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羽球教練湯仙虎運動知識螺旋之個案研究
作者:姜凱心
作者(外文):Chiang, Kai-Hsin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體育學系
指導教授:李建興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羽球訓練湯仙虎傅海峰互動Badminton trainingXian-Hu TangHaifeng Fu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山口晃 (1995)。軟式網球。台北市:聯廣。
中谷彰宏 (2017)。臨場力:在緊張也能以最佳狀態上場,69個訓練技巧,重要場合不失常,考試、面試、簡報、比賽…ALL PASS,八方出版社。
牛炳鎰,陳世勳 (1979)。運動訓練概論。臺北市:維新書局。
王文科、王智弘 (2017)。教育研究法。臺北市:五南圖書。
王志全、張家昌 (2008)。以 SWOT分析探討羽球單打戰術。中華體育季刊,22,1,128-135。
王勇志、鄧明宇 (2003)。敘說分析。臺北市:五南。
王春貴、林瑞興 (2010)。羽球運動之介紹與生理探討。屏東教大體育,13,21-25。
王斌、艾巍 (2004)。對羽毛球雙打戰術意識培養的探討。遼寧體育科技,26, 3 ,89。
王雷 (2016)。羽毛球雙打進攻戰術的應用與變化策略。棗莊學院學報,33(2),142-144。
王濤 (2005)。跆拳道運動員臨場應變能力的基礎,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1,6,66-67。
田麥久、熊焰 (2011)。競技參賽學。人民體育出版社,12月第一版,286-290。
平川卓弘、胡小藝 (1997)。羽毛球基本論。台北:益群書店。
自信教練Mr.P (2017)。自信力:13堂關於事業、情感、人際關係的自信。渠成文化。
江明隆 (2014)。羽球運動訓練之探討。休閒運動健康評論,5(2),30-42。
李承晏 (2013)。跨國羽球教練鄭永成生涯轉換與運動知識螺旋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李尚龍 (2016)。《你只是看起來很努力》,今周刊。
李政賢 (譯) (2014)。《質性研究從開始到完成》(Qualitative Research from Start to Finish ),臺北:五南。(Robert K. Yin, 2011)
李濟仲、廖主民 (2012)。期望價值信念與健身運動行為改變階段。中華體育季刊,22,3,57-66。
呂芳陽 (2006)。羽球落地計分變革解析,大專體育,83,19-23。
呂芳陽、陳麟文 (2003)。近年羽球比賽規則演變之探討,大專體育,65,130-133。
呂怡萱、蔡振家 (2009)。從神經科學的觀點探討動作想像對於音樂演奏的重要性。關渡音樂學刊,11,175-190。
呂望山、蔣詠誼 (1995)。中國教練員崗位培訓教材-羽毛球。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何年平 (1994)。羽球女雙失球規律初探。羽毛球網球雜誌,17。17。
何粵東 (2005)。敘說研究方法論初探。應用心理研究,25,55-72。
何盡平、趙榮瑞 (2010)。中長跑比賽中戰術、戰略應用。競技運動,12 (1),49-56。
沈緯鈞、李濟仲、廖主民 (2014)運動團隊默契的概念化。體育學報,47,2,205-220。
吳永仁 (2008)。籃球江湖的武林絕學。學校體育,18,32-38。
吳永仁 (2010)。尋找、發現、迷失、超越自我-一個籃球選手築夢經驗的敘說與範疇勾劃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吳勤榮、陳芃諭、張耿介 (2013)。籃球教練多元領導模式之探討。運動與觀光研究,2(2),1-7。
吳儀真 (2019)。樂觀的態度,是成功的關鍵點,新北市:大拓文化。
林正常 (1989)。運動科學與訓練。銀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臺北市。
