪 楩輯,程毅中校注《清平山堂話本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2月。
明‧郎 瑛《七修類稿》,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1年8月。
明‧熊大木編《大宋中興通俗演義》,收於《明代小說輯刊》,成都:巴蜀書社,1995年11月。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台北:世界書局,1970年5月。
明‧無名氏《最娛情》本《女翰林》,《古本小說叢刊》26,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明‧馮夢龍編刊《古今小說》,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9月。
明‧馮夢龍編刊《警世通言》,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9月。
明‧馮夢龍編刊《醒世恆言》,香港:中華書局香港分局,1965年6月。
明‧馮夢龍編撰《燕居筆記》,收於《明清善本小說叢刊續編》,台北:天一出版社,1990年6月。
清‧錢彩編《說岳全傳》,《古本小說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唐‧韓 愈《韓昌黎全集》,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9月。
唐‧白居易《白氏長慶集》,台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2月。
唐‧元 稹《元氏長慶集》,《四部叢刊初編》,據商務印書館1926年重印,上海:上海書局,1989年3月。
唐‧李商隱《李義山詩集》,《四部叢刊初編》,上海:上海書店據商務印書館1926年版重印,1989年3月。
宋‧蘇 軾《東坡志林》,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9月。
宋‧胡 仔《苕溪漁隱叢話》,《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金‧董解元,凌景埏校注《董解元西廂記》,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1月。
宋‧朱 熹《晦安先生朱文公文集》,收於《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宋‧王 灼《碧雞漫志》,《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宋‧無名氏,凌景埏、謝柏陽校注,《諸宮調兩種》,山東:齊魯書社,1988年2月。
元‧王實甫《新刊奇妙全相注釋西廂記》,《古本《西廂記》彙集》初集,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4月。
元‧鍾嗣成《錄鬼簿》,《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2,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7月。
元‧楊維楨《東維子文集》,《四部叢刊初編》,台北:臺灣商務,1965年。
明‧無名氏《錄鬼簿續編》,《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2,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7月。
清‧清聖祖御定《全唐詩》,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12月。

上海古籍出版社編《宋元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3月。
大藏經刊行會編輯《大正新修大藏經》,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1月。

專書:
中國俗文學學會《俗文學論》,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9月。
丹尼斯‧麥奎爾、斯文‧溫德爾;祝建華、武偉譯《大眾傳播模式論》,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年。
方蘭生《傳播原理》,臺北:三民書局,1984年10月。
王兆鵬《宋代文學傳播探原》,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3年6月。
王季思主編《全元戲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00年1月。
王重民等編《敦煌變文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8月。
王重民輯《敦煌曲子詞集》,上海:商務印書館,1950年1月。
田銀生《走向開放的城市:宋代東京街市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年4月。
任二北《敦煌曲初探》,上海:上海文藝聯合出版社,1954年11月。
任二北《敦煌曲校錄》,上海:上海文藝聯合出版社,1995年12月。
任半塘《唐戲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10月。
任半塘《敦煌歌辭總編》,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2月。
任繼愈《中國版本文化叢書‧坊刻本》,南京:江蘇古籍出版,2002年12月。
朱鳳玉《王梵志詩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6年8月。new window
朱鳳玉《敦煌寫本碎金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5月,頁143。
吳同瑞、王文寶、段寶林編《中國俗文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1月。
李福清《三國演義與民間文學傳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7月。
李銘皖等修、馮桂芬等撰《蘇州府志》,收於《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台北:成文出版社據清光緒九年刊本影印,1970年5月。
李嘯倉《宋元伎藝雜考》,上海:上雜出版社,1953年11月。
