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伍子胥變文〉中伍子胥之形象及其塑造
書刊名: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研究生論文集刊
作者:張曉寧
出版日期:2007
卷期:9
頁次:頁27-51
主題關鍵詞:伍子胥變文形象敘事講唱文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7
期刊論文
1.尹富(2003)。〈伍子胥變文〉與唐代的血親復仇。西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9(5),153-1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雅儀(20030600)。先秦至唐伍子胥故事演變之研究。雲漢學刊,10,177-21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高云萍(2004)。伍子胥故事的歷史演變。棗压師範專科學校學報,21(1),73-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仲清(200508)。越絕書作者考辨。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仁生(1994)。論《吳越春秋》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文言長篇歷史小說。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報,199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亞平(2003)。伍子胥故事的演變--史傳系統與敦煌變文為代表的民間系統的對比2003(2)=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樹勝(199912)。正史•傳說•講唱文學--由〈伍子胥變文〉看伍子胥故事的嬗變。滄州師範科學校學報,1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龔敏(20020600)。唐代伍子胥忠、孝形象研究。東方人文學誌,1(2),91-10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小野純子(1984)。敦煌變文主題及其相關問題之研究--以董永變、舜子變、伍子胥變文三篇為主(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瑞芬(1986)。伍子胥變文及其故事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阮元(1955)。十三經注疏.禮記。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阮元(1955)。十三經注疏•左傳。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袁康。越絕書。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潘重規(1984)。敦煌變文集新書。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陸永峰(2005)。敦煌變文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趙嘩、徐天祐(1986)。吳越春秋。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司馬遷(1955)。史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楊義(1998)。中國敘事學。南華管理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立(1998)。中國古代復仇文學主題。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羅鋼(1994)。敘事學導論。雲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