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跨文化下的《灰欄記》變革與詮釋
書刊名:雲漢學刊
作者:陳佳彬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en, Chia-pin
出版日期:2009
卷期:18
頁次:頁55-81
主題關鍵詞:灰欄記高加索灰欄記跨文化傳統新傳統斷案母愛所有權The Chalk CircleThe Caucasian Chalk CircleTrans-cultureTransmissionNew transmissionSettles a lawsuitMaternal loveProperty right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4
  • 點閱點閱:23
期刊論文
1.周敏、曹仲桂(1997)。論布萊希特對李行道灰欄記的改作。晉陽學刊,4,69-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袁書會(2004)。梵佛異域傳因緣--元雜劇灰欄記題材演變探源。藝術百家,5,1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梁工(200009)。所羅門斷案故事在東西方的流變。中州學刊,5,1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陶緯(19800300)。三部「灰欄記」劇本比較。中外文學,8(10),130-1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萬書元(199502)。翻空出奇,混紡出新--從高加索灰欄記看布雷希特卓越的編劇藝術。藝術百家,2,10-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穎、傅天海(2006)。談布萊希特戲劇中的中國傳統文化。遼寧廣播 電視大學學報,1,3-6_。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羅錦堂(197311)。從灰欄記看民間故事的巧合與轉變。大陸雜誌,47(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龔北芳(2005)。論高加索灰欄記的陌生化手法。國際關係學院學報,3,66-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郭若沫(1943)。歷史˙史劇˙現實。戲劇月報,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佳彬(2004)。元雜劇『公案劇』情節類型分析(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Brecht, Bertolt、丁揚忠、張黎(1990)。布萊希特論戲劇。北京市:中國戲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卜雷熙特、波赫士(2001)。布萊希特。台北:桂冠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余匡復(2002)。布萊希特。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余匡復(2001)。布萊希特論。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余匡復(2002)。論布萊希特的非亞里上多德美學思想。台北:淡江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世雄(2004)。三角對話:斯坦尼、布萊希特與中國戲劇。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弗雷德里克詹姆遜、陳永國(1998)。布萊希特與方法。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臧懋循(1983)。元曲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藍劍虹(1999)。現代戲劇的追尋:新演員或是新觀眾?:布雷希特、莫雷諾比較研究。臺北:唐山。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宋柏年(1994)。中國古典文學在國外。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克勞斯.佛克爾、李健鳴(198710)。布萊希特傳。台北:人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查洪德、李軍(2002)。元代文學文獻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羅錦堂(1976)。元雜劇本事考。台北:順先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張黎(2001)。高加索灰欄記。布萊希特戲劇集。安徽:安徽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