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南廖枝德司阜落篙程序之研究
書刊名:民俗曲藝
作者:林宜君吳宗江徐明福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n, Yi-chunWu, Tsung-chiangHsu, Ming-fu
出版日期:2009
卷期:166
頁次:頁141-184
主題關鍵詞:丈篙落篙穿鬬式木構架3D雷射掃瞄空間資訊Tng-koLóh-koChuandou timber frame3D laser scanSpace inform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53
期刊論文
1.邱博舜(1997)。大木匠師施坤玉技藝保存與傳習計畫研究報告。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委託 ; 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執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邱博舜(1997)。大木匠師施坤玉技藝保存與傳習計畫研究報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徐明福、林宜君(2007)。以3D雷射掃描技術解析臺南地方傳統厝穿木構造架扇形式之演化-以余燦大木司阜體系為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徐裕健(2000)。傳統建築大木設計「落篙」技藝法則之調查及保存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邱博舜(1997)。大木匠師施坤玉技藝保存與傳習計畫研究報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徐明福、林宜君(2007)。以3D雷射掃瞄技術解析台南地方傳統厝穿木構造架扇形式之演化─以余燦大木司傳體系作品為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徐裕健(2000)。傳統建築大木設計「落篙」技藝法則之調查及保存硏究。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徐明福、林宜君(2007)。以3D雷射掃描技術解析臺南地方傳統厝穿木構造架扇形式之演化--以余燦大木司阜體系爲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徐裕健(2000)。傳統建築大木設計「落篙」技藝法則之調查及保存研究。臺北:文建會國立傳統藝術中心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翠慧(2007)。運用3D雷射掃描技術探討台灣日治時期祠廟建築疊斗式木構架之尺寸計畫(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洪澍顯(2005)。泉州溪底派大木匠師梁世智篙尺技藝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沈大豪(1999)。大木匠師陳專琳「篙尺」設計程序及其意義分析(碩士論文)。淡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翠慧(2007)。運用3D雷射掃描技術探討臺灣日治時期祠廟建築疊斗式木構架之尺寸計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甘為霖(1913)。廈門音新字典。廈門音新字典。臺南:人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甘爲霖(191307)。廈門音新字典。臺南:臺灣教會公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徐裕健(1998)。大木匠師陳專琳(煌司)技藝調查暨保存計畫。大木匠師陳專琳(煌司)技藝調查暨保存計畫。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徐裕建(1998)。大木匠師陳專琳(煌司)技藝調查暨保存計畫。大木匠師陳專琳(煌司)技藝調查暨保存計畫。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徐裕健(1998)。大木匠師陳專琳(煌司)技藝調查暨保存計畫。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台灣魚類資料庫,http://fishdb.sinica.edu.tw/chi/species.php?id=381258, 2013/12/25。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