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跆拳道運動對青少年整體素養發展之影響
書刊名:文化體育學刊
作者:賴清財林榮培楊行健林文岳
作者(外文):Lai, Ching-tsaiLin, Rong-peiYang, Xing-jianLin, Wen-yue
出版日期:2009
卷期:8
頁次:頁89-95
主題關鍵詞:跆拳道禮儀身體素質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8
  • 點閱點閱:34
本文是以運動社會學角度來探討跆拳道運動廣受大眾青睞的原因,進而闡述跆拳道運動在強化青少年體質,促進青少年個性的形成與發展等方面的顯著意義。以下為跆拳道運動對青少年各方面的影響之概要:一、跆拳道運動吸引青少年的主要原因-重禮及精神價值的導引、從眾的心理、技術規則簡單實用與評判標準易懂、比賽精采激烈且觀賞性絕佳;二、跆拳道運動對青少年身心發展的功能-改善與增強青少年的體質、提供青少年社會規範教育的場所、促進青少年個性的形成與發展;三、跆拳道可培養青少年價值觀-如精神的、生物力學的、哲學的、藝術審美的及心理學的價值;四、跆拳道可以培養青少年的素養-如道德的、文化的、身心的、審美的素養。如何在學校拓展跆拳道運動?一、積極引進或培養現有師資;二、廣設跆拳道選修課程;三、發展學生社團活動;四、運用課間推廣跆拳道運動;五、積極規畫與編撰跆拳道課程綱要及教材,筆者淺見提供參考。
期刊論文
1.李穎(2004)。青少年從眾心理的社會學分析。教育評論,1,29-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欣加(2004)。營造校園體育氛圍加強學生整體素養培養。體育科學,6,15-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海濱(2004)。競技跆拳道運動發展與分析。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4,94-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海濱(2004)。跆拳道運動在中學生身心發展中的功能。體育師友,4,18-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閻玉峰(2005)。武術教育能力培養的目標教學模式構想。渝西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4(2),79-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錢紀明、李志文(19840300)。跆拳道腿擊動作速度研究。國民體育季刊,13(1)=60,95-1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林榮培(20020300)。跆拳道運動員專項體能與致勝要素探討。中華體育季刊,16(1)=60,112-12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廖運正(19950200)。跆拳道道館營運之危機與轉機。體育與運動,91,43-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周桂名、相子元(1996)。跆拳道旋踢動作之生物力學分析。1996年國際運動科學研討會。臺北市。3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楊淑惠(2005)。中等學校跆拳道社團學員參與動機之研究--以南投縣為例(碩士論文)。亞洲大學,臺中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程俊堅(2002)。雲林縣跆拳道館學員參與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高誼、陳立人(1998)。跆拳道。北京市: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岳維(2001)。中國跆拳道。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盧元鎮(2001)。體育社會學。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Rogers(2005)。The psychological herd and the herd behavior of the teenagers。N. Y.:John Wylie publishing。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林榮培(2007)。影響跆拳道館學員參與的關鍵因素。96 年度大專體育學術專刊。台北市: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榮培(2007)。跆拳道館中的教練與學員之共同團體:領導風格與相似性。96 年度大專體育學術專刊。台北市: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