林志鴻、蕭天泉、何金山、簡聖龍、陳冠儒 (2008)。運動影像中球員移動追蹤之統計與分析- 以羽球運動為例。台灣運動生物力學學會及台灣生物力學學會聯合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45-46,Nov 1。
林明儒、吳昶潤 (2011)。羽球選手專項有氧耐力訓練評估方式之初探。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0(3),171-177。
林建宏、蔡崇濱 (2010)。競技羽球選手體能訓練方式之探討。運動健康與休閒學刊,18,25-29。
林彥呈 (2018)策略經營/劉晏蓉…扶植新創 以大帶小。https://udn.com/news/story/7241/3184360
林涓 (2013)。羽球雙打搭檔關係研究:以他者為中心的反省,身體文化學報,17,111-121。
林榮培 (2002)。跆拳道運動員專項體能與致勝要素探討。中華體育季刊,16(1),112-120。
林蓮池、林孟逸、葉玉霜 (2013)。羽球運動專項體能訓練之初探。臺南大學體育學報,8,20-28。
林慶宏 (2008)。創新與創造-一段桌球運動技術的知識建構歷程。學校體育,18,15-22。
亞力坤·赛都拉、周衛 (2015)。羽毛球比賽雙打戰術的綜述。内江科技,6,108-109。
延峰 (1995)。實用運動訓練問答。台北市:浩園文化。
季立康 (2014)。學校運動教練手冊(增訂版)。載於,教育部體育署。臺北市: 教育部體育署。
邱俊傑 (2004)。彼拉提斯與核心復健訓練運動。台北市:原水。
邱淑惠、張志銘、張世沛 (2015)。羽球選手運動自信心來源對運動自信心之影響-以教練領導行為作為干擾。管理實務與理論研究,9(1),64-75。
周育伶、林彥均 (2013)。羽球專項技術與體能訓練之探討。輔仁大學體育學刊,12,127-136。
紀世清 (1999)。羽球(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桃園。
紀世清 (2002)。羽球訓練指南。台北:師大書院
姜凱心、李建興 (2016)。2009年、2013年東亞運中華臺北女子羽球代表隊蟬連銀牌競賽策略之研究。運動教練科學,42,11-22。
胡亦海 (2014)。競技運動訓練與方法。人民體育出版社。81-92。
逄廣華、陳美莉 (2006)。教練領導行為概述。北台通識學報,2。291-302。
高幸利、陳德盛、張嘉澤、蘇榮立 (2016)。甲組女子羽球選手耐力與專項能力之研究。中原體育學報,9,58-68。
高麗娟、黃光獻 (2014)。體育運動質性資料分析方法。體育學報,47,2,159-177。
孫彩卿 (2012)。羽球女子雙打技、戰術之特殊性。大專體育,119,42-47。
宮建南 (1997)。多球在羽毛球訓練中的作用。南京體育學院學報,11(4),38-41。
紐文英 (2016)。質性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台北市:雙葉書廊。
涂國誠 (1999)。羽球單打戰略擬定及戰術應用的分析。大專體育,45,48-53。
涂國誠 (2000)。羽球雙打戰略擬定及戰術應用的分析。大專體育,48,69-74。
涂國誠 (2013)。增強式跳躍訓練對大專羽球運動員專項體能的影響。運動教練科學,30,。
陳玉娟 (1995)。臺灣地區游泳教練領導行為與選手成績表現及滿意度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陳美綺、洪聰敏 (2016)。射箭隊的運動心理介入。運動表現期刊,3(2),55-62。
陳秓梅、邱憲祥 (2005)。羽球運動的起源及發展。大專體育,76,138-144。
陳盛彬、邱政鋒 (2011)。羽球新舊賽制規則戰術之探討。弘光學報,65,147-153。
陳盛彬、萬捷雄 (2011)。羽球雙打戰術之初探。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10(2),278-283。
陳雅琦 (2016)。奧運羽球晉級八強!周天成:固執苦練,卻「打什麼都輸」。取自http://www.cheers.com.tw/blog/blogTopic.action?id=661&nid=6590
陳劍涵(譯) (2018)。質性研究設計互動取向的方法,臺北市:心理出版社。(Joseph A. Maxwell, 2018).