周紹良、白化文編《敦煌變文論文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4月。
周寶珠《宋代東京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2年4月。
林正秋《南宋都城臨安》,上海:西冷印社,1986年5月。
林玫儀《敦煌曲子詞斠證初編》,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年5月。
林聰明《敦煌俗文學研究》,台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84年7月。new window
門 巋、張燕謹《中國俗文學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6月。
俞曉紅《佛教與唐五代白話小說研究》,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9月。
柯卓英《唐代的文學傳播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5月。
段明玉《中國市井文化與傳統曲藝》,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2年6月。
段寶林《中國民間文學概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1年1月。
胡士瑩《話本小說概論》,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5月。
胡連利《敦煌變文傳播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12月。
倪鍾之《中國曲藝史》,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91年3月。
夏瞿禪《唐宋詞欣賞》,台北:文津出版社,1983年10月。
孫楷第《中國通俗小說書目》,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12月。
孫楷第《滄浪集》,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1月。
徐征等主編《全元曲》,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8月。
荒見泰史《敦煌講唱文學寫本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3月。
荒見泰史《敦煌變文寫本的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高國藩《敦煌曲子詞欣賞》,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8月。
張宇初、邵以正、張國祥編纂《正統道藏》,台北:藝文印書館,1964年。
張志公《傳統語文教育教材論──暨蒙學書目和書影》,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12月。
張秀明《中國印刷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9月。
張鴻勛《敦煌俗文學研究》,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
張鴻勛《敦煌說唱文學概論》,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3年10月。
梁尉英編著《敦煌石窟藝術‧莫高窟第九窟附第一二窟》,江蘇:江蘇美術出版社,1995年。
梅原郁《北宋末期開封內城概念圖》,日本‧村田治郎《中國の帝都》第124頁,綜藝社1981年。
陳 詔《解讀《清明上河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5月。
陳平原主編《現代學術史上的俗文學》,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0月。
陳汝衡《說書史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5月。
陳泳超《中國民間文學研究的現代軌轍》,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
陳萬鼐主編《全明雜劇》,台北:鼎文書局,1979年。
陶 濤《唐詩傳播方式研究》,安徽:安徽大學書版社,2010年8月。
陶思炎等著《中國都市民俗學》,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10月。
傅依凌《明代江南市民經濟試探》,台北:谷風出版社,1986年9月。
富世平《敦煌變文的口頭傳統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11月。
曾永義《元人散曲:蒙元的新詩》,台北:時報文化,1994年7月。
曾永義《俗文學概論》,台北:三民書局,2003年6月。new window
程國賦《明代書坊與小說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10月。
程毅中《宋元小說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2月。
程毅中《宋元話本》,台北:木鐸出版社,1983年7月。
項 楚《王梵志詩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0月。
項 楚《敦煌變文選注(增定本)》,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4月。
黃 征、張涌泉《敦煌變文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5月。
黃竹三主編《六十種曲評注》,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
楊 寬《中國古代都市制度史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6月。
楊蔭深《中國俗文學概論》,上海:世界書局,1946年2月。
楊蔭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1年2月。
寧 欣《唐宋都城社會結構研究──對城市經濟與社會的關注》,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11月。
