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不同學制優秀體操選手基礎動作之運動學比較
書刊名:運動教練科學
作者:鄭黎暉 引用關係王星翔
作者(外文):Cheng, Li-hueiWang, Hsing-hsiang
出版日期:2008
卷期:12
頁次:頁31-43
主題關鍵詞:後空翻動作發展年齡Backward somersaultMotor developmentAg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3
  • 點閱點閱:22
期刊論文
1.陳光輝、何維華(20050900)。吊環團身後空翻三周下環動作技術之個案分析:以林耀輝選手為例。大專體育學刊,7(3),273-28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敏雄(2007)。中外優秀競技艘操運動員身高、體重和開始訓練年齡比較研究。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2(1),113-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胡倍文、夏申吾(1993)。技巧後手翻動作的生物力學分析。四川體育科學,1993(1),27-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周繼和、石玉琴、劉北湘(1999)。後手翻接困身後空翻三週技巧動作的運動學分析。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5(4),29-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Koh, T. J.、Grabiner, M. D.、Weiker, G. G.(1992)。Technique and ground reaction forces in the back handspring。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20(1),61-66。  new window
6.嚴波滔、于長菊、張伯強(1994)。體操跳躍類動作落地穩定性的生物力學原理探討。西安體育學院學報,11(2),65-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韓軍生、張寧、姚俠文(2006)。從雅典奧運會看世界男子體操發展趨勢與競爭格局。湖北體育科技,25(1),82-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傅道華、呼美蘭、孟憲林(2005)。關於世界體操運動員年齡結構變化趨勢的研究。中國體育科技,41(5),27-3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銘堯、陳嘉遠(20061200)。男子競技體操競賽之面面觀。國民體育季刊,35(4)=151,30-36+10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光輝、陳嘉遠(20060400)。男子競技體操新、舊制規定動作之比較分析:以國小低年級為例。大專體育,83,13-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鄭黎暉、吳福明(20041200)。競技體操發展的回顧。藝術學報,75,297-30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鄭黎暉(2003)。國內二位女子體操優秀選手地板側翻內轉後手翻接續不同動作類型後空翻技術之運動學分析(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賴高司(1985)。女子競技體操的訓練。臺北市:體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