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運動傷害的身心反應模式與處置應用策略之探討
書刊名:運動傳播學刊
作者:羅慶儒
作者(外文):Lo, Chung-ju
出版日期:2008
卷期:1
頁次:頁37-43
主題關鍵詞:運動傷害運動傷害策略Sports injuriesStrateg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7
  • 點閱點閱:35
期刊論文
1.李勝雄(19950300)。維護運動安全的基本觀念。臺灣省學校體育,5(2)=26,34-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顯宗(20000100)。談學校運動安全。國教新知,46(2),9-1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順顯(20010400)。學校體育活動之運動傷害意外事件緊急處理模式。學校體育,11(3)=63,28-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啓煌、陳美燕、李榮哲(1999)。運動傷害調査種類之探討。大專體育,43,100-10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Kerr, G.、Minden, H.(1988)。Psychological risk factors and sports injuries。The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and Physical Fitness,2,202-221。  new window
6.黃啟煌、楊瑞泉(19961000)。體育系應屆畢業生運動傷害急救知識之調查研究。國立體育學院論叢,7(1),21-3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吳台二、吳玫玲、李書維、李建明(20020300)。中央警察大學警技課程學生運動傷害現況調查。體育學報,32,143-15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何全進(20010600)。國立中興大學籃球運動傷害防護調查。體育學系系刊,2,35-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全壽(19960300)。運動傷害。國民體育季刊,25(1)=108,4-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麗卿、季瑋珠、鍾嫈嫈(19931200)。某專校學生運動情況與運動傷害之調查。中華民國家庭醫學雜誌,3(4),166-1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黃榮松、劉茂男、陳俊忠(19891200)。木蘭、良玉女子足球隊隊員運動傷害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論叢,1(1),103-11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謝祥星、黃啟煌(19960600)。臺灣區運羽球運動傷害調查研究。大專體育,26,178-18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志成、黃新作(19961000)。國民中學學生運動傷害之現況調查--以桃園縣國民中學為例。國立體育學院論叢,7(1),157-16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黃建人、邱文頊、黃麗蓉(2002)。武術散手運動傷害調查研究。2002年台灣體育運動與健康休閒發展趨勢研討會。嘉義縣:吳鳳技術學院。219-2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賴金鑫(1994)。運動傷害。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雪霏、劉俊昌、黃雅文、黃奕清(1996)。健康生活--健康教學的內涵。台北:心理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貴福、盧淑雲(1998)。認識健康體適能。台北市:師大書苑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啟煌、王百川、林晉利、朱彥穎(2003)。運動傷害與急救。臺中市:華格那企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賴金鑫(1983)。運動醫學講座。臺北:健康世界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正常、王順正(2002)。健康運動的方法與保健。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Weinberg, Robert S.、Gould, Daniel(1999)。Burnout and overtraining: Foundations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Champaign, IL:Human Kinetics。  new window
其他
1.台灣運動傷害防護學會(2006)。常見的骨豁肌肉傷害,http://www.tats.org.t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