陳燕、許玉新 (2007)。從案例分析看我國金牌教練員的選拔制度。湖北體育科技,26,1。34-35。
陳靜如、許立宏 (2014)。一位旅日職棒球員運動生涯之個案研究。身體文化學報,19,105-136。
陳耀宏、許靖 (2016)。國泰女桌總教頭-劉松明。台南大學體育學報,11,1-14。
陳儷今 (2008)。羽球新賽制技、戰術變化之探討。海峽兩岸體育研究學報,2(2),89-97。
張永文 (1997)。羽球運動科學選材。中華體育,3(11),72-80。
張育愷 (2013)。激發允動員的巔峰表現-運動心理學。科學發展,492,30-35。
張家銘 (2010)。從競技運動的競爭觀點與道德觀點論其目標與目的,競技運動,12(1),62-63。
許樹淵 (1992)。田徑論。台北市:偉彬體育研究社。
梁小牧 (1991)。羽球。臺北。臺灣珠海出版社。
莊國上、廖威彰、林文煌 (2009)。羽球多球訓練與心理訓練之探討。福爾摩沙體育學刊,3,23-29。
莊雅茜 (2010)。領導風格、組織特性與員工創造力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臺南市。
黃郁琦 (2002)。羽球多球練習法實用性探討。淡江體育,5,67-72。
黃偉揚 (2002)。心理訓練與運動技能之探討。國教新知,50,1,65-70。
彭青 (1984)。談我國教練員人才選拔。武漢體育學報,3。
彭美麗、陶志翔、王文教、陳福壽 (1994)。教練訓練指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程慶紅、張穎、肇薇、王若男 (2014)。以賽帶訓提升學生綜合能力。遼寧高職學報,16,1,83-84。
黃家齊、王思峰 (2008)。團隊知識轉換能力組合與知識分享、知識創造及創新績效-知識螺旋理論的新觀點驗證。組織與管理,1(1),39-72。
黃嘉源 (2004)。臺灣羽球運動發展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東大學,台東市。
楊子江、王美音 (譯) (2004)。《創新 求勝:智價企業論》(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臺北:遠流。(Hirotaka Takeuchi & Ikujiro Nonaka, 1997)
楊純碧 (1998)。運動教練領導行為之“多元領導模式”介紹。大專體育,38。89-93。
楊繼美 (2006)。2006年最新國際羽球規則及裁判記錄法,運動教練科學,7,223-233。
葉仲超 (2006)。學生知識管理-運用知識螺旋理論探討科技大學學生學習成效。嘉南學報,32,527-544。
廖偉喆、李光武 (2016)。世界級女子羽球單打選手發球與接發球技術分析以戴資穎為例。海峽兩岸體育研究學報,10(1),75-84。
廖焜福 (2003)。羽球運動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臺北市。
鄭志富、方明營 (1993)。大專院校足球教練領導行為與遇動員滿意度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鄭志富 (1997)。運動教練領導行為研究取向。中華體育季刊,11(1)。22-31。
鄭健民、連惟昱、紀世清 (2013)。餵球在羽球運動訓練應用上之探討。交大體育學刊。50-60。
鄭景隆、江勁彥、江勁政 (2006)。羽球新制規則對女子雙打技術之影響分析。臺灣運動生物力學學會編:運動生物力學研究彙刊 (二)。臺北市:臺灣運動生物力學學會,200-202。
潘淑滿 (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臺北市:心理。
潘慧玲 (2003)。教育研究的取徑:概念與應用。臺北市:高等教育。
樊正治 (1981)。如何成為一位優秀的運動教練。國民體育季刊,10(1),3-7。
劉一民 (2008)。運動教練實踐知識的知識探索-窺見一位網球教練的知識世界。運動文化研究,4,7-57。
劉同 (2015)。你的孤獨,雖敗猶榮:只要我們還能站在這裡,就該值得驕傲。台北市:悅之文化。

劉妍溱 (2010)。知識轉換能力與個人創新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實踐大學。
蔡清華、林耀豐 (2009)。意象訓練對運動技能表現的影響,屏東教育大學。12,191-203。
蔡佩玲、廖坤福、陳志一 (2016)。2011世界羽球錦標賽之女子雙打羽球技術分析研究。臺大體育學報,1-8。
蔡慧敏、許惠英、李維仁 (2012)。國中羽球隊知覺教練領導行為之研究。中原體育學報,105-113。
蔡慧敏、葉佳慈、江界山 (2002)。2002年亞運羽球比賽年度週期訓練計畫模型之探討與規劃,大專體育學術專刊,91,293-301。
衛禮園 (2016)。揭陽好男人傅海峰奪金:視妻子為女王,每日頭條,https://kknews.cc/zh-tw/sports/8lk96l.html,2016年8月21日。
盧正崇、呂芳陽 (2010)。羽球混合雙打技、戰術趨勢解析。大專體育,109,59-65。
織田紀香 (2017)。勇敢失敗,比努力更有力量:數位行銷知名講師織田紀香,近20年職場浮沉親身分享。台北市:方舟文化。
龍德上師 (2016)。如何正確的觀想Master Lung Du: How to have correct meditation?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jkQCJ0bjZM,2015年1月4日。
Naito Akiyo (2006)。《3分鐘冥想》,台北:商業周刊。

英文文獻
Bromley, D. B. (1977). Personality description in ordinary language. New York: Wily.
Bass, B. M., & Avolio, B. J. (1994). Improving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 through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Thousand Oaks, CA: Sage.
