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四幅「歲朝圖」的表現問題談到乾隆皇帝的親子關係
書刊名: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
作者:陳葆真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en, Pao-chen
出版日期:2010
卷期:28
頁次:頁123-163+165-184+270
主題關鍵詞:清高宗乾隆皇帝清仁宗嘉慶皇帝乾隆帝歲朝圖乾隆帝雪景行樂圖乾隆帝歲朝行樂圖乾隆帝元宵行樂圖Qing GaozongQing JenzongEmperor QianlongEmperor JiaqingSuizhaotuXuejing xingletuSuizhao xingletuYuanxiao xingletu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8)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6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1
  • 點閱點閱:164
本文主要討論四幅描寫乾隆皇帝和許多孩童在新年期間團聚的圖畫:《乾隆帝歲朝圖》、《乾隆帝雪景行樂圖》、《乾隆帝歲朝行樂圖》、和《乾隆帝元宵行樂圖》等。文中所要討論的問題有四,包括:1、這四幅作品的研究概況;2、這四幅圖的圖像表現特色、相互關係、和成畫年代;3、主要圖像的紀實性和意涵;4、乾隆皇帝與諸皇子間的親子互動等。    在本文的第一部份中,作者運用風格分析、配合相關史料,觀察各圖的結果,得知這四幅作品在圖像上的相關性與個別的成畫年代為:《乾隆帝歲朝圖》成畫在先,約作於乾隆元年 (1736);《乾隆帝雪景行樂圖》次之,成於乾隆三年 (1738);《乾隆帝歲朝行樂圖》又次之,成於乾隆十一年(1746);《乾隆帝元宵行樂圖》為最後,約成於乾隆十五年 (1750) 左右。在圖像的關連性方面,作者認為《乾隆帝歲朝圖》中的人數最少,只有十二人;這群人物圖像成為祖本,後來三幅都依它而在人數上、造形上、和位置上,加以調整與變化。   在圖像的意涵方面,作者認為《乾隆帝歲朝圖》與乾隆皇帝在乾隆元年密立永璉為嗣君的事情有關;而這四幅同一主題的畫中表現了孩童人數越來越多的現象,反映了乾隆皇帝期盼多子多孫的心境。在本文的第二部份中,作者從相關的史料方面去探索乾隆皇帝對諸皇子的教育情形,和最後擇立皇十五子永 (顒) 琰為嗣君的曲折過程。
期刊論文
1.陳葆真(20060900)。《心寫治平》--乾隆帝后妃嬪圖卷和相關議題的探討。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21,89-133+135-150+19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畏冬(1988)。郎世寧與清宮節令畫。故宮博物院院刊,1988(2),80-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巫鴻(1995)。Emperor's Masquerade: ‘Costume Portraits’ of Yongzheng and Qianlong。Orientations,26(7),25-41。  new window
4.陳葆真(20100300)。雍正與乾隆二帝漢裝行樂圖的虛實與意涵。故宮學術季刊,27(3),49-10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畏冬(1988)。郎世寧《上元圖》與《午瑞圖》。紫禁城,1988(2),15-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聶崇正(1992)。清代宮廷繪畫。清代宮廷繪畫。北京市: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清高宗。御製詩五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聶崇正(1986)。清代宮廷生活。清代宮廷生活。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于敏中(2000)。國朝宮史。海口:海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爾田(1972)。清列朝后妃傳稿。臺北: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清高宗。御製詩餘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慶桂(2000)。國朝宮史續編。海口:海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Hung, Wu(1996)。The Double Screen: Medium and Representation in Chinese Painting。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new window
9.唐邦治(1985)。清皇室四譜。臺北: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清高宗。御製詩二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清高宗(2006)。御製詩三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章唐容(1969)。清宮述聞。臺北: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趙爾巽(1976)。清史稿。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郎世寧(2004)。心寫治平。Splendors of China's Forbidden City: The Glorious Reign of Emperor Qianlong。Chicago。  new window
15.朱誠如(2002)。清史圖典:清朝通史圖錄(第六冊)。清史圖典:清朝通史圖錄(第六冊)。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朱誠如(2002)。清史圖典:清朝通史圖錄(第七冊)。清史圖典:清朝通史圖錄(第七冊)。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佟悅、呂霽虹(1993)。清宮皇子。遼寧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聶崇正(2006)。郎世寧。郎世寧。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聶崇正(2008)。平安春信圖研究。平安春信圖研究。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中野美代子(2007)。乾隆帝─その政治の圖像學。乾隆帝─その政治の圖像學。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Rawski, Evelyn S.、Rawson, Jessica(2006)。China: The Three Emperors, 1662-1795。London:Royal Academy of Arts。  new window
22.朱誠如(2002)。清史圖典:清朝通史圖錄(第八冊)。清史圖典:清朝通史圖錄(第八冊)。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招槤(1984)。嘯亭雜錄,江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內務府造辦處各作成做活計清檔,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清)清高宗。御製詩第四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清)趙翼(1969)。簷曝雜記,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莊吉發(1997)。清初諸帝的南巡及其政治活動。清史論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