榮新江《隋唐長安:性別、記憶及其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9月。
趙廣超《筆記《清明上河圖》》,香港:三聯書店,2010年11月。
潘重規《敦煌雲謠集新書》,台北:石門圖書公司,1977年1月。
潘重規《敦煌變文集新書》,台北:文津出版社,1984年12月。new window
蔣禮鴻《敦煌變文字義通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4月。
鄭阿財、朱鳳玉《開蒙養正:敦煌的學校教育》,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07年12月。
鄭阿財《敦煌文學與文獻》,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3年。
鄭阿財《敦煌佛教文學》,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13年12月。
鄭阿財《敦煌孝道文學研究》,台北:石門圖書公司,1982 年 8 月。new window
鄭振鐸《中國俗文學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6月臺一版。
魯 迅《中國小說史略》,台北:里仁書局,1992年9月。
蕭東發主編《中國出版圖史》,廣州:東方日報出版社,2009年12月。
薛寶琨、鮑震培《中國說唱藝術史論》,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1990年12月。
謝水順、李珽《福建古代刻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7年6月。
鍾兆華校注《元刊全相平話五種校注》,成都:巴蜀書社,1990年2月。
鍾敬文主編《民間文學概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1年7月。
顏廷亮主編《敦煌文學》,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9年8月。
羅宗濤《敦煌講經變文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2年8月。new window
譚達先《中國民間文學概論》,香港:商務印書館,1980年。

期刊論文:
一 粟〈談唐代的三國故事〉,《文學遺產增刊》10,1962年7月,頁117-126。
王文才〈俗講儀式考〉收於《敦煌學論集》,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5年3月,頁100-119。
王兆鵬〈中國古代文學傳播研究的六個層面〉,《文學傳播與接受論叢》,北京:中華書局,1-12。
王兆鵬〈歌妓唱詞及其影響──宋詞的口頭傳播方式研究〉,《文學研究的新進路──傳播與接受》,台北:洪葉文化,2004年7月,頁311-345。
王國良〈有關「大唐三藏取經詩話」的一些問題〉,《古典文學》13,1995年9月,頁105-134。
朱鳳玉〈王梵志、寒山與龐蘊──論唐代佛教白話詩的特色〉,收於劉楚華主編《唐代文學與宗教》,香港:中華書局,2004年5月,頁211-234。
朱鳳玉〈從原生態論敦煌變文之抄寫與閱聽問題〉《敦煌學:第二個百年的研究視角與問題》2012年6月,頁27-32。
朱鳳玉〈敦煌文獻中的佛教勸善詩〉,收於白文化主編《周紹良先生紀念文集》,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年8月,頁509-514。
朱鳳玉〈敦煌本《前漢劉家太子傳》情節在平話與演義之運用〉,《項楚先生欣開八秩頌壽文集》,2012年8月,頁62-75。
朱鳳玉〈敦煌學郎詩抄析論〉,《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48,2007年7月,頁111-138。new window
朱鳳玉〈敦煌邊塞主題講唱文學的傳播與軍旅情懷〉,《敦煌學》27,2008年2月,頁43-61。new window
朱鳳玉〈論敦煌文獻敘事圖文結合之形式與功能〉,收於樊錦詩等主編《敦煌文獻‧考古‧藝術綜合研究:紀念向達先生誕辰11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12月,頁557-573。
吳素萍〈從傳播學角度看宋代的俗文學——以話本和南戲為例〉,《太原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6:4,2007年7月,頁80-82。
李小榮〈關於唐代的俗講與轉變〉,《九江師專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4=105,2000年,頁61-67。
周忠元〈俗文學與民間文學研究的依附和分離〉,《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4:6,2007年11月,頁141-144。
周嘉慧紀錄〈「俗文學教學與研究」座談會〉,《國文天地》第13卷第4期,1997年9月,頁6-17。
侯 沖〈俗講新考〉,《敦煌研究》2010:4=122,2010年,頁118-124。
俞曉紅〈論敦煌變文敘事體制的淵源與衍變〉,《湛江師範學院學報》25:4,2004年8月,頁34-38。
胡天虹〈論宋(金)、元、明、清時期中國說唱音樂的藝術型態(上),《樂府新聲(瀋陽音樂學院學報)》2006年第1期,2006年,頁23-27。
胡天虹〈論宋(金)、元、明、清時期中國說唱音樂的藝術型態(上),《樂府新聲(瀋陽音樂學院學報)》2006年第期,2006年,頁20-24。
胡愈之〈論民間文學〉,收於歐陽哲生編《胡愈之文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6.8,頁142-148。
袁書會〈從傳播方式上看唐代文言小說與白話小說的差異〉,《西藏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5:2,2004年3月,頁76-80。
馬幼垣著,周昭明譯〈中國職業說書的起源──對當前理論與證據之評騭〉,收於王秋貴編《中國文學論著譯叢》,台北:臺灣學生書局,頁163-181。new window
張政烺〈《問答錄》與「說參請」〉,《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17,1948年4月,頁1-5。new window
張錫厚〈論敦煌變文從宗教到文學的轉變〉,《文學評論叢刊》18,1983年10月,頁125-147。
張鴻勛〈神聖與世俗《舜子變》的敘事學解讀──兼論敦煌變文與口承故事的關係〉,《敦煌學》25,2004年9月,頁377-394。new window