Bucher, C. A. (1974). Dimensions of physical Education 2, Mosby co, 43.
Chelladurai, P. (1993). Leadership. In R. N. Singer, M. Murphry, & L. K. Tennant (Eds.),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port psychology. New York, NY: Macmillan. 647-671.
Chelladurai, P. (1978). A Mitidimensional Model of Leadership.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Waterloo, Canada .
Chelladurai, P. (1990). Leadership in Sports : a revie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 Psychology , 21 , 328-35.
Cratty, B. J. (1989). Psychology in Contemporary Sport. (Coaching: Leadership Dimensions in Sport).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 Hall. 267-297.
Carron, A. V., & Brawley, L. R. (2008). Group dynamics in sport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 T. S. Horn (Ed.), Advances in sport psychology,3rd, 157-185.
Dewey, John. Logic: The Theory of Inquiry. NY: Irvington, 1982.
Drucker, P. F. (1988). The coming of the new organiz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66(1), 45-53.
Feltz, D. L., & Lirgg, C. D. (1998). Perceived team and player efficacy in hockey.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3, 557-564.
Horn, T. S. (2002). Coaching Effectiveness in the Sport Domain. In T.S. Horn (Ed.), Advances in Sport psychology .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309-348.
Hemphill, J. K., & Coons, A. E. (1957). Development of the leader behavior description questionnaire. Leader behavior: Its description and measurement, 6, 38.
Hersey, P., & Blanchard, K. H. (1982). Management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Utilizing human resources (4th ed.).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Kujiro Noaka & Ryoko Toyama (2003). The knowledge-creating theory revisited: knowledge creation as a synthesizing process. Knowledge Mangemen Research & Practice, 1,1, 2-10.
Northouse, P. G. (2003). Leadership : Theory and practice (3rd ed.) London : Sage.
Nonaka, I. & Takeuchi, H. (1995).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opkins, W.G. (1991). Quantification of training in competitive sports: Methods and application. Sports Medicine, 12(3), 161-183.
Karau, S. J., & Williams, K. D. (1993). Social loafing: A meta-analytic review and theoretical integr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65, 681-706.
Murphy, S., Jowdy, D., & Durstchhi, S. (1990). Report on the U.S. Olympic committee survey on imagery use in sport. Colorado Springs, CO: U.S. Olympic training center.
Smith, R. E., Smoll, F. L. (1990). Self-esteem and children's reactions to youth sport coaching behaviors: A field study of self-enhancement proces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6, 987-993.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