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韓國知識界東亞論述現況試探:以《創作與批評》社團的「分裂體制論」與「東亞論述」為中心
書刊名:臺灣社會研究季刊
作者:柳浚弼李政勳孫海龍
作者(外文):Ryu, JunpilLee, JeonghoonSun, Hailong
出版日期:2008
卷期:72
頁次:頁309-323
主題關鍵詞:創作與批評分裂體制論東亞論述適應與超越複合型國家雙重邊緣的視角Creation & criticismDivision systemDiscourse on east AsiaDouble project of adapting to and overcoming modernityCompound stateLocation of double periphe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5
《創作與批評》社團版本的東亞論述,可以說是以「統一運動」為代表的民族自主運動進入到後冷戰時期以後所進行的理論性「自我改造」的一個歸宿。東亞論述將對韓半島分裂的克服作為核心議題,認為韓半島是全球體制(世界體系)的一個交匯點。最早提出「分裂體制論」的人是白樂晴。以崔元植和白永瑞為首的《創作與批評》社團內的一群知識份子,在繼承他的分裂體制論的前提下,積極地參與了東亞論述的對內和對外的展開。《創作與批評》社團的分裂體制論和東亞論述,隨著將其注重點放在何處,也可以選擇截然不同的展開方向,以及甚至兩者之間會造成內在矛盾和互相衝突的可能性。雖然這一龜裂可能性還沒有到達充分現實化的程度,但也很難說其理論的內在結合力很高。
The discourse on East Asia of the academic group Creation & Criticism is a response to new circumstances after cold war’s end. It asserted the socio-political importance of East Asia by suggesting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Korean situation of division with the relation to World System; however, it contradicts itself by positing Korea as the center of epistemology and praxi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