張鴻勛〈敦煌說唱文學和小說〉,收於顏廷亮主編《敦煌文學概論》,頁239-243。
許美玲〈宋代歌唱講唱表演藝術之一〉,《東方人文學誌》9:2,2010年6月,頁79-98。new window
許美玲〈宋代歌唱講唱表演藝術之二〉,《東方人文學誌》9:3,2010年9月,頁175-192。new window
陳泳超〈重讀《中國俗文學史》〉,《書品》2000年第6期,33-40。
陳慶浩、朱鳳玉著〈王梵志詩之整理與研究〉,收於項楚、鄭阿財主編《新世紀敦煌學論集》,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3月,頁156-167。new window
陸永峰〈漢唐佛教講經〉,《閩南佛學院學報》2001:1=25,2001年6月,頁138-145。
富世平〈敦煌變文程式化編創所帶來的文本缺陷問題〉,《文學遺產》2007年第六期,2007年,頁54-60。
曾永義〈宋元瓦舍勾欄及其樂戶書會〉,《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7,2005年9月,頁1-43。new window
程毅中〈什麼是俗文學〉,《文史知識》1998:7,1998年,頁10-14。
程毅中〈宋人說渾話與《問答錄》〉,收於《程毅中文存》,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9月,頁283-284。
程毅中〈宋人說諢話與《問答錄》──《宋元小說研究》訂補之二〉,《程毅中文存》,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9月,頁276-284。
項 楚〈讀變隨劄〉,收於項楚、鄭阿財主編《新世紀敦煌學論集》,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3月,頁541-550。
黃永年〈記元刻〈新編紅白蜘蛛小說〉殘頁〉,《中華文史論叢》1982:1=21,1982年3月,頁99-110。
萬建中〈試評鄭振鐸俗文學研究的成就與不足〉,《南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5:2,1994年6月,頁85-89。
葉德均〈宋元明講唱文學〉,收於《戲曲小說叢考》,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5月,頁625-688。
劉 堅〈〈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寫作年代蠡測〉,《中國語文》,1982年5期,頁371-380。
劉淑芬〈中古都城坊制的崩解〉《大陸雜誌》第82卷第1期,1991年1月,頁31-48。new window
歐陽楨著,姜台芬〈現場聽眾:中國小說裏的口述傳統〉,收於王秋貴編《中國文學論著譯叢》,台北:臺灣學生書局,頁23-53。
潘建國〈佛教俗講、轉變伎藝與宋元說話〉,《上海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28,1999年,頁79-86。
潘重規〈中國第一部「詞的總集」──敦煌雲謠集──之發現與整理〉收於《敦煌詞話》,台北:石門圖書公司,1981年3月,頁65-71。
潘重規〈押座文後考〉,《華岡文科學報》14,1982 年6 月,頁79-100。
潘重規〈敦煌卷子俗寫文字與俗文學之研究〉,《中國文學論集》10,1981年11月1日,頁1-18。new window
鄭阿財〈唐五代俗講中之高座論考〉收於樊錦詩、榮新江、林世田主編《敦煌文獻‧考古‧藝術綜合研究:紀念向達先生誕辰110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12月,頁386-403。
鄭阿財〈唐五代道教俗講管窺〉,《敦煌學》27,2008年2月,頁331-346。new window
鄭阿財〈唐代佛教文學與俗曲──以敦煌寫本〈五更轉〉、《十二時》為中心〉,《普門學報》20,2004年3月,頁93-135。
鄭阿財〈敦煌文獻中圓鑒大詩作品考論〉,《文學新鑰》4,2006年8月,頁1-18。new window
鄭阿財〈敦煌佛教講經資料輯考與實況重建──從俄藏Φ.109寫卷論八關齋與俗講之關係〉,《鄭阿財敦煌佛教文獻與文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頁217-233。
鄭阿財〈論文學文獻的傳播與明代俗文學的發展〉,《明代文學、思想與宗教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系,2005年4月,頁1-15。
鄭阿財〈觀音經變與敦煌莫高窟寺院講經之蠡測〉,《普門學報》35,2006年9月,頁57-80。new window
鄭振鐸〈敦煌的俗文學〉,《小說月報》20:3,1929年3月,頁475-496。
戴望舒〈讀《李娃傳》〉,收於程步奎編《戴望舒文錄》,香港:三聯書店,1987年11月,頁66-84。
譚 帆〈“俗文學”辨〉,《文學評論》2007:1,2007年,頁76-82。
譚正璧〈醉翁談錄所錄宋人話本明目考〉,《譚正璧學術著作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5月,頁16-43。
嚴紹璗〈狩野直喜和中國俗文學的研究〉,《學林漫錄》第7集,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3月,頁142-152。
饒宗頤〈敦煌曲訂補〉,《中央研究院史語所集刊》第51本第1部分,1980年3月),頁115-123。new window

學位論文:
林 欣《俗文學傳播空間之研究:以書寫、書會、書林為探討範疇》,嘉義縣: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7月。
姜春愛《宋金講唱藝術與韓國板說例之研究》,台北: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6月。
楊曉慧《唐代俗文學研究》,西安:陝西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2年5月。
劉淑娟《馮夢龍通俗文學志業之研究》,嘉義縣: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
鮑震培《中國俗文學史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博士後研究工作報告,2004年9月。
韓洪波《從變文到元明清詞話的文體流變研究》,江蘇:揚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3年6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