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語絲》文人群的精神特徵與價值取向
書刊名: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學報
作者:李京珮
作者(外文):Lee, Jing-pei
出版日期:2009
卷期:2:1
頁次:頁93-125
主題關鍵詞:語絲文人群體文化精神崗位意識YusiLiteratiCultural spiritSenses of social position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5
期刊論文
1.王琳(2004)。率真與理趣--論「語絲」雜文的審美特徵。湘南學院學報,2004(12),58-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江振新(2000)。語絲文體簡論。上海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1),43-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呂若涵(2000)。尋找思想文化的立足點--20年代「自由思想者」的理想構造。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3),49-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周海波(2003)。文化傳播視野中的魯迅文學創作(上)。魯迅研究月刊,2003(1),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離(20070600)。語絲社與《語絲》週刊。中國現代文學,11,3-4+25-4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納(1999)。社團、勢力及其他--從一個角度介入五四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9(3),15-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林語堂(1994)。林語堂名著全集。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施建偉(199707)。林語堂研究論集。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孫玉石(200701)。野草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立昌(2004)。文學的消解與反消解--中國現代文學派別論爭史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川島(1979)。和魯迅相處的日子。重慶: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孫敦恒、聞海(1984)。三一八運動資料。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朱自清、朱喬森(1988)。朱自清全集。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江邊(1992)。20世紀中國文學流派。青島:青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周作人(2002)。木片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周作人(2002)。永日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姜振昌(1995)。中國現代雜文史論。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俞元桂(199709)。中國現代散文史。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倪邦文(1997)。自由者夢尋--現代評論派綜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郁達夫(1993)。中國新文學大系 散文二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現代評論(1999)。現代評論。長沙:岳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孫伏園、孫福熙(2006)。孫氏兄弟憶魯迅。北京:新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陳漱渝(1993)。魯迅論爭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安湖(1997)。中國現代文學社團流派。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1982)。語絲。上海:上海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賓恩海(2007)。中國現代文學流派概論。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應國靖(1990)。文壇這一邊--現代雜文二十家漫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邱文治(1992)。現代文學流派研究鳥瞰。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唐弢(1979)。中國現代文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陳離(2006)。在「我」與「世界」之間--語絲社研究。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朱棟霖、丁帆、朱曉進(199908)。中國現代文學史(1917-997)。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錢理群(1994)。周作人論。臺北:萬象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李歐梵、尹慧珉(199506)。鐵屋中的吶喊:魯迅研究。臺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張堂錡(1999)。清靜的熱鬧--白馬湖作家群論。台北:東大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賈植芳(1989)。中國現代文學社團流派。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朱德發(1992)。二十世紀中國文學流派論綱。濟南:山東人民教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周作人(2002)。知堂回想錄。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錢理群、溫儒敏、吳福輝(1998)。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陳思和(1997)。還原民間--文學的省思。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茅盾(2003)。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一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魯迅(2005)。魯迅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孫玉石(2001)。現實的與哲學的:魯迅《野草》重釋。上海書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陳漱渝(1978)。魯迅與女師大學生運動。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丁曉原(2003)。《語絲》:現代散文文體自覺的代碼。江漢論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