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新賽制羽球專項肌力與體能訓練之探討
書刊名:文化體育學刊
作者:韋焰 引用關係甘光熙江界山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8
卷期:6
頁次:頁21-23
主題關鍵詞:新賽制羽球專項體能運動訓練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2
  • 點閱點閱:134
在競技羽球運動迅猛發展的今天,各國均針對二十一分新賽制這一難得的契機,找尋最有效的訓練手段;越來越多的訓練原理與方法不斷推陳出新,以期盼選手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擁有更好的表現。有學者指出,新規則的修改使競賽因素(身、心、技、戰、智)產生新的影響。教練、學者、選手除應瞭解競賽演進的規律外,更應重新調整適應並儘快在訓練及競賽中尋得新方法,以培養選手競賽致勝能力的提昇。羽球專項肌力與三維空間爆發力訓練的新觀念,可與傳統的基礎體能訓練方法相輔相成,以求跟上世界羽球「快速、凶狠、全面」發展的趨勢。優秀羽球選手不僅需要技戰術水準的提昇和基礎體能作後盾,除加倍注重技戰術外,整體環境更應注重對選手的科學化系統監控以及專項體能的強化訓練,力求做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才能在2008奧運以及未來國際競賽中有機會突破重圍,創造佳績。
期刊論文
1.鍾承融、陳忠慶、陳信良(20060300)。羽球運動的體能評估方式之初探。中華體育季刊,20(1)=76,66-7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邱憲祥(2001)。羽球運動的能量代謝及體能訓練方法分析。中華體育,17(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邱憲祥(20000800)。多球練習在羽球訓練上的運用時機與方法。大專體育,49,132-13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順正(2001)。體能商。運動生理週訊,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紀世清(19960600)。羽球選手專項體能測驗項目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論叢,6(2),63-8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莊美鈴(19861200)。羽球「米」字步法間歇訓練對大學男生生理特質及技術的影響。體育學報,8,245-26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涂國誠(19981200)。羽球專項肌力和爆發力的訓練。大專體育,40,52-5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季永波(2007)。論中國羽毛球隊可持續發展策略。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7(2),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李士偉(1995)。中國教練員崗位培訓教材--羽毛球。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梁小牧(1991)。羽毛球:基本技術舆戰術。台北市:台灣珠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誠志、彭美麗、陶志翔、王文教、陳福壽、劉淑慧、北京體育科學學會(1994)。教練訓練指南。北京:北京體育科學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政東(2004)。運動員肌力訓練。台北市: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