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不同回饋訊息對初學高爾夫推桿技能表現之影響
書刊名:彰化師大體育學報
作者:趙高政
出版日期:2006
卷期:6
頁次:頁319-330
主題關鍵詞:回饋訊息高爾夫推桿技能表現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
  • 點閱點閱:24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探討「不同回饋訊息對初學高爾夫推桿技能表現之影響」,利用實驗設計法,比較初學者學習兩種回饋方式在動作技能表現與學習、保留效果的差異。本研究的受試對象為中華大學高爾夫組男學生,共計36名,隨機區分成三組:KP組(12名)、KR組(12名)、控制組(12名)。所有受試者依各組回饋的方式施以每週一次,八週的動作技能練習、並在學後第八週及實驗後10天進行推桿技能表現和保留測驗。所得資料經以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後,若達顯著差異,再以LSD法進行事後比較,結果顯示如下:(一).回饋訓練和推桿技能表現有關,勤於練習不論任何回饋方式仍然會進步,但進步原因不明確,進步幅度也不明顯。(二).不論採用那一種回饋訓練法,只要告訴並要求學習者在練習時,施以KP和KR回饋方式在推桿技能表現都會使成績進步;而且先學習高爾夫推桿技能比學習揮桿技能更適於初學者。(三).初學者能利用(KR)結果獲知的回饋訊息與否來改進動作技能表現,而同樣的也從得知(KP)表現的回饋訊息,獲得過去做出更好的動作技能表現。(四)就整個學習發展過程與學習效果比較上,學習前各組受試者在高爾夫推桿表現的成績曲線沒有太大差異。學習後在不向回饋方式訓練和推桿技能表現的學習曲線則不同,發現KR組到第一週時期技能表現立即達進步的現象,第二週後學習發展緩慢甚至呈現退步,而KP組的學習成績發展過程呈現進步幅度穩定的現象,到學後及保留時達到了學習高峰。(五).在經過一段時間未練習後的保留效果上,KP組在保留效果成績呈現進步幅度穩定的現象,對高爾夫推桿動作的保留效果有較佳的表現,而KP組的保留效果有漸退步的情形,是否因學習者當KR回饋訊息初移除後,可能會造成動作技能遺忘的現象,仍有待進一步的探討。
期刊論文
1.陳美燕、陳錦龍(19970900)。以徑路分析探討目標設定、自我效能及自我評價對高爾夫推桿表現的關係。體育學報,23,121-1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卓俊伶(19900600)。動作技能學習的階段。師大體育,30,10-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大衛˙斐爾茲(1997)。世界最好的推桿手。高爾夫雜誌社,14-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Boyce, B. A.(1991)。The effects of an instructional strategy with two chedules of augmented KI feedback upon skill acquisition of a selected shooting task。Journal of Teaching in Physical Education,11,47-58。  new window
5.簡曜輝(19810300)。運動教練和運動心理學。國民體育季刊,10(1),14-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Adams, Jack A.(1971)。A closed-loop theory of motor learning。Journal of Motor Behavior,3(2),111-150。  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艾建宏、蘇忠信(2002)。目標難度與獎賞方式對高爾夫果嶺推桿準確性內在動機的影響。九十一年度大專體育學術研討會,143-1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玉芬(1998)。特定範圍內結果獲知的精確程度對空間性動作學習的影響(碩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顧毓群(1982)。不同練習條件對動作技能學習的影響(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簡桂彬(2001)。不同技能表現獲知對足球內側傳球技能表現的影響(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高爾夫天下(2001)。常見推桿四種握法。六友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紹勳(1994)。初等統計與高等統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春興、林清山(1991)。教育心理學。東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Schmidt, R. A.、Wrisberg, C. A.(2000)。Motor learning and performance。Champaign, IL:Human Kinetics。  new window
5.Mayer, Richard E.、林清山(1992)。教育心理學:認知取向。臺北: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清山(1992)。心理與教育統計學。東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清和(1996)。運動學習程式學。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Schmidt, Richard A.(1988)。Motor Control and Learning: A Behavioral Emphasis。Human Kinetic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